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赤子之秀

如果没有记错,在我的几十位同班同学里面,李子秀是第一个远行西去的人。当年有知情的同学告诉我,他得的是肝病,因门脉高压导致动脉破裂,血喷出来没有止住。血能够像呕吐一样,从身体里面喷射出来,这病症把我吓住了。在我眼里,死亡比它本身的分量要沉重得多。那是1988年,我儿子出生的年份,我还年轻。

子秀没有儿子,但是有婚姻——有过婚姻。只是,他逝去的时候,已是单身,是孤独的一个人。他是海军战士,他的妻子是陆军战士。我见过他们的结婚照,照片上的女人清秀温婉,头微微向他倾斜。我一直不明白,这看似美满的婚姻为什么会在他病重期间陡然破碎,碎得像尘埃一样无影无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发生;只知道死前清醒的某一刻,如果他还是爱着她的话,他的那颗心必定是破碎了。

子顺君保留着哥哥的日记和信件,它们给出了答案。他果然是爱她的,一直爱到了死。没有指责,没有自怨自艾,甚至没有一丝抱怨。有担忧,却是为对方担忧;有设想,竟然是设想自己还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哪怕对人家有一点儿益处也好。在没有看到这些文字之前,我想不到子秀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善意和从容,以及他近乎无休止的自我反省,超出了我对他的理解。我们小学同班,中学同班,当兵同在一个中队,我自以为了解他,谁知他却是如此陌生的一个人啊!

我相信读者读到这些遗世的文字,也会确认他是一个陌生的人、一个奇怪的人、一个在当下的世界里见不到的人——一个无比珍贵无比纯真的人。他是一个另类,过去如此,而今依旧如此。我的证据,都在这部淳朴而奇异的书里面。读者的答案或许各有不同,也都藏在这部书里面,你们必定会一一找到它们。如果大家存有相近的善意,我相信隐隐的共鸣会从这些朴素的文字中荡漾开来,传得很久很久,并传到很远的地方去。

李子秀的爱,不仅仅给了他身边的人。他爱国家,爱军队,爱工作,爱读书,爱一起跋涉的同路人,爱那些偶遇的弱小且需要扶助的人……他在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反省之中,将自己的凡身修炼到了近乎圣洁的境界。这一切都意味着什么呢?我有理由相信,在某些当代人眼里,他的思想轨迹及描述这一轨迹的文字,都展示着一种高贵的神秘感。在共和国平民思想史的篇章里面,这个平凡的战士用平凡的笔触,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由此而言,早逝的子秀无疑是不朽的了。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和子秀在寄宿小学读书。周末放假离校前,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我和他会大打出手。不是真的打架,而是练习摔跤。彼此毫无章法,你来我往,摔倒之后还不撒手,在地板上滚来滚去。为什么我们要呆头呆脑地做这种蠢事?我想不起来了。莫非是男人竞争的欲望本能地发作了吗?我不知道。总之,直到有一回,我们的衣服滚得太脏,我们挨了家长的骂,此事才罢手。后来,我就不怎么理他了。

敢问远在天堂的子秀,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爱搭理你了吗?

让我现在告诉你吧——因为你这个“混球”竟然当了中队长,让我这个混球感到非常失落、非常孤单。我认为,我是嫉妒你了。你认为呢?你一直非常优秀。所以别怪我,鄙人大约一直都在嫉妒你,且是有着极其充分的理由的。

借着你的文字面世的机会,我用以上这些零星的文字向你道歉。你的脚步太匆忙了,我与你的亲人和战友仍踟蹰在路上,我们把永恒的怀念和赞美的呼声传递给你,希望远在前方的你能听到,并为此而欣慰。


2021年3月11日午后[1]

[1] 刘恒,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