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静坐观心[1]真妄[2]悉见
原文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3],每于此中得大机趣[4];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5]。
注释
[1]观心:佛教语。指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亦指观察心性。喻自省。
[2]真妄:指真心、妄心,又称真识、妄识。指自性清净而且恒常不变之心,称为真心;杂染虚假而有生灭转变之心,称为妄心。
[3]妄穷而真独露:妄指妄见,真指真境。泛指脱离妄见所达到的涅槃境界。喻世人应排除杂念。
[4]大机趣:机趣,天趣、风趣。此喻大有天趣。
[5]大惭忸:惭忸,惭愧、不好意思。喻非常羞愧。
释义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端坐反躬自省,就会觉得妄念全消而真心显露,每当此刻便颇得祛妄归真的自然情趣;已经感到真性显露而妄念难以消尽,此时内心又会感到非常惭愧。
浅析
“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唯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如果要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事理,就不能有丝毫的粗疏之处,要保持清醒和冷静,否则在众口纷纭下必然会心生疑惑。如果有点滴杂念妄心,就难以持守事理。所以,凡事必求笃志,否则,在利害、得失面前必然会产生动摇。犹如“静坐观心,真妄悉见”。世事繁剧纷扰,都有真妄之分。真似风恬月朗,妄如乌云蔽月,而心如止水与顿起妄心都是在一念之间。与其说是夜深人静的时候,顿时感觉到妄念皆无而心灵真性流露无遗,莫如说只要能真正静下心来则妄念自去而真性显露,可谓“无波真古井”,否则真性虽然流露但妄念难以根除。虽然真心与妄心难以分离,特别是情感之事往往会藕断丝连难以断尽,即使断尽,断而复生的情形亦时常会出现。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应该多一些真心,少一些妄心杂念,这就需要自身不断地磨炼与提高修养,从而认清客观事物的本质,排除外界各种现象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