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国际背景
(1)信息化浪潮下的电商革命
新时代、新理念、新经济,信息化正融入各行各业,助推着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因此信息化被称为社会转型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继工业化、城镇化之后世界经济的新革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在信息化如此强劲的“革命浪潮”中,今天的新兴产物可能明日就遁入无形,昨日无人问津的“小产业”可能今日却冲入热榜,可谓瞬息万变!因此,有人慨叹“如此变化,如果不加快学习迟早会OUT”。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逐渐由“三化协调”变为“四化同步”,即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增长新热点。其中,以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企业,正在成为数字经济、电商经济的新表征,不仅成为拉动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新引擎,也孕育出以电子商务为商业活动的新“集群”。
追根溯源,20世纪90年代美国最早出现了以互联网为依托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业。该模式之初,就凭借数字经济的快捷、迅速、便利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带动了物流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商业模式。电子商务业发展至今,由于新兴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又产生了新一轮的“技术竞赛”,助推着电子商务业的运营模式进一步改变。首先,物联网可以实现人物、物物信息共享和无缝连接,达到对事物实时监控、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对未来电子商务业的过程化、精准化、多元化产生深远影响。其次,云计算为电子商务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设备准备及人才培养费用,大大降低了电商行业的投入成本,为电子商务业的数据管理、存储和分析提供了“云池”支撑。除了数据支撑外,云计算的应用还促进了商业活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能够更加自由地进行移动交易,使得用户可以更加便捷地搜索所需商品、浏览推荐产品、完成网络购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商业活动的效率,并为网络购物提供了个性化、自由化服务。再次,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的各项用户数据,实时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力和需求方向,使企业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模式和销售方向,从而为电商企业扩大消费人群、提高市场份额、精准定位产品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人工智能技术为电商企业的线上线下服务提供了精准化分工并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如智能客服机器人、库存智能预测人员、智能分拣机器人等,为电商经济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智能”支持。总之,信息化浪潮下的电子商务是一场商业领域的根本性革命,它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改变了贸易形态,是对传统贸易方式的革新,也促进了消费模式、购物行为的改变,引领着世界经济的新动向,也促进着中国农村经济的“跨时代”变革。
(2)电子商务业的亚洲奇迹
在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欧美地区起步早,日趋成熟且应用广泛,并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以中国、印度为巨大客源市场,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推广,近年来发展尤为迅猛。亚洲各国农村电子商务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不同,发展的道路也各有千秋。中国以阿里巴巴等一批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电商草根化和创业多元化,产生了一批淘宝村和抖音带货达人。印度出台“数字印度”及“创业印度”等配套举措,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业的快速崛起。韩国以Gmarket等为代表的电商平台,注重市场的国际化投资,并开设了英语、中文网站,海外销售额不断攀升。此外,近几年韩国商家也开始关注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中国的“双11”等消费节,开通了包括支付宝、银联、Visa等各种付款方式,节日营销的手段也不断更新。新加坡作为亚洲电子商务的风向标,电商基础设施十分完善,支付及物流体系也相对健全,因此网购成为国民购买商品的“基本行为”,有96%的新加坡消费者至少使用一个社交平台。在这些路线图的指引下,电子商务、互联网医疗、交通互联等新业态在亚洲各国呈现井喷式发展,一些新兴的创新载体,如电商平台、众创空间、新型孵化器、转化基地等大量涌现。可以说,亚洲的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处在相对不高的水平,但伴随着“互联网+”的风靡,其电子商务业及发展模式不断出新,为世界经济的创新和转型发展带来无限动力,可谓“亚洲奇迹”。
(3)“互联网+”的中国特色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转型升级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使得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市场迅速壮大。伴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业快速“席卷”中华大地,城乡居民的网络消费能力不断增强,B2B、B2C、C2C模式的细化也不断出现。此外,农村电商的形式更加多元,除了借助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外,还包括与赶街、微博、赶集网、拼多多、抖音等多种平台的“纵横交织”。在市场日益渗透和精细化的当下,农村电商、农村淘宝、阿里巴巴电商孵化中心、抖音“网红”孵化基地等形式不断在农村兴起,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也促进了“草根”明星、“带货”达人的兴起,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农村电商战略,“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电商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这对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此外,多地以本地化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商为驱动,带动县域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促进地方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与“电商+物流”的深度融合,形成信息时代下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路径。当下,这种将农村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农村电商,改变了传统农业的消费经营模式,推动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再次发展,加快了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步伐;而且这种农村电商模式给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升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销售水平,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打通了信息化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网购便利与品质生活,让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度进一步提升。
2.国内背景
(1)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网络经济新动力
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从1998年中国产生第一笔互联网交易至今,电子商务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三个阶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几年网购交易额与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不断增长(见图1-1),网购交易额由2011年的0.78万亿元增至2019年的10.63万亿元,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由2011年的1.94亿人增至2019年的9亿人,网购已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方式。在中国电子商务平台中,2019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在网络零售市场中份额占比为50.1%,居首位。网商作为电子商务的主体之一,自2004年被正式提出,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当前网商的营业规模正在从十万亿量级向百万亿量级迈进,网商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新的商人群体的代名词。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中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紧迫,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逐渐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业态和形式也亟须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新格局。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背景下融合各行各业的新动力,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支付方式,而且促进了产业业态的细化和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促进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市场开始向农村渗透,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凭借进入门槛低、技术难度小、初始资金需求量少等优势,成为农民参与电子商务的主要阵地,并形成了一个日渐庞大的农民网商群体,在农村呈现网商集聚的现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农村网络零售额近几年增长迅速,由2014年的1800亿元增至2019年的17082.8亿元,农村电商进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阶段(见图1-2)。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前农村电商主要是以淘宝网为交易平台,以淘宝电商生态系统为依托,因此人们习惯将电子商务专业村称之为淘宝村。

图1-1 2011—2019年网络交易额与网络购物用户规模
资料来源:《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图1-2 2014—2019年农村网络零售额
资料来源:《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
(2)“双创”战略下的草根经济
李克强总理2014年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后,又在2015年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以及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指出当今时代尤其是年轻人要勇于创新创业,要形成“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要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要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电子商务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年青一代尤其是“草根一族”如果能够借助专业技能,敏锐判断市场动向并抓住关键机遇,就能迅速促进产业的专业化和特色行业的兴起。农村作为“互联网+”的底层市场,加上原生态的环境和特色资源,如果创业能人或者大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电商“基因”,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就能在农村地区带动特色资源的开发、特色产品的挖掘、特色产业链的打造。纵观河南省淘宝村的形成与发育,大多数创业能人在早期能迅速地融入“互联网+”大潮,结合当地的特色如蜂蜜、戏服、大鼓、牡丹画等,快速打开网商市场并进行专业化的经营,销售额和产品价值不断攀升,从而成为当地的“草根”明星和创业达人。可以说,在双创背景下,农村地区如何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最大限度地促进电商经济与当地特色产品的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以河南省荥阳市刘沟村为例,当地紧邻黄河,乡镇企业的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然而,当地的土质和气候适合石榴种植,“河阴石榴”品牌名扬天下,刘沟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种植生态村。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刘沟村的几个年轻人抓住市场机遇,形成了网上知名度很高的电商品牌,进而带动了全村的专业化运作和地区品牌打造,让创新创业惠及了全村,形成了内生型、生态型“草根”电商模式,被誉为石榴电子商务业淘宝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
(3)农村经济发展的“淘宝”新力量
淘宝网是城乡居民经常逛的一个购物网站,其以“低廉、品优、畅销”等特点吸引了大批经营者和网络消费者。据统计,淘宝网拥有近6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访客,同时每天的在线商品数超过了8亿件,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季度业绩显示,其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8.24亿,较2019年9月增长3900万,创历史新高。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11亿,同比增长1800万。由于农村地区创业达人在淘宝网的集聚和经营,使得这些创业达人所在村庄的特色农产品迅速产业化并产生品牌效应,从而形成特色淘宝村。2009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淘宝村。随着我国农村网民规模逐步扩大,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淘宝村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地增长。从最初的3个到2013年进入统计视野的20个,到2014年的200多个,再到2017年的2000多个,又到2019年的4310个(见图1-3),淘宝村快速增长,成为影响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力量。然而,根据《2009—2019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统计,从淘宝村的区域分布看(见表1-1),各个地区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东部沿海地区淘宝村数量规模大并呈现迅猛的增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发展较为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育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欠发达地区的网商集聚过程及集聚机理进行研究,以促进欠发达地区淘宝村的形成与培育,从而推动全国淘宝村的健康发展。

图1-3 2009—2019年中国淘宝村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2009—2019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表1-1 2009—2019年中国四大区域淘宝村分布情况 单位:个

资料来源:《2009—2019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从各省份淘宝村的数量变化看(见表1-2),中国淘宝村呈现以东部地区为主,中西部地区次之,东北部地区最少的分布格局。具体来看,95%左右的淘宝村分布在东部,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江苏等省份;中西部的淘宝村数量较少,而河南省淘宝村的数量在近几年的增长速度较为突出,占据了中西部一半以上的数量;东北部淘宝村最少。从时间上看,东部的淘宝村数量增幅最大且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中西部与东北部的增幅相对较低。中西部淘宝村呈平稳增长状态,多数省份在2015年以后才出现淘宝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2018年河南省人均GDP为50152元,位居全国第17名;城镇化率为51.71%,位居全国第25名,可见河南省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因此,在动力不够强劲的背景下,发挥农村电商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奇兵”力量,能有效地破解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问题,同时拓宽农民的就业路径。
表1-2 2009—2019年中国各省份淘宝村数量变化 单位:个

资料来源:《2009—2019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4)中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动力
河南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2019年全省农村人口为4511万人,“三农”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河南省农产品资源丰富,特色农产品达3000多种,花卉草木、中药材、食用菌、茶叶、芝麻、花生等产量居全国前列,且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一村一品”的政策促使河南省的专业村大规模兴起,加快了农村经济的改革,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后,随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在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旗帜下,淘宝村作为我国农村地区出现的新兴产物,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开辟了新天地。2016年河南省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统筹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青年回村开办网店等。这为河南省发展淘宝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从而促进了农村网商经营者的进一步发展,助推网商集聚现象的产生。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当前,河南省许多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尚保持着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电商模式尚未开发,一二产业没有与第三产业很好地融合。《1%的改变:2020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指出,河南省在2014年出现了首个淘宝村——焦作市孟州市南庄镇桑坡村,实现了“淘宝村”零的突破。截至2019年底,淘宝村已增加至75个,可见河南省正处于淘宝村快速增加阶段。然而,与发达地区多数淘宝村的发展相比,在网商集聚阶段差异较大,整体的规模效益也亟待提升。在此背景下,以河南省淘宝村为代表分析网商发展的集聚规律和专业化组织模式,对促进中原地区淘宝村的形成与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现代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