第2章
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问题:综述与评论
2.1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早期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或调查的形式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进行梳理,形成研究资料或报告类的著作,这些研究散见在各类少数民族研究的报告、资料、简史中,如《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中国少数民族简志》《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等。虽然这些文献不是专门以人口较少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风貌。
特别是《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修订再版,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五套,共364本,从人口较少民族的地区、人口、经济、政治、社会、历史、宗教、语言、习俗、体育、舞蹈等方面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调查。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学术界对“人口较少民族”或“小民族”给予了密切关注,对它们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保护等方面做了研究探讨,涌现了一批学术专著,主要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1)《民族理论通论》 (2)《莽林中的崛起——景颇族发展探索》 (3)《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4)《2003—2004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云南蓝皮书》(5)《土著民族与小民族生存发展问题研究》(6)等。
除此之外,一些专门性的研究著作也陆续出现。由《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研究丛书》编委会编写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7)介绍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人口现状和特点、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工作的过程和意义、我国政府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和对各人口较少民族的调查报告等内容。《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证研究》(8)在对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和研究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
与此同时,学术界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如《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意义》 (9)《人口较少民族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研究》 (10)《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11),由此肯定了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起来。
2.1.1 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综述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大部分分散分布在山区或沿边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较低,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教育发展落后造成人口素质低、文盲半文盲多,所以,对这些民族的研究首先集中在经济发展问题上且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对某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经济进行专门研究,主要有:李志平(2011)认为景颇族山区经济发展既有与其他山区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又有自己的特性问题,提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多元化、加强族群建设等发展景颇族山区经济的路径。(12)徐乾坤等(2009)分析了独龙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13)李晓斌等(2010)指出,德昂族的民族关系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与结构性差异却影响了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14)崔亚虹(2008)分析了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有利条件与现实基础以及奋斗目标和思路。(15)王铁志(2006)以德昂族为例,从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结构性差异。(16)起建凌等(2009)以云南省阿昌族地区为例,分析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具有的后发优势以及相应的发展措施。(17)侯丹等(2014)以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聚居的陇川县为例,分析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产业发展;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缺乏产业支撑,人民群众增收依然困难;人口较少民族优秀文化面临流失;毒品、艾滋病的防范任务较重;社会事业发展滞后。(18)李澜(2007)分析了京族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沿边开放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深入探讨了实现民族整体富裕的原因,并指出这个转型过程对于弱小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
第二,对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的研究,主要有:刘璐琳等(2007)认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劳动力素质较差,经济封闭和文化信息封闭,所以路径依赖成为经济发展与转型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与升级,关键是有效地将本民族传统的积极因素与现代经济的科学因素、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区位优势结合起来。(20)朱玉福(2008)认为,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民族传统文化等因素是加快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优势,基于此发展与这些优势相匹配的特色经济,能够整合特色经济优势,形成有特色的专业化经济体系,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21)(22)刘苏荣等(2015)分析了贡山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开发与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要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应该采取的措施。(23)马秀萍(2009)基于对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特色经济的现实情况的分析,不仅深入探讨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存在的挑战与问题,而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24)
第三,关于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与制度的研究,主要有:李岚(2004)认为,在人口较少民族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的经济制度具有促进分工与合作,为实现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与约束机制,控制个人行为的作用,(25)并且探讨了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机制、路径等问题。(26)此外,李岚(2004)认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只要实现政府推动的制度与民间自发性的制度相一致,就能促进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27)马丽雅(2014)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对撒拉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经济的对策。(28)
第四,关于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研究,主要有:青觉等(2009)分析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自主发展与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的矛盾,提出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应选择以发展为要义、以主体为核心、以和谐为本质、以生态为基点、以多样为特点的道路,才能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向内源型发展的转型。(29)韩斌(2014)在深入分析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弱的表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路径,如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发展内力等。(30)杜琼(2013)指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较弱、缺乏改善自身经济利益的能力、缺乏对外沟通的能力、缺乏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等方面,进而深入剖析了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具体原因,并就提升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的路径进行了探讨。(31)
第五,从其他角度来研究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问题,主要有:黄娟(2010)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通过分析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中两种范式——现实生存与文化生存,认为人口较少民族的主体意识只有通过文化自觉才能得以加强,才能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得以提高,才能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良性、协调发展。因而,在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文化保护与发展。(32)李晶(2007)以鄂温克族为例,认为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过程中,政治上的平等、经济的发展、尊重民族发展规律与人口较少民族自身的意见和愿望是非常重要的经验。(33)王立(2013)提出促进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措施。(34)李学华(2006)探讨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决定性作用。(35)李岚(2004)从资本流动与劳工流动两个维度的分析得出,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缩小民族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该主要依靠政府的干预。(36)耿新等(2015)结合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人口较少民族4个不同类型的聚居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支持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37)喻国华(2006)重点研究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民营经济的发展问题,他在分析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民营经济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快人口较少民族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才培训力度与提高人口素质,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大力发展多元经济和外向型经济。(38)普永生(2004)全面研究了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历史与现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了经济因素、非经济因素及其对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认为只有政府的强力介入和帮扶才能改变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走上自我发展之路。(39)王德强等(2015)通过对田野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分析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实发展状况,揭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面临的深层矛盾与制约因素,并且提出以培养人口较少民族自主发展能力为核心的发展策略。(40)
2.1.2 关于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吴海鹰等(2005)描述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贫困的状况与类型,根据对贫困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应坚持的原则与措施,如:立足村寨社区,突出参与式扶贫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等等。(41)方明(2012)认为,在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发展中需做到四个结合,即政府主导与莽人参与相结合、文化教育与科技培训相结合、扶贫和开发相结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革新相结合。(42)刘苏荣(2012)详细剖析了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贫困问题的根源: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育和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水平较差。(43)韩彦东(2005)基于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致贫原因的详细分析,提出了要结合人口较少民族自身的特点制定与实施相应的扶贫开发方案的思路。(44)麻三山等(2005)在分析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中的特殊性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扶贫开发的原则与对策。(45)
韩斌(2014)详细分析了7种云南扶贫开发模式的优劣,提出了加强扶贫模式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如制定与实施多维度政策、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等。(46)刘文光(2012)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反贫困的基础、条件与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人口较少民族反贫困必须因地制宜、因族举措、分类指导,强化具体对策措施,不断增强人口较少民族减贫致富能力。(47)荼洪旺(2012)从生存贫困和发展贫困两个方面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发展中的贫困现状,并从思想、教育、政策、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全方位的解决对策。(48)
2.1.3 关于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的研究综述
我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从2005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10多年,政策成效早已显现。近年来,学术界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从研究主题上可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政策的实践成效进行调查研究,如朱玉福等(2011)(49)、朱玉福(2011)(50)、朱玉福(2012)(51)的三篇文章都从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工作的实践出发,分析我国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总结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的主要成效与经验,并提出深入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对策。以某个具体的人口较少民族或者某一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域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扶持发展政策成效的文献较多,主要有:李晓斌等(2010) (52)、魏后凯等(2012)认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是中央扶贫政策的一种,并且论述了中央扶贫政策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53)潘红祥(2010)通过对云南贡山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情况的调查,指出在以后的扶持工作中应该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经济发展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54)
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德昂族为例,赵新国等(2012)(55)以云南景洪市基诺山乡为例,刘苏荣(2015)(56)基于对我国4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的调查,张银花等(2010)(57)、闫沙庆等(2013)(58)以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口较少民族为例,何晓清(2011)(59)以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鄂伦春族为例,蔡红燕(2012)(60)以云南省保山市布朗族、阿昌族与德昂族为例,李若青(2011)(61)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为例,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政策的实践成效进行分析,研究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与完善扶持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第二,从不同理论视角来分析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政策效果,如李若青(2008)通过对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基础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及其实施成效来分析,论证了经济因素对人口较少民族及其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62)何志鹏(2013)(63)、何志鹏等(2013)(64)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政策执行及其程序的角度分析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构建管理机制、人力资源政策及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体系。李晶(2010)将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政策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帮扶土著民族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从政策比较的视角,认为我国政府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是,政策制定的扶持政策与实施机制体制符合人口较少民族实际。(65)韩彦东(2008)应用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就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贫困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对人口较少民族扶贫规划、模式、制度安排展开详细研究,最终形成有益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的政策建议。(66)
第三,对与人口较少民族扶持发展政策相关的内容进行研究,如石亚洲(2008)从政策决策科学的角度,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为例,分析了专家参与民族政策制定的特点,认为在政策决策的过程中专家参与并成为决策主体标志着政府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并提出完善民族政策制定专家参与制度的路径。(67)高志英等(2004)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独龙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调查研究。(68)刘苏荣(2014)根据对云南省兰坪县的调查,主要研究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专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如管理不够规范、实施过程不科学、对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不够重视、增收依然困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69)沈素平等(2013)调查了独龙江乡的中蜂养殖项目,认为项目推广难主要原因在于销售、蜂农、养蜂成本、自然灾害和技术,所以,提出在项目推广中应重视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考虑农户成本承受力;做好项目宣传、加强技术培训;充分考虑项目实施地的生态安全,充分利用和改进当地现有的物种资源。(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