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培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摘要

一、研究目的

通过对人才相关理论的研究、农村卫生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提出医学实用人才概念,分析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构建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框架及指标体系,为医学院校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导向与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梳理人才结构理论、KAQ理论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总结我国农村地区疾病谱情况,借鉴国外医学人才培养的经验,学习国内外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与标准。

2. 专家咨询法

在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指标体系初步确定后,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获得各领域专家对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指标体系的评价和建议。

3. 现场调查法

在河南省东部、南部、西部与北部各选一个地市,每个地市选9个乡镇卫生院;调查对象主要为乡镇卫生院院长、临床医生,共计279人;在指标体系试用的调查中,抽取本专科学生1200名、乡镇卫生院医生300名,进行了指标体系的应用性调查。

4. 数据分析法

将有效的调查问卷分类整理,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5.0统计工具进行分析,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人才内涵指标的权重。

三、研究结果

(1)提出了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概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医学实用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全科医生是依据不同标准对人才群体进行划分的,三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支持、互为补充,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理论支撑。

(2)农村地区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疾病类别调查中,共有883个常见病种,前20位常见病种的频率占总数的87.1%;常用关键技术手段共1199种,前20位常用技术占总数的78.5%,口服药物、静脉输液、手术、针灸等位于前列。

(3)农村疾病谱的分析。总结了我国农村地区疾病谱情况,两周内就诊率较高的分别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炎、高血压、损伤与中毒等,就诊疾病类别较为集中,诊疗难度较小;住院率较高的疾病集中在呼吸、消化、妇产科系统等,损伤与中毒次之。

(4)建立实用人才结构指标体系并初步试用。在医学实用人才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关系,把医学实用人才内涵设计为3个层级、138项指标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效度与信度的调查;验证调查选取了1260名本专科学生和300名乡镇卫生院医生,了解三类人群各自的优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研究结论

(1)知识、能力与素质是医学实用人才内涵的关键要素。医学实用人才内涵分析以人才内涵结构理论为依据,KAQ理论指出,个体人才结构由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要素构成,阐明了三要素在人才结构中的内在联系,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因此,三要素是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构成的关键要素。

(2)医学教育标准是确定医学实用人才内涵的基本依据。医学实用人才是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医学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人才内涵分析必须遵循医学教育标准,才能保证医学实用人才质量是合格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既全面又细致,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3)医学实用人才内涵的界定必须满足乡镇卫生院三大基本职能的要求。医学实用人才是服务于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与公共卫生管理三大职能,注重与上级医院在职责上形成错位与互补关系,唯有如此,医学实用人才才能适应工作环境,满足农民的需要,真正成为农村的实用人才。

(4)医学实用人才的内涵应兼顾知识的全面性与技能的实用性。农村高频率疾病相对集中,多为常见病、多发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诊疗手段难度小,易掌握,一般是常规治疗。因此,医学实用人才的知识面重在宽,并非精与专,专业技能注重实用性,应掌握必要的中医诊疗技术,以为农民提供经济、有效的诊疗方式。

(5)医学实用人才内涵需要转化为具体指标才能服务于人才培养。本研究分析医学实用人才的内涵,旨在为医学实用人才的培养提供导向和依据,从而使医学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乡镇卫生院的实际需求。因此,医学实用人才的内涵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人才的培养。本书通过专家咨询和层次分析,确定了医学实用人才内涵的指标体系,共3个层级、138项指标,各项指标被赋予了相应的权重值,为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导向与依据。

五、特色与创新

(1)分析了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总结乡镇卫生院的职责与功能,调查乡镇卫生院常用的关键诊疗技术手段,总结农村地区疾病谱情况,研究了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等,在此基础上,对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进行了分析。

(2)构建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框架。以人才结构理论为指导,以基层卫生服务为导向,以医学实用人才内涵分析为依据,构建了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内涵结构框架。

六、局限与不足

(1)在调查对象方面,选取的279名医生是河南省区域内的,可以代表中西部地区的情况,但是不能代表全国的情况,在如何推广研究结果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2)在乡镇卫生院疾病类别与关键诊疗技术手段的调查中,疾病谱有一定的区域性,不能代表更大区域的情况。

(3)验证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人才内涵;评价指标;实用人才;人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