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如何创建拉动式生产系统
工作场景描述
当企业想创建拉动式生产系统时,可查看。
解读与分析
拉动式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中心思想之一。所谓拉动,就是完全以客户需求为驱动力,以“看板”为链条,将后道工序消耗的物料直接作为前道工序的订单,拉动前道工序的生产。精益生产方式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
1.精益生产方式的特点
(1)真正实现按需生产。如果每道工序都按下道工序的要求,在适当的时间,按需要的产品品种与数量生产,就不会发生不需要的零部件被生产出来的情况。
(2)用看板代替计划表。精益生产方式的最独特之处是,向最后一道工序以外的各道工序出示每月大致的生产品种和数量计划,作为其安排作业的参考基准,而真正作为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只下达给最后一道工序,其余所有工序的作业现场没有任何生产计划表,其需要生产的品种与数量是在后道工序在需要的时候顺次向前道工序传递的看板中指定的。
(3)力求生产准时。精益生产方式将生产准时作为第一目标,带来的是“零”库存、准时交货,从而减少资金的占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精益生产方式鼓励通过改善工艺流程等方式来缩短单位生产时间。但是,用改善工艺流程等方式缩短单位生产时间的措施在实验(或实施)前,应提前1日(或几小时)告知生产计划部门和前后道工序,生产计划部门或前后道工序修改当日的生产计划或生产指令,这样才能保证当日的生产顺畅、不停滞。改善结果标准化后,生产计划(或生产指令)应按最新的单位生产时间来编制(或下达生产指令)。这样做的原因在于生产计划是按市场出货需求制订的,只要准时出货,就能按市场需求卖出。
2.创建拉动式生产系统
(1)了解生产计划种类。在精益生产方式中,通常根据企业的市场预测制订三个阶段的生产计划:长期计划,即年度计划或3~5年计划;中期计划,即未来数月或一个月的生产计划,如季度计划、月度计划;短期计划,如当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
那么,这三种计划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特点是什么呢?其特点见表1-5。
表1-5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的特点
从表1-5中可以看出,由于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不同,各类计划有各自不同的任务、管理层次、计划方式和要处理的问题,即决策变量。
①长期计划。其主要作用是为年度财务预算、固定资产(设备等)和不动产(厂房等)的投入、预定开发新产品类别及预定淘汰目前在产品类别、生产布局规划等提供依据。长期计划的任务主要是预测各大类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数量。长期计划要处理的是企业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因此要由企业的高层领导负责制订。长期计划又称为战略层计划。
②中期计划,即未来数月或一个月的生产计划,如季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等。其主要作用是让企业各部门(主要是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根据长期计划,评价在未来数月或一个月里,生产能力是否与计划相匹配、供应商与采购部门能否对应、各部门人员是否充足。中期计划应由企业主管生产的部门负责,其要做的决策是适应需求的变动安排利用生产能力,这里可以调节的生产能力因素有工厂工作时间、劳动力数量、库存水平、外包量、每月产量水平以及生产速率等。
③短期计划,即当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其主要作用是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在精益生产方式里称之为主生产计划),既要确保准时出货,又要使产品库存最小化。另外,生产最终产品以外的车间、仓库、采购等部门,依据主生产计划、产品生产工序设定、搬送路径与距离(或运输路途远近)、制造准备时间、单位生产时间等,制订各自的生产指令、出货指令等等。
(2)制订生产计划。
①长期计划,通常由企业的事业企划部(生产规划部)制订。这样的计划一年制订两个,主要大致规划准备生产的品种和数量,一般不做具体计划。
②中期计划。中期计划主要包括两种计划:生产计划大纲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规定企业在计划年度内的生产目标,用一系列指标来规定企业在产品品种数量、质量、产量和产值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
③短期计划。短期计划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能力需求计划、总装配计划以及在这些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车间内的作业进度计划和控制工作。
a.物料需求计划,分解为构成产品的各种物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的计划,以及这些物料投入生产或提出采购申请的时间计划。
b.生产能力需求计划,即通常所说的设备负荷计划。它根据零件生产的工艺路线和工时定额,来预计各工作中心(设备组)在各时间周期内应提供的生产能力,然后参考实有能力,编制出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
c.总装配计划,即最终产品的短期出产进度计划。
d.车间内的作业进度计划和控制工作包括作业分派、调度及生产进度的监控与统计工作,对外购的物料,则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并对其实施控制。
综上所述,拉动式生产系统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依靠看板组织生产运作,人工干预、控制生产节拍,强调物流平衡,追求实现零库存。
关键点提示
创建拉动式生产系统时要做到:
1.了解生产计划种类;2.制订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