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社区建设典型模式
社区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民众生活的空间场域。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因此,如何建设社区一直是学界、业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社区建设方向与理念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特定社会现状、技术条件以及人类需求形成的。因而,不同的历史条件背景下,形成了侧重点与关注点不同的社区建设模式。如可持续社区建设的提出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韧性社区建设是为应对全球日益频发的各类灾害,旨在提升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智慧社区建设则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以及治理理论在城市建设领域的推广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本节重点讲述社区建设中几种典型的模式。
一、可持续社区建设模式
(一)可持续社区定义
可持续社区(Sustainable Community)就是在“社区”概念的基础上,将社区的经济属性、生态属性和社会属性融合在一起,实现有机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社区。这一概念将社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复合结构加以考虑,而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可持续社区不是孤立的,它与所在地区、国家和世界是相互影响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可持续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二)可持续社区建设特征
依照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城市与社区项目”中可持续社区的评级指标及其定义(2),可持续社区应具有以下特征。
1.使用可持续建筑
充分考虑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并进行可持续或绿色建筑的设计,包括通过使用被动式太阳能、通风、绿色围护与节水设计,降低内含能耗与材料运输,使用无污染、无毒的建筑材料,限制建筑及操作性废物的产生,降低运行能耗与水需求等,旨在达到零碳能源供给与现有建筑存量的合理再利用。
2.创建包容的社区设施与服务
社区设施与服务是支持社区发展,并且为社区当代及未来居民提供安全、多样化居住环境的必要因素。要达到该目标,需要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提出对未来设施与服务的清晰目标,通过制定设施与服务标准,构建关爱老人、幼儿及妇女,促进社会平等、健康的弹性社区。
3.营造宜居的社区景观
都市景观建设可带来生态系统利益,提升社会连接性,创造更多休闲机会。便捷、安全、活跃的娱乐、步行体验与社会互动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降低非传染病(生活方式)的社会与经济成本。
4.提升社区经济生产力
创造地方就业机遇以及连接周边就业点的良好交通网络是可持续社区的助力。通过降低通勤时间与加强社区互动,地方经济活动能够推动社区发展,增强家庭凝聚力;包容性地方经济政策能够推动青年就业及男女平等。
5.保障社区安全
安全有保障的周边环境是建设可持续社区的必要因素。通过减少社区犯罪与暴力事件,提供应急管理与服务,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创建一个安全、舒适、怡人的社区环境。
6.提供优质社区教育服务
教育是构建宜居、健康可持续社区的基础,包括各类教育项目、培训项目等,如为早教提供服务与基础设施,为适龄儿童提供教育,为残疾人、老人提供护工培训。
二、生态社区建设模式
(一)生态社区定义
生态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指在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以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整体的环境观来组合相关的建设和管理要素,以现代生态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城市社区内外的空间环境,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营造一种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类聚居环境的社区。生态社区的“生态”不是简单的生态学含义,而是广义的概念,包含“环境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生态社区可直接定义为“具有适当的地域范围与人口规模,具备共同的生态文化意识,是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和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
正如“社区”的概念具有泛议性一样,“生态社区”的含义也有可诠释性。一是强调环境对人的养成作用和直接功能,由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的体能养成,到适应信息社会的智能培育,把社区作为整体的复合结构加以考虑和营造;二是重视对人类居住地各种非自然物质构成环境的生态作用,即重视住宅以及多层次生活活动区域的设施环境的作用。因此,建设生态社区的目标就是强化社区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地作用,加强社区的自组织自我调控能力,合理高效地利用物质能源与信息,提高生活质量的环境水准,充分适应社会再发展需要,最终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居住地[6]。因此,生态社区具有低的环境冲击性、高的自然亲和性、居住环境的舒适与健康性、经济的高效性以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
(二)生态社区建设特征
生态社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寻求整合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的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城市生态社区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传统社区,生态社区具有以下特征。
1.全面考虑“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与传统社区建设以经济单一导向不同,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不能简单地以经济为导向,而应更多地考虑生态学的价值取向,全面设计其组成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系统与外界支持系统的联系。全面应用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对生态社区进行探索,涵盖社区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服务设施的各个方面,并注重其生态经济性。如扬州海德生态住宅区[7]通过耦合自然基础设施(土地、气候、水、自然、生物)、生态代谢设施(水、电、气、热、废弃物)、人工设施(建筑物、构筑物、设施、道路),使社区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
2.强调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
为充分体现出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社区在提供全面的学校教育、齐全的文化设施、健全的医疗保障等人类住区功能的基础上,把人车分流、绿色建筑、生态步道等生态思想融入建设中,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成都市锦江区的“蓝谷地”[8],社区内拥有20%的超低建筑密度,40%以上的超高绿化率,有效地将自然系统、人类系统、居住系统等融为一体,让人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环境保护是生态社区建设重要部分
欧美各国以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方面的实践卓有成效,人们对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认为不仅要注意社区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注意社区周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中国香港地区,建立的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就从影响全局的环境问题、影响当地的环境问题、影响内部的环境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评估;西雅图可持续社区评价指标从环境、人口与资源、经济、青年与教育﹑健康与社区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环境位于首位。
4.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社区建设
较一般社区而言,生态社区实践更加重视开放的参与机制。国外生态社区大部分是由社会志愿组织一起自发建设的。特别是乡村型生态社区(3),其一般是由那些有志于环境保护、建设可持续社区的志愿者共同出资建造,大家一起规划、建设与管理。所建立的社区参与机制,如建立社区的协调组织,举办环保、生态方面的培训,开展社区的互助活动,提倡绿色消费生活方式、举行社区事务会议等,有助于培养共有价值观,增强个人和集体的归属感,使成员积极、自愿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实践中,从而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宜居社区建设模式
(一)宜居社区定义
20世纪60年代,简•雅各布斯开创适宜居住性运动并创建社区适宜居住性理论(Community Livability)。这种社区适宜居住性强调居民对社区环境和社会质量的感受,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安全和健康,包括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社会安全等;二是环境条件,包括整洁、安静的居住环境,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等;三是社会交往质量,包括和睦、公平、积极、相互尊重的邻里关系,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居民的参与性等;四是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享受,例如历史文化建筑等[9]。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居议程”中明确提出了“宜居”的概念,并对“宜居性”作出了诠释,即空间、社会和环境的特点与质量。
宜居社区(Livable Community)是在“社区”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宜居性”理念,提出的适宜居住的人类社区概念。鉴于当时提出的社会背景,宜居社区讲究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公平问题。学者们对宜居社区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宜居社区应具有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的内涵。在宏观层面上,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等;在中观层面上,应该具备优美环境、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邻里关系友善的社区环境;在微观层面上,社区单体建筑内部应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10]。
整体而言,宜居社区强调社区的紧凑性、多功能性、适宜步行性、丰富多样性,提倡对资源、环境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城市、城镇、乡村和社区邻里单元,是对佩里“邻里单位”理论(4)的继承与发扬。在实践中,宜居社区主要体现为两种社区居住区发展模式——TND模式和TOD模式。
1.TND模式
TND模式(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TND),即“传统邻里发展模式”,提倡回归传统邻里住区的尺度。其核心内容是:将学校、幼儿园、卫生院、商业、市政等配套设施,按照“5分钟”步行距离和不同的服务半径设置于各街区中,并通过网络状的道路系统组成开放性、有层次的居住社区。TND模式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小尺度规模在建筑与街区中的应用,形成亲近行人的空间,从而促进邻里交往。
2.TOD模式
TOD模式(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即“公交导向发展模式”,是以公共交通规划为导向,充分利用土地和交通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合理布置交通网络,达到缓解土地资源紧缺、能源过度耗费、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的目的。东京涩谷站城人一体化的TOD综合体就是采用的这种模式。
(二)宜居社区建设特征
宜居社区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和谐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城市“人文生态”的建设,通过优化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②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积极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关注设施建设和管理,提供便捷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④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⑤保护社区文化,创建有地方感的居住社区;可从八个尺度进行衡量,即健康服务、人性化、便利的交通、可步行的、住房安全和保障、购物、娱乐休闲、文化活动。就其本质来讲,宜居社区是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和满足居民生活舒适为中心的社区新范式。
同时,宜居社区建设需具备三个核心要素:①保护城市周边土地,减少城市蔓延;②鼓励采用“紧凑模式”发展现有城区,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开发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③扩展多种交通方式,以公共交通和步行交通为主,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
四、韧性社区建设模式
(一)韧性社区定义
韧性社区(Resilience Community)是指在城市生态学、治理理论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韧性社区的概念是在全球灾害频发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与关注重点是社区防灾减灾抗灾的能力[11]。“韧性”是英文“resilience”的常用中文译法,有时也被译为弹性、抗逆力、恢复力、复原力等。其概念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机械与物理学领域,用来表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后可以恢复至原来状态的一种性质;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理论生态学家霍林将韧性的概念引入生态系统,并将其定义为“系统所拥有的应对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结构和功能运转的能力”;1990年代,人类在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同时,为寻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将韧性概念引入社会生态学;21世纪初,相关研究在上述基础上逐步延伸至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经济系统等各个领域;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理事会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联合国国际减灾署(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Program for Disaster Reduction,UNISDR)认为,“韧性是一个系统、社区或社会暴露于危险中时,能够通过及时有效的方式抵抗、吸收、适应并且从其影响中恢复的能力,包括保护和恢复其必要基础设施和功能”。2016年联合国召开第三次人类居住会议,构建有韧性人类居住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韧性社区建设特征
韧性社区建设的目的是应对日益频发的各类灾害,提升社区防灾减灾抗灾的能力。因此,韧性社区建设具有其独有的特征。
1.法律法规是保障要素
不同于其他社区建设模式,韧性社区建设是为了应对灾害,因此法律法规是韧性社区建设的基础保障,包括灾害风险管理、灾害响应机制、应急预案等灾害应对方面,以及社区灾害教育等相关方面。如日本将灾害知识宣传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进而将灾害教育更好地传播到社区。
2.物质基础是基础要素
社区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直接影响社区对危机的应对能力,是构建韧性社区的基础要素。在社区建设时,不仅要考虑社区的基本功能,更要考虑到储备必要的应急资源,具备防疫、防洪、通讯供应、能源供应等维持社区基本运营的能力。
3.居民参与是关键要素
社区居民要有社区安全与应急的知识、技能、学习能力、价值观与信念、心理,社区要有具备领导力和影响力的组织者;居民在危机时期能够发挥社会网格的积极作用,为社区应急管理链接必要的资源与支持;社区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彼此联结、共同工作、风险共担,将社区整合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使社区能够快速灵活地应对危机,并且能够从危机中恢复、增强韧性。
五、智慧社区建设理念
(一)智慧社区定义
随着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理念的相继提出,智慧社区(Smart Community)理念也在20世纪90年代末被提出。关于智慧社区的定义,学术界尚未统一,因而通常从技术和功能层面来界定[12]。技术层面,智慧社区指充分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通过物联化和互联化将人、物、网络互联互通,形成现代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全新社区形态,涉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院、智慧民生、智慧政务、智慧商务和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在这种定义下,智慧社区运行模式实质是“云”的概念,智慧社区是一个云平台,每个居民都是一个终端,通过连接智慧社区平台就可以获得优质的服务,满足其各类需求。功能层面,智慧社区是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管理能力为目标,针对居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和社区管理的工作内容及其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智能化,从而建立现代化的社区服务和精细化的社区管理系统,形成资源整合、效益明显、环境适宜的新型社区形态。
(二)智慧社区建设特征
我国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并取得成效,如北京西城区智慧社区、上海陆家嘴街道智慧社区、广州天河区智慧社区、宁波市海曙区智慧社区。与传统社区相比,智慧社区呈现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以人为本
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即以居民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围绕社会治理与公众服务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便捷化的高品质的社区公共服务。
2.科学管理
智慧社区是智能化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管理流程的有机融合。通过科技手段对原有的管理和办事流程进行重塑,大幅度提高管理的效率,增加服务与管理的内容,使得社区居民能获得更为快速﹑精细、个性、智能的服务。
3.智能感知
智慧社区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把人和物的信息进行高度互联,建立智慧社区的信息源,从而实现智慧社区中的关键对象均可被感知和分析。
4.定向服务
一个社区每天产生海量信息,例如人口、安全、商务等信息,通过智能技术手段,可以从海量信息中分析居民分布状态、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为居民主动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整体而言,智慧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结合基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