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医学实用人才培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6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6.1 资料来源

1.6.1.1 文献检索法

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利用布尔逻辑检验法,以“人才培养模式”“实用人才”“人才内涵”“卫生服务”“功能定位”“乡村疾病谱”以及“全科医学”等作为关键词或主题词,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了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Medling、Proquest等外文数据库,因考虑到时间跨度较大,文献资料较多,故将检索时间设定为1995年至2013年12月,使用2~4个检索词连接检索方式,并追索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另外,辅助于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会议论文以及论著专著等资料。对国内外的人才培养理论、人才内涵建设以及全科医学、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保障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回顾,追索总结了影响人才内涵建设的关键因素,以及基层卫生服务功能的影响因素;查阅了国际医学教育最低要求,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与中国、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以及中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等。

1.6.1.2 专家咨询法

在收集整理前期材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证调查的方案,由课题组15名专家对方案中的医学专业知识体系指标与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体系指标进行论证,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调整;然后,以通信的方式选取5名基层卫生服务专家对调查指标体系进行咨询,最终确定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诊疗技术、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素质调查问卷;经课题组15名专家的两轮讨论确定了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指标体系初稿,选择12个省份的30名专家作为咨询专家,经德尔菲法咨询,确定医学实用人才内涵指标体系。

1.6.1.3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调整

在初期文献查阅与总结的基础上,经过两轮专家的咨询讨论,设计并调整了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常见病与多发病种类及所需关键技术手段、技术水平以及临床医生年度培训情况、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掌握与临床运用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于2013年6月10—14日选取四家乡镇卫生院八名医生进行了预调查,验证了调查方案的可行性,以及调查指标的适应性,并根据预调查情况,修正调整了调查问卷的部分调查指标,最终确定了调查方案及有关调查指标内容。于2013年6月22日开始为期一周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及培训情况。此项调查主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从事专业、从业年限等基本情况,以及培训频率、培训的内容、培训方式与对培训的满意度等。

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及所需的诊疗技术。主要了解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医生所遇到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情况,为了诊断与治疗疾病,临床上需要哪些技术手段,按顺序列出主要的三项内容,并列出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以及治疗的整体效果。

乡镇卫生服务中关键技术情况。根据调查对象所提供的关键诊疗技术或项目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20个技术或项目,判断上述技术或项目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临床医生对各项技术的掌握情况,对难以掌握的技术要说明原因所在。

现行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评价。将现行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思想文化课、自然科学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以及部分体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特色的课程,调查对象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对课程的必要性进行评价,并对自己对上述课程掌握情况做出判断。

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调查对象根据实际工作经历和个人真实情况,对新时代背景下的乡镇卫生院医学人才应当具备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实际需求程度及个人掌握水平进行逐一评价。

1.6.1.4 现场调查

调查地区的选择。根据调查方案要求,2013年6月20日对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就课题设计背景、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过程应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在河南省内根据区域、经济水平以及距离省会城市远近,选取了安阳、洛阳、商丘与驻马店四个地区,调查人员也分为4组;在各个地区选取3个有代表性的县,依据乡镇经济状况、距离县城与城市的距离、交通条件优劣等,在每个县选取3个乡镇卫生院作为样本。

调查对象的选择。2013年6月22日,调查小组分别赴四个调查地区的36个调查单位,对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乡镇卫生院的各个临床科室,调查对象包括卫生院院长、管理人员、临床医生等。在对280名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主要了解了调查对象的社会学人口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等基本情况;重点调查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主要诊疗手段、综合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等,以及医生进修情况与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基本卫生服务情况。

1.6.1.5 数据录入与整理

将调查问卷进行分类整理,分别统计有效问卷与无效问卷的数量;利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情况调查信息数据库;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培训,然后把统计人员按每组三人进行分组,每组中一人读数据,两人分别录入数据;每十个问卷录入完成后,两人进行核对,无误后继续下一组数据录入,有数据错误则进行复查;数据录入完毕后,再对数据内容进行统一规范整理,根据《中国国际标准编码》,对所输入疾病进行分类、合并等,再对数据的逻辑性、完整性与一致性进行核查,以避免下一步数据统计失误;整理完数据后,运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1.6.2 分析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人才培养的评估指标权重,分析软件采用SPSS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