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9年,中国科技大学原校长朱清时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有句话我记得十分清楚,他说:“教育本身是科学,但是大家并没有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懂教育,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深层次的教育规律,都是从自己的简单认识发表意见,造成意见极不统一。如果有权力的人,随意发表意见,就会影响教育走向了。”不折腾就是教育的最基本规律。其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朱清时老先生的话也同样适用。
2016年,林毅夫和张维迎在要不要产业政策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林毅夫教授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角度,认证了产业政策的必要性。而张维迎教授则认为,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最好的产业政策就是没有产业政策。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不是第一次了,这个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经常争论的热点。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研究员曾表述:改革开放以来,至少有两个主题在中国经济学界一直是“长盛不衰”的,一个是关于国企改革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产业政策的问题。产业政策问题争论的背后,实际上是政府和市场对资源配置主导权的争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地方而言,在无权动用货币和税收等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产业政策就成为发展经济的最主要的政策。因此,要不要产业政策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要制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产业政策。一个好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个不好的产业政策会造成经济的停滞甚至衰退。
对由政府主导制定的产业政策而言,政策决定者和制定者掌握经济发展规律的程度,对政策的有效性起到关键性作用。经济理论是经济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一个好的产业政策应该是上级精神、本地实际和经济理论的融合,其中经济理论应该是其核心和灵魂所在。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观察到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地方政策实际上是上级政策的地方版,地方政府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政策的实施效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产业政策的制定相关的经济理论分散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创新经济学等领域中,政策制定者要掌握并将这些理论运用自如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实践,而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简化这一过程。
本书从制定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这一视角构建了理论框架,全书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是产业发展篇,下篇是产业支撑篇。产业发展篇主要介绍了工业化、主导产业、产业集聚、产业升级等相关内容,构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基本逻辑;产业支撑篇的内容包括区域创新体系、产业组织、网络化产业布局以及产业政策等,这些内容构成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本书对深圳和国内其他城市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和领会理论的价值和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工业产业领域,对涉及第三产业和企业等微观主体的理论论述不多,因为这两个主题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不是区域产业政策研究的重点。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产业政策的制定类似科技成果转移或转化,是将经济理论转化为政策的应用创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与科技工作者一样,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有甘于寂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因为这是一个既无权力又很辛苦的工作。我从事基层产业政策制定工作多年,感觉做到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的结合相对容易,难点在于如何融合经济理论。要使产业政策和经济理论融合,首先制定者必须熟悉相关理论,其次还要能正确选择和应用理论。本书是对产业政策制定相关理论系统化的一次梳理和研究,也是我工作和学习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推动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实践应用。
十分感谢深圳市宝安区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领导的支持,他们在本书写作期间给我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同时也感谢单位的同事,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和灵感,而且分担了许多工作。本书完成的时候,恰逢深圳建市40周年,本书也是献给深圳生日的一份薄礼。
戚晓曜
2020年8月28日于深圳宝安尖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