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的70年:青海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三线”建设时期的支持政策

“三线”建设从“文化大革命”之前的1964年开始酝酿决策,到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结束,经历了15年左右的风雨历程,跨越了“三五”“四五”以及“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在近15年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三线”地区先后共建设起10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了中国可靠的西部后方科技工业基地,初步改变了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带动了中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青海是“三线”建设时期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后方之一,通过“三线”建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包括初步奠定了青海省现代工业基础,加快了青海省城镇化进程,初步改善了青海省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了青海省人口与人力资源的增长等。

1.2.1 “三线”建设的历程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战争的威胁下。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发生了急骤变化,周边政治环境空前紧张。为应付可能爆发的战争威胁,针对我国工业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格局,党中央决定进行经济建设布局的重大战略调整。1964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实现农业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会议上首次提出“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即把全国划分为前线、中间地带和战略后方,分别简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4)。同年5月,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将“三五”计划原定的指导思想由“解决吃穿用”转变为“加强国防建设”,加快“三线”建设。产业发展顺序也相应由原定的农轻重转变为重农轻。1965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同意“三五”计划的基本方针为“以国防建设第一,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三五”计划从吃穿用计划转变为备战计划,国家建设的中心由解决吃穿用转为备战,由此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序幕。

青海省“三线”建设是按照中央对西北地区的总体规划建设开展的。1964年12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西西安召开了西北地区迁厂工作和“三五”建设会议,明确了西北地区“三线”建设的总体安排,要求西北地区在1964年后的若干年内建立起一个工业基地和一个与工农业相适应的、比较完整的巩固可靠的战略后方。在这个总体设想下,从1965年3月青海省开始同步执行中央“三线”建设方针,并抓紧时间制定《青海省1966年国民经济计划纲要》,其中心任务是:积极备战,加强对“三线”建设的支援,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各行各业加强对农牧业的支援,集中人力、物力打好农牧业生产建设攻坚战,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创造良好开端。青海省“三线”建设从1964年9月黑龙江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内迁到西宁开始,到1973年最后一个机械工业企业完成内迁基本结束,共历时10年左右。迁入青海的工业企业集中分布在西宁市、大通县、乐都县三个地区,基本以机械、冶金、军工电子、基础化学为主。1965年3月开始,青海继续执行中央“三线”建设的方针,先后从上海、山东、黑龙江等地向青海迁建了一批以生产铣床、重型车床、量刃具和工具为主的制造企业;从河南、辽宁、天津等省市迁入了一批大型拖拉机、推土机、内燃机、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从北京、上海、河南、江苏等地迁入了一批电机、电器、轴承、精铝制品、标准件制造企业。此外,还从东北本溪钢铁公司钢厂搬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到青海建立了特种钢厂冶金部“五六”厂(后更名为西宁钢厂)。同期迁入的还有基础化工、军工兵器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企业(5)

随着1973年援建青海省最后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迁入,“三线”建设在青海省的全面开展以及企业职工的大搬迁画上了句号,随之而来的是“三线”建设在青海省的填平、补齐、配套和收尾时期。尽管“二五”计划到“三五”计划期间,青海省经济发展出现波动,但“三线”建设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基本完成了任务指标。据不完全统计,“三线”建设期间,青海省累计迁入轻工业、重工业企业共30余个(详见表1-1),随迁设备共2897台(不包括军工企业,下同),职工共13298人。

表1-1 “三线”建设时期青海内迁企业概况

续表

资料来源:翟松天,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当代卷[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159-160.

注:“—”表示数据缺失。

与此同期,青海省还先后新建了一大批地方国营、集体工业企业,包括青海农业机械厂、青海第一化肥厂、青海电化厂、青海综合电机厂(后更名为青海变压器厂)、青海水电设备制造厂、青海五七汽车配件厂(后更名为青海发动机厂)等。此外,中央第五机械工业部和青海省还组建了国营昆仑机械一厂、二厂、三厂以及山鹰机械厂和青海化工机械厂。

1.2.2 “三线”建设的成就总结

在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青海省积极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迅速投身到这项宏伟工程的建设当中。虽然期间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但是在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青海各族人民和外省市人民的大力支援,“三线”建设在青海全省取得了重大成就,初步奠定了青海省现代工业基础,加快了青海省城镇化进程,初步改善了青海省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了青海省人口与人力资源的增长等,总体上快速缩小了青海与全国的发展差距。

1.2.2.1 “三线”建设奠定了青海省现代工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前,青海省的现代工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虽然在省会西宁有“八大工厂”(6)之说,但是这些工厂基本上都为军事服务,且规模小,设备简陋。青海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后,青海工业逐渐起步,但此时重工业并不是青海工业化的主导者。在人均收入水平不高的条件下,青海走的是首先发展轻工业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直到1958年,青海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化道路被终结了。在大办工业的浪潮中,青海的重工业产值也在这一年首次超过了轻工业,并且从此这一趋势在青海的工业化道路中越来越突出。

在十余年的青海“三线”企业内迁时期,内迁企业与地方工业企业互相促进,共同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实现青海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员、技术、智力等多方面支持。尤其是青海的国防工业在“三线”建设中先后建立了水中兵器、常规兵器、军用电子产品等6个军工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青海国防工业。此外,还先后试制生产了有线通信器材、高空测量仪、扬声器、家用电器、半导体制冷系列产品、太阳能系列产品、民用爆破器材等几十种民用产品(7)

由于大量的内地机械加工企业内迁到青海,青海的机械工业总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曾一度成为青海工业的主导产业。青海工业在“一穷二白”的初始条件下,通过几代“三线”建设人的不懈奋斗,创立了一批青海机械制造工业、化工工业、冶金工业及能源工业等现代工业企业,为青海的工业发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促进了青海省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彻底改变了青海千年发展史上始终以农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状况,为改革开放以后青海各方面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现代工业基础。

1.2.2.2 “三线”建设加快了青海省城镇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海省城镇化水平仅为5.6%,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城镇化得到较大发展,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青海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形成数十座以资源为中心的新型城镇,例如:锡铁山镇是以锡铁山矿务局的设置而形成的;茫崖镇也是由于国家建材局茫崖石棉矿的建设而形成的;花土沟曾经荒无人烟,20世纪青海油田在这一地区建成了主力油田,花土沟遂成为重要城镇。西宁市、格尔木市等城镇,为了适应“三线”建设工业发展的需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同时通信线路、运输管道等开始建设并迅猛发展。此外,“三线”建设期间,青海省城镇的空间布局由东部向西部、南部扩展,柴达木盆地、青南地区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城镇,特别是柴达木盆地作为青海省资源富集区和青藏线穿越地带,城镇的发展更是迅速,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的职能结构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由单一商贸集散行政功能向多元化转向(8)

1.2.2.3 “三线”建设初步改善了青海省交通基础设施

经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青海省内的铁路、公路、民航运输业都有了迅猛发展,极其落后的交通基础面貌得到了初步改善,为青海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工业发展以及人们出行等提供了基本交通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前,青海省没有铁路运输和民航运输,公路运输也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牦牛和骆驼是当时主要的运输工具。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在这片72万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勉强可以通车的公路只有472千米,而且新中国成立前夕遭到严重破坏。到1975年,铁路营业里程为497千米(见表1-2),是1962年的2.5倍;公路通车里程总计为12979千米,是1949年的27.5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为4893千米,是1957年的26倍。

表1-2 1949—1975年青海铁路、公路、民航里程年末达到数 单位:千米

资料来源: 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注:“—”表示数据缺失。

与此同时,青海省的邮电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邮电站仅有(所)44处,广大农村牧区还停留在驿站通信时代,且大部分地区是空白点。到1975年,邮电局已达234处(见表1-3),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3倍;邮电总长度为31362千米,是1962年的2.3倍,其中乡村邮路长度占邮路总长度的58.9%。

表1-3 1962—1975年青海邮电局所及邮路长度概览

资料来源: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相关资料整理所得。

1.2.2.4 “三线”建设推动了青海省人口与人力资源的增长

“三线”建设期间,青海省总共接收从内地迁入或部分迁入的机械工业企业30余家和一批职工,迁建企业的迁入人口(含职工和家属)共14.03万人(9)。此外, 1964年前后青海第二建筑公司与国家建工部七局二公司和七公司、冶金部四冶一公司、化工部第六建设公司等施工企业进驻青海,以上各建筑施工企业迁入青海的职工及随迁家属不少于4万人。据粗略计算,“三线”建设时期迁入青海的人口总数约为23.38万人。 “三线”建设不仅给青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设备,更多的是相关技术人员的到来,也是外地劳动力对青海劳动力总量和素质的大补充,总体上实现了青海技术人员的快速增长,有效提升了青海人力资源的总量和素质。

“三线”建设是国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种战略行为,成就了颇具特色的工业文化,其工业遗产见证了“三线”建设工业化的进程。包括青海在内,在“三线”建设基础上构筑起来的新兴城市,其产业转型后的工业遗产是城市更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三线”建设城市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着转型阵痛,面临着在改造中如何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如何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等困境。因此,必须深刻意识到“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当代意义。另外,“三线”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三线”精神,是推动“三线”建设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当代青海高地精神建设的主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