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我从事的是写作研究工作,也经常会写一些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帖子。这些帖子受到了很多老师的支持和喜爱,也让我有机会收到各高校的邀请,近距离接触到不同高校、不同学科老师的申报书。经过常年的审阅、修改和评审工作,我发现老师们在申报社科类项目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分别是思路不清(不知道怎么写申报书,或者写出来之后别人看不懂)、没有自我诊断能力(自己无法判断所写申报书的好坏和是否符合标准)以及缺乏申报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多申报书是在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勉强写出的,没有时间打磨)。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申报者并不了解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目的、要求和标准;申报者本人缺乏写作经验以及对自己思路的整理能力;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无论是在有形的资料准备上还是在无形的大脑构思上都需要投入相当长的时间,这就要求申报者本身应具有很强的过程管理能力,对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各个流程进行精准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虎头蛇尾、前松后紧等由于申报过程控制不好导致的问题。
本书的撰写,是为了帮助你了解这些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最基本的要求,澄清一些申报者对于国家社科基金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解。本书试图以一个普通的教师打算申报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的视角,按照时间和大脑的认知顺序向你呈现出申报工作的大致过程和安排,并将其分为认识论和方法论两大模块。在认识论模块中,主要向你解读国家社科基金的基本要求,帮助你树立一个正确、客观和理性的申报态度和意识。在方法论模块中,本书会系统地向你讲解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构成和准备申报的几个重点环节,书中会有清晰的标准来帮助你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要求。你可以运用这些标准和要求来进行申报书的构思和自我检测,还可以按照本书当中的步骤和要求进行申报工作的过程管理。我们必须意识到,一份最终定稿的申报书中出现的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某些环节没有达标、整个申报工作的过程没有管理到位所造成的。
本书撰写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想解决目前在项目申报和申报辅导之间出现的巨大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一方面,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类项目、各省的国家社科基金年年都组织申报,涉及教师众多,涉及高校众多。另一方面,对于项目申报的指导还远没有满足这些需求。这是因为目前的大部分关于社科类项目申报的指导呈现出以下四个特征,从本质上也没有办法特别好地帮助申报者完整、系统、规范地完成整个申报工作。
第一,主要为经验分享,不能被复制和转化。目前从事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辅导工作的老师多为兼职,他们有着相当成功的申报经历,有着相当丰富的评审经历,有的甚至能够参与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后“上会环节”。他们的经验分享其实是很宝贵的,能够给申报者提供很多观察和思考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的视角,进而引发申报者的深度思考。但是很多申报者在听完相关讲座或者分享之后,会出现听着很明白,但是轮到自己开展申报工作的时候还是一头雾水的情况——不会申报,不会填写,甚至老师在讲座的过程中说了些什么也都变成了一些模模糊糊的记忆。这是由于辅导老师对经验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是属于个人的学习心得,这些个人的经验只有经过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才能上升为规律和本质性的认识。也就是说,只有规律和本质性的认识才能被复制和转化,目前这种存在于辅导中的大量的经验分享是无法实现将申报成功的经验从辅导教师向申报者转移的。
第二,主要是理念传递,不能被操作和落实。由于我从事写作研究,也经常辅导老师进行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就特别留心看别人是如何辅导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的。我阅读了很多辅导申报的帖子,甚至也到现场听过报告。我发现很多报告或者帖子都是大而化之的理念,根本没有办法被操作和落实。比如,几乎所有的辅导类帖子和讲座都会提到“选题不能太大”,那么什么是“不能太大”?为此我还写了一篇帖子《到底什么是老师总说的“选题大”?L号算大还是XL号算大?》。其实,申报者也知道选题不能过大,但问题是什么样的选题对申报者来说是“过大”的?这在本书中会被解读。
到底什么是老师总说的“选题大”?L号算大还是XL号算大?
第三,主要是问题描述,缺乏诊断和检测标准。这个问题和上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有时候我们的申报者获得了一些专家对于自己申报书的指导意见,比如不具有理论性,比如论证还需要加强,比如文献不扎实、选题不够新颖、现实意义不够强。那么这些描述性的语言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恐怕申报者对这样的评价经常是束手无策的,不知道怎么改正,甚至不知道这类问题出在哪个申报环节上。其实,像我这样的执教近20年,又专门从事写作研究的教师,是能够看懂这类评价的。但是,申报者多数都是第一次申报,或者从未中过相关项目,他们多数欠缺写作经验,对于这种缺乏标准的描述、缺乏细节的评价其实是理解不了的。对于从事辅导项目申报的教师而言,不仅要指出申报者在申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提供标准说明为什么这是个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管杀不管埋”。
第四,主要是片断性辅导,缺乏过程规划和控制。我经常被邀请做项目申报指导类的报告,有时候也会与申报者面对面讨论。我的一个感受是,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是一个过程非常漫长且涉及环节很多的工作。申报者对于项目申报辅导的需求可能是过程性的,例如:在申报的最初要有人跟申报者讲清楚国家社科基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申报的过程当中要有人帮助申报者去把关他的问题意识、他的组织论证、他的文献质量和数量,以及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还需要有人帮助申报者审查表达和逻辑方面的问题,文字能否将申报者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逻辑的安排是否让评审者感到清晰好懂,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过程辅导和监管的。但是,这种全过程的辅导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只能依靠申报者进行自我管理。但申报者在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只能按照自己的主观认识来,而申报者的主观认识大多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这些无疑都会影响申报工作的开展和最终的效果。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能够接触到一些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再加上多年从事写作研究并出版了《批判性思维与写作》一书,我敏感地发现了在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领域中存在的写作问题,并试图从自己所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给予回应。
首先,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也是一项写作工作,它与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是相同的,即考察的都是申报者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运用专业所学解决特定问题的能力。因此,不同于以往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辅导,本书更加强调在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过程中思路是怎样形成的,思维上的要求是怎样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完成哪些要求。本书不会仅停留在理念、经验以及宏观描述上,会向思维训练、思路形成、微观操作等方面延伸。
其次,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要求申报者了解基金设置的目的、分类和要求,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自身所学、自身想要做的研究。申报者不能将自己局限在自己研究的专业领域之中,还要具有宏观意识和大局观,将自己的研究置于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更好地解读基金的政策、了解基金设置的目的和导向,将自己所学与国家的宏观需求结合在一起才能增加中标的概率,做到知己知彼,站在风口上。
最后,本书会强调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的过程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单纯地强调申报书填写、修改以及后期调整的一些工作——这些工作都是要建立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的。因此,本书会系统地呈现出申报工作的过程,对重点环节进行细致讲解和示范举例。一方面,申报者可以按照本书实操部分自行练习,真正做到落地和知识迁移;另一方面,申报者可以按照本书设定的申报流程和步骤,结合自身的实际学术状态进行过程管理,合理规划时间,做到统筹规划,避免因为管理不到位而耽误申报工作或者影响申报的效果。
综上,针对申报者的需求,结合自身工作的经验,笔者以思维为基础,从申报者从事申报工作的组织角度撰写这本能够帮助申报者更好地认识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的性质、要求、流程以及标准的指导用书,实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目标:①以申报者为中心。相比于被告知“哪里错”,申报者更期待被指导的是“怎样做”。本书从申报者开展申报工作的视角切入,从辅导教师的想要“教什么”转向申报者需要“学什么”,切实站在申报者的角度回应如何操作的问题。②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项目申报本质上是考察申报者的思维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书更多地会集中于问题意识的形成、组织论证等方面,并不仅仅局限在对流程的描述以及一些宏观的、理念上的要求或者技能的简单培训上。③以体现全过程规划和管理为重心。国家社科基金的申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难度不亚于管理一个项目,申报者要对申报工作的全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并对相关环节进行规划和管理,按照进度推进申报工作。本书对于申报工作的全过程解读能够帮助申报者认识到申报工作的复杂度和全貌,申报者也能通过本书安排的步骤设计时间进程表以进行自我管理。④以可操作、可测量和可自我检测为目的。本书写作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宣传一种理念、澄清某些误解,更多是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研究的思路和标准,使得申报者能够按照本书提供的方法论进行自我练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测,从而能够在缺乏相应指导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完成这项颇为艰巨的申报工作。
笔者虽然热爱写作,并在近十年的时间内一直致力于批判性写作的研究且出版了相关的书籍,但毕竟是法学专业出身,对高等教育学偶有涉猎,本书的撰写一定还存在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也恳请本书的读者和各位业界同人能够批评指正!
最后,要感谢那些信任我并支持我写作的领导、朋友和同事,是你们给了我一次又一次近距离观察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的机会,是你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舞让我完成本书的写作,如果没有你们,作为一个法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是没有勇气从事这样一份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