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十个真相改变你的育儿方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超越奖惩

20世纪初期,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奥地利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提出假设:人格障碍、犯罪行为、高离婚率等成人时期的痛苦可以直接追溯到童年经历。

他的理论是,孩子的情感需求——他们对接纳、尊重和认为自己很重要的需求——与生理需求一样重要,但却时常被父母的纵容和惩罚所削弱。他说,当孩子们哭闹、攻击、退缩、拒绝合作、违反规则或参与权力斗争时,他们并不是在试图挑衅、自私自利或没有教养,只是他们合理的情感需求被忽视了。由于不够成熟,不会说话,或缺乏有效沟通的技能,他们诉诸自己所拥有的最有效的沟通模式,通过一些“行为”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阿德勒表示,父母要做的不是对孩子行为本身作出反应,而是对行为背后的需求和感受作出反应。

阿德勒的学说影响深远,有一整个心理学分支都以此命名——阿德勒派,而他的学生鲁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将阿德勒的学说发扬光大。德瑞克斯是一名精神病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启发了全球数百个育儿教育项目。德瑞克斯对阿德勒的研究进行了扩展,开发了一整套技巧体系,使父母能够遵循阿德勒的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德瑞克斯成为首批放下惩罚和奖励的权威之一,德瑞克斯认为惩罚——或被人们今天委婉称为的“后果”——和奖励都是无效的、不尊重孩子的,而且对亲子关系造成了严重损害。

惩罚:针对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而施加的处罚,通常是为了改变其将来的行为。常见的惩罚包括让孩子暂停活动、取消特权、没收玩具、停掉零花钱、强加额外的家务、威胁、羞辱、吼叫、严厉管教和打屁股。

奖励:为了强化父母对孩子表现出的期望行为而给予的奖励。常见的奖励包括贴纸、零食、玩具、额外的看电视时间、郊游、表扬和特殊待遇。

德瑞克斯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太可能促进合作,或给孩子带来健康的心理,因为这两种方式都建立在一种轻视儿童情感需求的控制体系上。他说,惩罚——尤其是完全集中在孩子外在行为上的惩罚——非但不能,而且抑制了信息传递。结果,往往孩子们比以前更加沮丧。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德瑞克斯写道,“与正确对待他人的方法一样。”潜台词是:如果你不惩罚你的朋友,那么也不要惩罚你的孩子。

这样的观点当时独树一帜。但阿德勒和德瑞克斯所拥护的核心论点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20世纪,无数的研究,以及通过现代技术收集的科学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儿童未得到满足的情感需求与短期行为挑战及长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

在诸多育儿策略中,惩罚和奖励是非常普遍的两种方法。事实证明,它们与孩子的需求背道而驰,导致孩子表现更差,更不愿意合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更糟糕”的行为会导致父母更频繁、强烈地采用无效的策略,他们相信问题出在孩子身上,而实际上问题出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这种恶性循环可能会破坏父母的希望、梦想和目标,与此同时,另一种育儿方式——一种承诺让疲惫不堪的父母得到喘息,让孩子拥有更光明未来的育儿方式——呼之欲出。

被忽略的事实

当泰、琳达和我初为人父母时,从未听说过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或鲁道夫·德瑞克斯,也没读过本书中接下来出现的那些卓越育儿作家或专家的作品,譬如多萝西·沃尔特·巴鲁克(Dorothy Walter Baruch)、多萝西·考克勒·布里格斯(Dorothy Corkille Briggs)、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或丹尼尔·J. 西格尔(Daniel J. Siegel)。即使读过一些,也很容易忽略大局:世界上大多数最负盛名的专家对养育孩子并没有独特清晰的观点。事实上,除了少数例外,他们几乎都信奉同样的观点——即使视角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自己既然身为父母,就有资格做父母,却没有想到,有时候凭直觉行事可能就像跟着不准的罗盘行动,没有意识到在成为优秀的父母之前,还有很多内容要好好学习。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包括伟大的罗杰斯先生在内的这些老师与专家,都有着相同的哲学思想。他们贡献了原创研究,并根据自己独特的专业知识扩展了主题。他们都支持同一种抚养孩子的“方式”——我们称之为“以心为本”的方式。

金发姑娘原则1和3种育儿方式

大多数儿童成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主要有3种育儿方式:一是家长为孩子设定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并给予很低的情感支持控制;二是父母设置低期望值,并提供很高却不健康的情感支持纵容;三是父母设定合理的高期望,并提供较高的、健康的情感支持以心为本

虽然这3种育儿方式有诸多显著差异——我们将在下一章更深入地探讨每一种——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只有以心为本的育儿方式能够以“双赢”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其他两种模式中,总有一方的声音盖过了另一方。

所谓“双赢”,是指父母和孩子达成合作协议,让双方都感到高兴。这并不等同于妥协,因为在妥协中,每一方都做出让步或放弃了一些东西,未必每个人都感到高兴。要达成双赢,需要更长时间,但这是非常值得付出努力的。

我们来举个例子,一位父亲叫儿子把垃圾拿出去,而正在看电视的儿子说:“不去!”

在控制型亲子关系中,父亲会说:“现在就去,否则我就不带你去踢球。”迫使孩子把垃圾带出去,孩子从了孩子失败,父亲胜利

在纵容型亲子关系中,父亲会说:“天啊,好吧。”然后自己把垃圾扔出去,孩子继续看电视孩子胜利,父亲失败

在以心为本型亲子关系中,爸爸停顿了一下,深呼吸几口,等到电视广告时间,说:“看来你不喜欢我在你看电视的时候让你倒垃圾,可能这会儿你不想倒,你什么时候想倒垃圾?”经过短暂的反复讨论,孩子同意看完电视后马上把垃圾倒出去孩子赢了,因为他可以继续看电视;爸爸赢了,因为儿子把垃圾拿出去了

对一些人而言,第3种情况肯定看起来像痴人说梦,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在哈特菲尔德以心为本的育儿课程中,家长们经常提出两种观点。首先,有时贿赂、奖励、威胁和惩罚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去做需要做的事情。其次,允许孩子拒绝我们的要求和需求。我们越不那么“践踏”孩子的感受,作为父母的效率就越低。

这两种观点都可以理解。我们许多人从小就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有效的育儿手段要求我们时不时地凌驾于孩子之上,孩子对我们的尊重取决于我们保持优势的能力。

但当我们有勇气摒弃这种迷思,接受不同的观点时,会发生什么呢?当我们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只取决于彼此之间的关系时,会发生什么?压制孩子,关系就会受损。像和值得信赖的同事一起工作一样,和孩子一起,亲子关系就会健康发展。

这种双赢的方式构成了“以心为本”的育儿模式基础。在这种模式下,父母受到尊重,孩子也受到尊重,双方就一些限制达成了共识,且考虑到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并将其置于优先地位。

在课堂上,泰和琳达发现,那些最初认为以心为本式育儿不现实甚至不喜欢这种方式的家长,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无逻辑和根据,而是源于恐惧。一旦敞开心扉,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了解孩子。他们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策略能给他们带来如此持久的成功,并为自己在某些领域的天赋而喜不自胜。与此同时,他们会看到哪里还有改进的空间,以及为什么有些策略总是让事情变得更糟。

通过展示这一宏大图景,我们希望向你们展示,为人父母不必是一场猜谜游戏,不必是一场混战,也不必是通往不确定未来的疲惫之旅。

教养孩子需要吐故纳新

客观地说,在阿德勒和德瑞克斯之前的时代,人们对不同育儿模式如何影响孩子知之甚少,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

如今,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两种旧育儿模式——控制型和纵容型——都对孩子有害,并会导致消极行为。父母对待孩子要有同理心,而不是强迫、操纵或恐吓他们。我们知道,相互尊重的沟通和合理的期望是幸福家庭的标志。我们知道,否认孩子的情感需求,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我们知道,一个孩子,无论是6岁还是16岁,他与父母的关系质量,都是抵御外部世界残酷现实的护盾。而持续使用惩罚会损害亲子关系,损害孩子的自尊。

1965年,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在其重要著作《亲子之间》中直言不讳地说:“惩罚已经过时了。”诚然,我们今天在抚养孩子方面拥有的丰富知识是惊人的,也是令人鼓舞的。过去,父母只是简单地模仿他们父母所做的事情或者来个180度转弯,做他们父母没做的事情,但如今情况有所不同,或者说可以有所不同。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我们询问了世界上最杰出的神经学家之一丹尼尔·西格尔博士,人类是否终于把养育孩子归结为一门科学。“哦,是的,”西格尔回答,“肯定。”

育儿的最好解决方案

通常,当人们听到不使用惩罚手段养育孩子时,就会说:“好吧,但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提得不错,我们有答案——实际上有很多答案。最重要的是,以心为本的教育非常实用。我们并非向你提供模糊的信息,并期望你能神奇地将其应用到每天早上厨房里发生的事情上,事实恰恰相反。

改变育儿方案流程,我会在第三章中说到,这是个公式——一个由14个问题组成的问询,旨在引导你在不使用惩罚、威胁、奖励或贿赂的情况下,对有挑战性的行为作出反应,或者无需屈服于孩子的每一个突发奇想。设计改变育儿方案流程的初衷是让你了解是什么导致孩子做出具有挑战性的行为,这样你就可以在处理每个问题时找出最佳工具。

说实话,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案。有时孩子处于这样的年龄或成长阶段,必然会做出这种行为;有时孩子的天性气质是罪魁祸首。并非孩子所有恼人的行为都需要避免或“纠正”,但这并不意味着管教过程就不那么重要。

7岁以下的孩子会发脾气,不好好睡觉,兄弟姐妹间会拌嘴,孩子们会激怒你。但恐吓、羞辱或惩罚孩子只会让他们更频繁地发脾气,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越发激怒你。

最好的解决方案在于保持平静,把怒吼声转变成海浪的波涛声,确信这一阶段终将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识别哪些是“典型的”行为,无需劳心劳力,哪些是需要干预的危险信号。最棒的是这一点:我们提供的每一个工具都保证能做到这6项重要的事情:

1. 加强与孩子的关系;

2. 保护孩子的自尊;

3. 减少亲子冲突的次数,削弱其严重程度;

4. 防止突然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5. 让孩子做好迎接生活挑战的准备;

6. 让父母对自己的育儿方式有信心,并保持一致。

关于育儿的10个真相

请不要误解我们。在你所在的国家和文化里,在家庭里,成为对孩子而言很棒的父母有多种形式。你对儿女的限制和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经验、价值观和环境决定的,适合其他家庭的可能未必适合你。尽管存在这些差异,尽管我们成为伟大父母的方式千差万别,但关于孩子行为存在某些真相——这些真理同样适用于所有孩子,无论他们的文化、种族、宗教、环境或经历怎么样。

这些真理中的每一条都非常重要,正如你将看到的,以心为本的父母是少数几个既承认这些真理又尊重这些真理的榜样之一。

1. 所有孩子都有情感需求;

2. 面对压力,所有孩子天生就有神经性反应;

3. 所有孩子都必须表达情感;

4. 所有孩子都会经历成长阶段;

5. 所有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天性气质;

6. 所有孩子都模仿他们的主要照顾者;

7. 所有孩子都需要机会来自己解决问题;

8. 所有孩子都需要尊重个人界限的照顾者;

9. 所有孩子都需要有与年龄相适应的限制;

10. 当需求未被满足时,所有孩子都要经历4重挫折。

惩罚是否真的有用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在抚养孩子时都会使用某种惩罚。43%的父母经常拿走遥控器或手机,剥夺孩子看电视或打电话的特权;22%的父母经常提高嗓门或大喊大叫;当孩子不满6岁时,41%的父母会强制给孩子限定时间。

原因有很多。一些人认为这些策略十分必要“孩子们需要引导,管得严格一些”;有些人除了惩罚,不知道还该做什么“好吧,我得做点什么,该死的”;有些人自己就是受着惩罚长大的“我有时会被打,但最后过得还不错”;还有人受朋友和家人包括作家和博客作者的影响,他们发誓,对“不当行为”绝不宽恕,帮助孩子成为今天的伟人。简言之,正如案例中所言:惩罚可能不是理想的手段,但也没啥害处,而且确实有效。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些并不正确。

是的,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对其行为加以限制,这些限制必须被遵守,但惩罚并不等同于限制。惩罚会干扰和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使他们测试、反对、违反我们设定的限制。是的,没错,确实有些孩子经历了童年不断的惩罚或暗示的惩罚后会变得“很好”甚至“很伟大”,但这是因为这些孩子自己做得好,而与父母的行为无关。有些孩子天生比其他孩子适应力更强,不容易受到负面影响;有些孩子气质更适合他们父母的个性,使他们不太可能招致父母的反对或“需要”用威胁来激励他们。所有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父母惩罚的影响,从外部看“很好”的东西,从里面看可能并不“很好”。

而且,与普遍的看法相反,惩罚永远不会起作用——无论如何,不会以真正重要的方式起作用。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实现目标”算不上成功。毕竟,让孩子暂时服从不意味着他会变得更好,或者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恰恰相反。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已经证明,父母“严格”或“严厉”的孩子更容易小小年纪与父母情感疏远,对同伴群体产生畸形依恋,从事高风险活动,更倾向于取悦同伴而非家长。

幸运的是,对我们所有人来说,惩罚并非教育孩子唯一有效的方法。贯穿全书的以心为本的育儿方法也很有效。区别在于,以心为本的工具对父母和孩子都有效,无论是长期来看还是当下而言。换句话说,它们不仅起到了惩罚的作用,效果甚至更好。

以心为本的新育儿模型

“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或一套思想。日历系统是一个范式,沿路右侧开车也是,我们都按照无数种范式来运作,但其中大多数范式与其说是我们自己选的,不如说是别人为我们选的,基于别人教给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然而,知识可以引导我们改变范式。这些转变不一定是痛苦的从美国搬到英国的人很快就学会了如何沿道路左侧开车。但它们必须有意为之,范式本身不会改变。

本书介绍的所有工具和技巧包括:

1. 显示双赢合作;

2. 加强与孩子的关系;

3. 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孩子。

以不愿待在床上的孩子为例,拿走他的毯子是否意味着合作共赢?不是的,这满足了孩子的日程安排,压制了孩子的意愿。是否增进了亲子关系?没有,这让双方都对对方也可能对自己感觉更糟。如果父母难以入睡,会希望自己被孩子以这种方式对待吗?当然不会。

就此,你就可以判断这是旧范式。

所以,对于拒绝睡觉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以心为本的父母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简言之:视情况而定。这取决于很多只有父母知道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速战速决、“一刀切”的战术往往无效。在决定答案前,我们必须先看到全局。

本书就是全局。

新育儿范式会比旧育儿范式难吗?也许,这需要更多的思考、反思和个人克制。但从长远来看,答案绝对是否定的。未来你会看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前期在以心为本式育儿的所有投入中都会有回报,此外,在众人都以为会很艰难度过的青春期,其实也能轻松度过。可能这些现在看起来很不现实,但这很快就会成为过去时。

在这本书的最后,我们不仅希望你们采用这种富有意义且合适的全新育儿模式,而且希望你们已经开始享受其中的好处。


1 迷路了的金发姑娘未经允许就进入了熊的房子,她尝了三只碗里的粥,试了三把椅子,又在三张床上躺了躺,最后决定小碗里的粥最可口,小椅子坐着最舒服,小床上躺着最惬意,因为那是最适合她的,不大不小刚刚好。金发姑娘选择事物的原则就叫Goldilocks principle(金发姑娘原则)。“金发姑娘原则”指出,凡事都必须有度,而不能超越极限。按照这一原则行事产生的效应就称为“金发姑娘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