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公司创业行为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创业研究,以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为研究重点,试图回答“为什么有些人创业而其他条件类似的人没有”这个问题,试图找到这个群体的一些共性特征,如敢于创新、勇于冒险、超前认知和行动等。Miller(1983)将这些特征移植到组织身上,将企业层面的创业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组织因素的影响为重点,从而开创了公司研究这个全新的领域。他区分了创业型企业与非创业型企业的不同特征。
一般来讲,公司创业行为(Entrepreneurial Behavior,EB)是指公司的创业决策及其行动过程,关注公司为建立竞争优势所做出的具体行动和决策,是公司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发掘利用新的市场机会,通过创新的方式整合内部和外部可得资源的行为过程。关于公司创业的分析维度,以Covin和Miles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们将创业行为中的持续再造、组织再生、领域再定义等3个维度作为测量维度;此外,Rumelt(1984)还将公司创业直接定义为新产品的生产以及由此引起的公司间异质性,并认为这是企业稳定和盈利的根本;还有学者认为公司创业行为是个体创业精神在组织层面的延伸,是一种对现有盈利机会的灵敏性和创造新机会的深思行为。创业行为涵盖了公司层面的过程、操作与决策方式。Covin和Slevin(1989)的研究提出了组织创业行为的创新性(Innnovativeness)、前摄性(Proactiveness)和承担风险(Risk-taking)三要素;Lumpkin和Dess(2001)进一步拓展了创业行为的内涵,增加了超前行动与积极竞争两个维度;Kuratk等(2001)从机会发现的角度认为创业行为是企业未来追求尚未开发的机会的各种新兴行为;Zahra等(1999)认为,公司创业是指组织更新的过程,包括通过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创新来创建新企业,也包括经营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