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游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西山游记

金秋十月,京城西去五十余里,有峰峦飘逸,端木佳林。青翠堆秀,瑞泽云霄。深谷听泉,香溪碧水。千般姿态,百种风情。郁郁青青,静静密密之地,乃京西胜地——西山是也。

其迤逦西北几百里,虽不高耸入云,少见危崖叠嶂,却也是莽苍盖压无边,蔚然秀色千里。

天高云雅风无影,西山曼妙如幽兰。暗香桂雨细细过,岭下黄莺慢慢飞。听得远处瀑布落,见有深潭冷水蓝。朱栏画栋凉亭处,总是芬芳绕其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实为对西山的真实写照。

西山,千年文化之孕育,万数墨客之渲染,成其不朽之名,铸其灿烂之美。

八方贵客多会于此,世外高人痴迷留恋。清泉沸,茶茗香,随风漫转,引来莺寻鹊觅。花自红,草自青,自是神韵,自是满山清漪。

其佳境,可引九天龙凤,其优雅,能聚天下群贤。

天华地朗,才杰辈出,尽是人间光彩。山青水明,林茂树丰,皆视满目葱郁,尤以“西山晴雪”为佳。其盛名,历两位帝王钦点,终为传世之美谈。

峰峦之上,万木丛中。白云之下,高崖侧畔,“西山晴雪碑”傲然耸立。其西揽京西古道,伴双泉寺、满井茶棚。东望天下第一名泉;玉泉山。北接卧佛寺、樱桃沟。

真就是;十里同风,却百步出奇。古木苍劲,伴修竹新枝。

山峦叠翠,尽展珠玑落玉。蓝天矞云,情胜不老青春。

金风讴歌,拢泱泱林涛以轻涌。雉舞鹰翻,掩片片碧瓦之红墙。

仰面观天,俯而听泉,秋水揽月,终染无边风情。卧佛寺前,老树新花,柴扉草屋,留住一代清流。

总有叹;红楼大梦,一觉千年直睡去,才子佳人,卿卿我我话升平。

后者芸芸,万般滋味谁人解?情难却,梦绕情怀入红楼。

沿香山中密林小路向西南,行走十余里,可达八大处最高处;七处宝珠洞。

在临近七处时,遇一山环较为开阔地,有许多村民在此作为“驮客”,专营为游客牵马,到周边山中去游览、寻奇。

其中,尤以骑马至;西侧最高峰的半山腰处最为惊心。

放眼望去,四周皆为险山耸立环绕,但见;

林木虽然葱郁,却显肃杀之气。不见怪石嶙峋,仍感猛兽之恶。

山下有湖,方圆百丈。湛蓝碧透,不见微澜。弥空旷野,飞鸟无踪。东风乏力,水有异动。

昭阳之下,有丝丝凉意。密林之内,生岌岌可危。

村民称这里是“有水怪的湖”。虽有不信者,但是,人们从来没见过有哪一个,敢下至湖边。

居高临下看去,既看不到有湖岸边,更看不到有什么建筑物。只有那死水无痕,只有那想象中水怪的样子。

三十几年前,我曾两次骑马到过这里,也曾要下决心到湖边探个究竟,可在最后一刻,还是放下没有意义的决定,老老实实地回到七处。

今天也是如此,忘记早已无影无踪的好奇心,谢绝“驮客”的热情邀请,微笑着从他们身边经过。沿着卢狮山山脊上,少有人知的一条小路,快走约有半个多小时,便来到八处证果寺。

我只是穿寺而过,再沿着很好走的下山路,来到二处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饱饭后便逍遥自在的向灵光寺而去。

八大处;西山胜境之瑰宝,犹以一千七百年历史之悠久、两千两百年佛教文化之灿烂,而闻名于世的“佛牙舍利塔”{隋朝时称‘招仙塔’}为圣。

塔前又以两株上千年雌雄相伴、参天映地、蔚为壮观的银杏树称奇。

再有,在招仙塔原址西侧,倚悬崖峭壁为左岸西北角处,传说有泉眼通向深不见底的暗河,至终年水清池满的古代金鱼池内,曾捕获又放生、长过一米、重有百斤,其浑身金红两色相间,双须近有一尺的大金鱼,更是传为趣谈。此虽过往已久,可至今仍为许多上年纪人们所津津乐道。

何为八大处?乃为集中国佛教文化,与建筑之美、自然之美而大成者,多依翠微山山势向上,而建成八座寺院的总称是也。

其近茂林、山泉、沟壑,闪金塔、红墙、碧瓦,宛如一串色彩斑斓的珠宝,点缀在绿水青山间。

寺院宏伟至震撼,山水风情以怀柔,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八处寺院分别是;

一处长安寺、二处灵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泉寺、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

长安寺坐落在虎头山下的平坦地带,距八大处公园大门有近千米之遥。已知至今有六七十来年,她从未对外开放过。是何因、为哪故?不得而知。

我那时年少,住家又离此不太远,见其大门终日紧闭,便猜想到;在藏宝?在寻宝?有何秘密?有何------

为此,好奇心日益加剧,逐起一定要进去看看之念。便约了两个好伙伴,在大门外蹲守,如此这般两天后,终得到机会。于是,三人悄悄溜入。

院内宽大幽静廖无人迹,几棵高大繁茂的白皮松,很是显眼。遮阴避日,无花少草,唯有石径通幽。不见庙宇,没有钟声,只听乌鸦聒噪。

我们三人虽然自称胆大,可刚刚面对此情景,心中却也忐忑。但还是仗着胆子往里走。

不久,眼前闪出一道红墙,知道应是座大殿,便快步向其奔去。

到近前一看,见殿门紧锁不得入。于是,也没多想,便爬上窗户向里窥视。

很扫兴,里面也是空荡荡的,阴森得有些怕人。原本兴冲冲想的很好、挺美,结果却顿感索然乏味,只得不再寻看而恓惶遁去。

寺门紧闭为哪般?这也是八大处之一异事。再加上山中“怪湖”一说,由此成为美丽西山的“怪异”之谈。

在尽情游览之余,在笑谈神侃之中,说说湖里有无“水怪”。在开怀畅饮时,聊聊为何会几十年来,长安寺仍然拒人于山门之外的“异事”,同样会让人“口齿留香”。

由八大处公园大门进入,行走百余米,即可看到;金光闪耀,当为高山仰止。尊贵崇敬,庄严无语自威,那就是“佛牙舍利塔”。

我在两棵银杏树下稍坐片刻,不可避免的会看到敬香朝拜的人。观某些人其颜貌、举止,心里不禁说道;

“今朝净土多弟子,口诚心俗愿难成。灵光自有灵验处,笑看无缘可笑人。”

离开灵光寺,沿着上山的石板路,过三山庵、大悲寺,穿五处龙泉寺而过。

此般是为顺路,看看寺内那几株千百年来依然挺拔傲然,依然生气勃勃的古松。

看看虽然是只石雕、却也是灵气十足的龙头。

再稍加端详,一定会相信它终有一天,真的能够腾空入云而去。而从它口中突突趵涌的清泉,裹卷着激荡的浪花,砸入下方被扰动翻滚的水池,又会让人毫不怀疑,它准会在刹那间,潜入万顷波涛的东南大海。

当想到龙可行云布雨时,天真的下雨了。秋阳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退,亲密柔顺的雨滴,在漫天松枝细叶的阻挡下,星星点点的落下,滋润着山中的一切。

小路旁的野花、青草,及茂密的荆棘灌丛,都在无声的欣喜中,接受这爱意体贴与亲密无间。

秋雨带来的轻松快意,比春雨所产生的幻想浪漫,更加动人情怀,更能唤起心中畅想的漪澜。

西风卷于东山,呜呜呼,恰如泣如诉。喜雨落于松林,飘飘然,似珠撒玉盘。其悠美,不羡黄山之奇观。其优雅,不慕江南之烟霞。

山中草木,耳闻之为声乐,目遇之为美艳。群山峥嵘而冠其秀,百花妖娆而竞其芳。

莺飞无语,见追随绿茵入云庭。渗湿华发,听空山寂默落雨声。上高坡,且慢行,吟歌作唱,乐在心中。

走着、美着,不远处已见香界寺。何为“香界”?因孤陋寡闻而不得知,只是从其字面上认为;这里是有芳香的地界。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也是的确如此。站在香界寺外,周围的花香、草香、林木之香,真的可有沁人肺腑之能,真的比其他地方馨香浓郁。

因此,香界寺之名,可谓是名至实归。这也是我从少年时期,就已固有的认知。

我不得不离开可避雨的林荫树下,向香界寺的山门走去。

香界寺已在眼前。她坐落在高高的石台阶上,在松林古木的衬托下,在浓浓且低垂的银白色天空的笼罩中,更加突显出她高光贵重所具有的独特气场,令人不禁顿生敬畏之心。

这里古时就专为皇家提供进山游览、驻跸,兼办公所用之地。与香山“游目天表”【殿】的作用相同。换句话说,西山曾经是皇家园林的一部分。自然,这里当然是奢华锦绣之地。

今日里,此处达官显贵、浮华烟云挥去不见,皇家禁地威严早已消失殆尽。留下的只有不变的青山绿水,留下的只是对过往辉煌的回忆。

此寺非彼寺,乃是盛世芳华中,民亲民乐之佳地、之首选。

秋雨落在树上,发出沉闷也有力度的“噗、噗”声,雨滴打在脚下的石板路上,发出“啪、啪”的清脆声,还有从沟底传来溪水“哗、哗”的流淌声,更有在云中时时飘来翠鸟的欢叫声。

这高、中、低自然和谐之声,宛如一场山中音乐会,演奏出绝对是令人痴迷陶醉的天籁之音。让人为之倾心、为之动容、为之赏心悦目。

我突然忽的一下,想到宋朝大文豪苏轼,他也曾独自在雨中行,抒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慨。如今,我也是独自在雨中行走,身无蓑衣任由雨水打湿衣衫,这该做何想?也罢,抖胆对上一句,权当雨中即兴吧。

嗯------我略做思索,随后说到;

“一生只为青山许。”

这话可不是随意说来,是心生衷情,由情而发的真情实意。

香界寺,从小到大的我,几乎年年爬山都要到此。这里的芳香,这里的山林,已是我心中无法割舍的爱。

更有那一年初秋,就在香界寺前,不知是怎地,就在我眼前十米外的朱红色山门处,忽见一红衣少女,正要迈腿进入时,突然听到山喜鹊一声清啼,她不禁止步、转身、回望。她身后的我看得分明,只见她;

惊鸿顾盼,凝住徐徐清风。美颜俊貌,羞得幽兰回避。娉婷玉立,胜似出水芙蓉。风姿绰约,宛如仙女非凡。

已被惊呆站在原地不动的我,等从愕然中清醒过来时,她已经进入寺中。

不知为何,心中顿生再见她一面的强烈想法。于是,我赶紧加快脚步赶入山门。

寺内虽然宽大,殿院却也错落有致,里面还有不少的游人。但是,万分出众的红衣少女,应该是很好寻找。

可又不知怎地,偏偏是寻她不见、看她不着。寺内两遍,寺外周围、上下山的小路上还看了一回,均不再见她的芳踪。

这令我懊悔不已,同时也令我万分不解;

我是看的清楚,认的明白,她笑盈盈、美滋滋的走进寺内。我只是耽误有几秒后,就随她身后走进寺内。

哪为什么再也没看到她?以我行进的速度,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早于我游览完毕而离去。

哪是怎么回事?莫非她是山神女儿?莫非她也来游这秋阳丽日?莫非是我白日做梦?不然的话-----

只为这一点,近五十年来,我都无法释怀。

此时,雨中的我又来到香界寺,走到她那年曾经站过的地方,止步、转身、回望。望那并无山喜鹊欢叫的山林,然后,不由得粲然一笑,转回身迈大步走进寺内。还在心中悠悠的唱道;

香界有缘香满地,秋雨无心秋无边。青春许,凭添几多少年梦。度华年,也做思来享今朝。

我赶紧来到一座凉亭处被雨,见里面已有多人在此聊天说笑,便找个人少的地方坐下。边用手抹干头发上的湿露水汽,边坐下来靠在柱子上,欣赏这葱茏蓊郁的山光雨色。

一路走来,尽管在半路上被淋于雨中,可心高气盛的我,丝毫感觉不到凉意,倒是满身的轻松快意、情深愉悦的阵阵惬意。

今天是女儿开车,把我送到香山公园大门口。从那里开始爬香山算起,在那里转了有两个来小时。之后又沿山路走到二处附近,期间只有半小时的休息,然后就一路向上,走到香界寺。

这一路的奔波,确实是让我刚一坐下来,便感到真有些累了。

是呀,已是六十出头的老人了,能够如此的走一回,应该还算可以。还真不是吹,这要是只倒退五年,仅仅是这一段路,我哪里会有累的感觉。在寺里转一圈后,就已经在七处宝珠洞了。在那里的一块大石头上,坐下来休息二十分钟,接着马上精神抖擞的走下山去。

可现在呢,嗐!没法子。虽然还会去七处,可最后是要座索滑道下山,否则定会出现力乏力、腿酸之像。

在正琢磨呢,忽听有人说道;

“大叔,我们要去七处怎么走啊?”

听话声,我才注意到,原来是位胖乎乎的姑娘在问我。她身后还有几位姑娘、小伙子,正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

见此景、听口音,知道她们不是本地游客,便乐呵呵的说;

“有两条路,一是出门左拐,走比较好走的盘山石板路,依你们的体力,二十分钟可达。二是出门右拐,见一条尽是石头的小路,而且陡又窄,不用十分钟可达。我建议你们还是走盘山的石板路,还是安全第一。”

我尽量把所有都说的清楚。

“谢谢您,等雨停了,我们还是走盘山石板路,安全第一。”

那胖姑娘笑着说。

这时,凉亭里的人越聚越多,我只好起身离开,到后面一座院落里的侧墙旁,那里是寺中最高处。

放眼望去,上可视峰顶,俯可见山下沟壑,犹可听沟内流水潺潺。不过,这里没有凉亭,只能站在一棵古松下被雨。

因为,在这个时节,大殿里湿气还是很大,再加上下雨天,所以,不太适合在里面呆得太久。

此刻,雨已经小了许多,山林中湿润的空气格外清新,让人不禁会张开大口,尽情贪婪的吸吮这淡淡芳香甜美的气息。

西山的雨色令人痴迷,西山的优雅无与伦比,西山的魅力独步天下,西山的峰林美如冠玉。

我怜惜的望着几十年来都看不够、爱不完、永远是妖娆妩媚的西山。

登高抒怀,感天地之苍茫。临风作赋,享诗书以豁达。

在雨中沉思良久,终得于古松树下,勉力作七律*香界寺一首;

闻音不见香界寺,雨打石径入山门。

松涛欲掩风铃响,东墙难隐诵经声。

忽感寒意天上落,方晓暑气地下埋。

一条清溪卷碧水,两岸林霏藏佳人。

天晴了,灿烂的午后阳光,将青翠欲滴的山林,映照的玲珑剔透般明亮怡人。

薄云出浅岫,随意入空门。熏风荡悠谷,悄然遇情郎。山花多自傲,横秋雍翠兰。温馨静雅地,何须说与谁。

俊朗的山林,游逛着舒心的人们。欢乐的歌声,伴随着流淌的清泉,

乐哉、悠哉,这就是我美不胜收、情不自禁的大美西山。

完结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