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人都有的思考难题
在本书中,我想为大家介绍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解决问题的八个步骤”和“五种思考技能”。简而言之,本书是专为商务人士量身定制的关于如何提高思考技能的教学材料。我会向大家介绍思考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会如何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为了与大家分享到底该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近十年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一直是商务人士的必修课。但如果要问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实质性的提高,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理由很简单,当面对突发情况时会有很多人手足无措,另外,还有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职场中的循规蹈矩,不再有任何创新意识。
在此,我将从“到底该如何思考”这一基本问题开始,由浅入深,向大家介绍在日常工作中合理运用思考技能的方法。简单地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熟练地掌握了一些思考技能之后,会发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呢?
在工作中,熟练掌握思考技能就可以实现以下三点(见图1)。
图1 当你掌握了思考技能之后
第一,可以与客户、领导、同事、下属展开有关生产活动方面的讨论,并清楚地理解讨论的核心内容。要知道,有很多人都不善于讨论。他们有时很想和顾客或者领导理论一番,却往往力不从心;或者心里明明觉得哪里不对劲,觉得有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好,却又没有办法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又或者明知道错在哪儿了,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更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结果就是脑子里一边想着有问题,一边又只能接受眼前的现实。当我们听出对方讲话中的问题时,如果可以弄清楚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并且能够向对方说清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不会出现明知有问题却又只能默默接受的情况了。
第二,可以向下属简明且准确地传达任务。想要提高下属的工作效率,在下达任务的时候就必须清晰明确而不是模棱两可。因此,用符合逻辑的语言告诉他们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是非常必要的。下属会根据任务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当他们把成果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需要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一定的评价。一般情况下,我们也许会指出他们在文档归纳、企划书起草等工作上的不足,有时也会对他们经常犯的错误进行指正,但我们往往无法说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犯错。即使有时候会告诉他们该如何改正,却又不能准确地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改。如果一直无法向他们解释清楚为什么会犯错、为什么这么做就能弥补等问题,下次他们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对于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为一种领导的不称职行为。
第三,可以高效地向对方传递企划方案和报告内容。事实上,有很多人都不擅长做报告,也有些人在做报告时看似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做出的方案却十分空洞且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听过很多IT开发商负责人做的报告。很多时候,我听着听着就忍不住想问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虽然他们也会给我一些解释,但我经常觉得大部分人都在答非所问,给出一些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如果他们能掌握一些基本思考技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我们为什么要做报告?目的就是为了调动我们的听众。简单来说,其实报告这个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报告做完以后能够让听众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因此,在做报告时,我们要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来调动听众的积极性。
“思考难民”的特征
为什么说有些人不能认真思考呢?因为有些人是属于条件反射型的,这类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说话之前不经过大脑思考,而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即兴的、无计划、无预设”。所谓“无预设”,是编程过程中典型的反面教材,也就是还没有完全设计好方案就让程序先运行起来。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类人称为行动派,无论是什么样的任务,先干再说。这种行为看起来好像是一种高效的处理方法,但实际上却十分影响工作效率。很明显,这样的工作方式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返工(见图2)。
图2 思考难民的特征1(条件反射型)
做项目也是一样,有些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干着再说,这是不可取的。当然,在执行计划时会遇到一些意外,此时抛开原计划进行尝试性的探索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实的品质永远不会超越当初的设计。”打个比方,我们想要建造一栋房子,就必须要有设计图,要把想法和设计落实在一张有形的图纸上。我想没有人会在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就着手建造房屋吧。一旦开始施工,房屋的质量就完全取决于当初的设计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最初的设计图就比较差劲的话,最后建造出来的房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现实的品质永远不会超越当初的设计。说完了房子,我们再回到项目上来,那么项目设计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项目设计就是做一份计划书。没有一份好的计划书,项目是很难顺利推进的。
比如,大家要策划一场活动,就必须要准备好一份运营计划书。或许你的活动会得到很多人的响应,又或许会场的气氛会异常热烈,但是,这场活动的最终效果肯定不会好于你当初计划的样子。也就是说,你所举办的活动的品质是在活动开始之前就已经被确定好了的。
“思考难民”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做事没有任何的应变能力。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如果你什么都不告诉他,他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有些人会觉得“领导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还有些人甚至会觉得自己都按照领导说的去做了,因此应该得到表扬。更有甚者,他们明明已经意识到了计划无法顺利进行并且需要做出调整,或者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了计划的缺陷,可还是会按照原计划继续推进。总而言之,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也不想搞清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而只是执行命令或完成任务。这也是思考难民的一个最明显特点。
思考难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只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打算开一家小餐馆,我们就会遇到如何更快地出菜、如何提供微笑服务、如何合理布置桌椅、如何保持店铺整洁等一系列问题。一般我们把这称为QSC[商品质量(Quality)、服务质量(Service)、清洁状况(Cleanli-ness)]。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的真实世界。
但在真正的经营过程中,我们只关注可见的部分是远远不够的,还得留心许多表面上看不见的问题。例如,我们还要考虑怎样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可,该向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怎么做才能和竞争对手形成鲜明的差异化优势,怎样向顾客展示自己的特点和长处等(见图3)。
图3 思考难民的特征2(善于做具体的工作,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在商业领域中,既存在一个我们看得见的世界,同时也存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换句话说,既有一个具象的世界,又有一个抽象的世界。而思考难民就比较适合具象的世界,因为在这个世界里,直接用眼睛就能看得到。然而,他们对于无形的抽象世界就显得有点手足无措了。我们常说战术是看得见的,但是战略是看不见的。平时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工作,可以看到他们的行为,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动作,但他们在工作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思考难民只会把目光聚焦在具象的有形世界里,而不会关注抽象的无形世界。他们的观点就是与其苦苦思考,不如先行动起来,与动脑子相比他们更喜欢动手。其实这样的人有很多,在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他们就会动手把眼前能做的事情先做完,也不管结果会是什么。
但是,在商业领域有很多重要的事都是无法用眼睛直接看见的,如行政管理、数据分析、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商业价值等。此外,还有战略、企划、目标、提案、服务、营销、项目等各式各样的工作都在等着我们去完成。最重要的是,这些都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直接看到的无形的工作。它们是真实存在的,却又看不见摸不着。其实,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形世界或抽象世界(见图4)。
图4 商业领域中的思考对象
我们通常把脑力劳动者称为“白领”。我估计我的读者当中有很多人都是白领。白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用大脑去思考的,而他们所要思考的对象多数是无形的。换言之,处理无形事物的能力就是一个人的思考能力,但没有哪一本说明书可以直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思考,就更别指望在公司里习得这种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