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9):跨越的7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6 民族地区7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70年的伟大跨越表明:

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族地区总体上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进步、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这是我们行稳致远的政治前提。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以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量以几何级数增加,实现了“一步跨千年”,民族地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朝气蓬勃、日新月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春意盎然、充满活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2020年前要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大力度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70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性的发展援助和扶持政策与措施,决定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脱贫奔康。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14)因此,新时代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坚持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70年来,民族地区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优先”,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面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十五年免费教育、“9+3”免费职业教育、“一村一幼”计划,完整配套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通过全面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州(盟、市)、县、乡、村四级医疗网络。但与各族人民的需要比较,与发达地区比较,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有待大幅度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既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也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要坚持发展,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确保各民族共享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当地、改善民生、增强团结、促进和谐。

坚持绿色发展,守好民族地区发展的底色和价值。从地缘生态位置来看,民族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生态平衡保障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15)。民族地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因此,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70年来,中央和各民族地区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作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来抓,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干部队伍,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稳固提供了坚强保证。在新时代,必须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1)[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史交汇期’有效缩小民族地区多维发展差距的理论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8AMZ001)阶段性成果。

执笔人:郑长德,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本节主要参考: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后发赶超与发展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61-70。

(3)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11-12)[2019-05-10].http://news.cntv.cn/china/20111222/114958.shtml.

(4)本部分参考:武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EB/OL].(2010-01-26)[2019-05-10].http://www.hprc.org.cn/wxzl/wxxgwd/201001/t20100126_42745.html。

(5)参见: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编写组.中国少数民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黄光学.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54-55.

(7)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63.

(8)李成武.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EB/OL].(2009-06-29)[2019-05-10].http://www.hprc.org.cn/gsyj/yjjg/zggsyjxh_1/gsnhlw_1/wuguoshixslwj/200906/t20090629_12989.html.

(9)但在这类地区,根据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殊情况,采取了一些区别于一般汉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和措施。例如,由于内蒙古西部(原绥远省辖区)及西北回族地区的土地关系中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民族关系和宗教关系,因此在土地改革中采取了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基于少数民族群众的自觉自愿;有当地本民族干部参加;先做好争取宗教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向少数民族地主进行斗争要由本民族群众去做;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在分配土改果实时,发扬各族群众间互敬互让、彼此照顾、互相调剂的精神。

(10)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132.

(11)本节参考: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21-127。

(12)本节主要参考: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后发赶超与发展转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76-80。

(13)具体参见:郑长德,刘兴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23-41。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19-05-10].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15)参见:郑长德,《走向共同繁荣——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