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4 行政问效、优化机制

1. 背景原因

在跨部门协作过程中,一件事情的处置会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串并协作,只要其中某个部门未能及时完成任务,整件事情便不能高效流转。过往通常需要定期召开现场调度会,相关部门逐一汇报工作进展,经过分析后才能发现整件事情的堵点在哪个部门。由于召开现场调度涉及部门领导多、协调时间难度大、频次也不能太高,因此,对于跨部门协作事件的问效代价大、时效性不强。

此外,如何对一个部门长期以来的工作效率进行评判,缺少有效数据支撑的指标和自动监督体系。相对于税收、产值、GDP、社保缴纳人数、查处非法经营企业数量等结果型指标,工作效率更加偏向于过程性指标,不容易判定和监督,但也同样重要。

例如,在执行疫情防控的重点人员转运任务时,平均每项任务的处理时间关乎危险发生的概率,处置越慢,隐患越大,风险越高。对于非法倾倒渣土垃圾的渣土车的执法效率关乎城市环境的安危,查处效率越低,被倾倒的渣土垃圾可能越多,对城市环境和人们生活的危害越大。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效率不一样,更是直接关乎城市的营商环境和企业的发展空间。

最后,过去制定的一些事件处置规则,随着信息化手段和各种智能工具的涌现,处置效率不断提升,规则本身可能存在优化空间。如果仍然沿用之前的规则,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未能发挥各种信息化建设带来的红利。但到底哪些规则可以被优化,优化到什么程度,在没有行政问效模块之前缺乏数据的支撑和自动判别的手段。

13. 功能形态
  • 事件堵点问效:通过联动指挥模块派发的任务工单,可以查看每项任务在各个环节的责任部门、规定执行时间、交接产物和实际完成时间。因此,利用一网统管的系统,可以随时查看事件流转到哪个部门,其间各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相应的处置。
  • 部门效率评估:利用联动指挥系统中沉淀的数据,行政问效模块通过对一个部门一段时间(如半年)内处理的多项事件数据的累计分析,可以自动计算出该部门的办结率、提前率、拖延率等关键性指标,为评估该部门的工作效率给出有实际数据支撑的评判标准。
  • 长期机制优化:通过利用多个部门长时间对一类事件的办理数据的分析,行政问效模块可以发掘存在优化空间的事件类型,并计算出合理的事件处置期限。

例如,之前某类事情的规定处理时限是5天,但根据过去一年的办事记录来看,所有部门都在2天内完成了对该类事件的处置,过去制定的5天期限已经不再符合当下政府的工作效率。此时,可以考虑把该事件规定的处置时间从5天优化为3天。之后可以再持续关注和优化迭代。

3. 价值意义

行政问效模块可以在单件跨部门合作事件上及时发掘堵点,找到责任部门,让事件得以高效流转、及时处置。行政问效模块可以为一个部门过往的工作自动生成有数据支撑的过程指标,自动、合理地评估部门的工作效率,更大程度地降低城市的安全隐患,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行政问效模块可以自动发掘存在优化空间的事件类型,并给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帮助政府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改进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最终提升整座城市的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