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融资租赁概论
第一章 融资租赁基础论述
第一节 租赁的概念
租赁是个历史的范畴,私有制是租赁产生的社会基础。早期私有制出现后,产生了对物品的所有权,所有人将使用权出让并收取一定的使用费用,就产生了租赁。传统租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使近代租赁得以迅猛发展,并孕育了现代租赁的要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租赁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从租赁交易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征角度来看,租赁是出租人在一定时期内转移一项物的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以获得租金收入的行为。对于承租人,租赁是以支付租金为代价,获得一定时期内对一项物的使用和收益的权利的行为。租赁交易的共性是必须以物为载体,物的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收益权会被分割。
在租赁合同中,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的当事人为出租人。出租人原则上应为租赁物的所有人,对租赁物享有用益权或租赁权的人可为出租人则属例外情形,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租、房屋的转租。承租人又称承租方,是指租赁合同中使用租赁财产并按约定向对方支付租金的当事人。其主要权利是按约定占有和使用承租财产,其主要合同义务为按约定数额和期限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妥善保护租赁财产并按约定用途正当使用,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及时返还租赁财产。
在我国国内,租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果从广义租赁的角度看,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都是大租赁的概念,都有“出租人购买租赁物件出租给承租人”的交易行为。如果从狭义的角度看,则有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之分。传统租赁通常是指传统的出租服务,涉及的租赁物件范围比较广。租金按照承租人使用租赁物件的时间或享受的服务计算。融资租赁则是以融物的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租赁,属于现代租赁范畴,涉及的租赁物件通常是动产,租金按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计算。
1.传统租赁
传统租赁是传统的出租服务,是指出租人将自己或者根据对市场需求的判断而购进的具有相对流通性的通用型物件,通过不断出租给不同的承租人使用而逐步收回租赁投资,并获得相应利润的一种租赁交易类型。
传统租赁也是一种信用形式,它同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一样,具备了信用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特征就是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所有者以收取报酬为条件,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承租人在不拥有物品所有权的条件下,通过支付费用在一定期限内拥有物品的使用权。
传统租赁交易以满足承租人对物的短期、临时的需要为目的,可以帮助承租人降低自持成本,实现轻资产运营。传统租赁涉及的物的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来说租期均较短,如租车服务、共享充电等,少数情况如房屋、土地租赁等,期限比较长。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期限可达20年。
在传统租赁框架下,租赁标的物的购买过程是出租人的独立行为,与承租人无关,标的物无法出租时的投资损失由出租人承担。同时出租人一般有义务向承租人提供关于租赁物的相关服务,如维护、保养等,对设备的适用性、技术性能负责。出租人的租金收取则是按照承租人使用物的时间或享受的服务计算。
2.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产生于现代,区别于传统租赁,其以融物的方式来达到融资目的,是融资和融物的有机结合。目前,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国际上最普遍、最基本的非银行金融形式。
2014年3月23日,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发布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对融资租赁合同也给予了明确的定义。《民法典》第七百三十五条规定,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实践中,区别传统租赁和融资租赁通常是以是否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如果实质上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出租人应当将该项租赁分类为融资租赁。操作层面,一项租赁存在下列一种或多种情形的,通常被分类为融资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与预计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足够低,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行使该选择权。
(3)资产的所有权虽然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在租赁开始日,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做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一项租赁存在下列一项或多项迹象的,也可能被分类为融资租赁:
(1)若承租人撤销租赁,撤销租赁对出租人造成的损失由承租人承担。
(2)资产余值的公允价值波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归属于承租人。
(3)承租人有能力以远低于市场水平的租金继续租赁至下一期间。
3.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也属于传统租赁,标的物一般为需要高度保养、管理技术的,或技术进步较快的,或广泛运用的设备与机械,对于出租人来说经营租赁着眼于通过设备的全周期运营来获得收益,租期届满后的余值一般不少于原值的10%。
2018年12月7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新租赁会计准则指出,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同时其要求承租人将经营租赁资本化,即在取得一项经营租赁资产时,承租人需要在资产负债表内同时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这通常会导致承租人资本结构发生变动,同时提高资产负债率。
与融资租赁相比,经营租赁交易中承租人并没有购置资产的意图,租赁仅用来满足临时或季节性使用资产的需要,因此经营租赁合同一般可撤销。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设备及其使用权的同时,提供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其他专门的服务,承担余值风险的同时获取余值经营收益。
当前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资产的主要方式就是经营租赁,它是一种中短期的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经济活动,属于不完全支付,因此出租人需通过多次出租,才能收回全部设备投资外加其应获得利润。经营租赁对出租人的要求更高,出租人必须承担租赁物余值风险,以及标的物件闲置不能及时出租的风险。因此,开展经营租赁业务不仅要求出租人对行业发展有深入的调研,对租赁物的购买、使用非常了解,还需掌握二手设备的处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