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中国哲学·让天下人都相爱:墨子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非攻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

在第二堂课一开始的时候,史老师就问:“你们上次回去后,有没有看《墨攻》这部电影?”

学敏说:“看了。”

明哲说:“我是跟爸爸一起看的,爸爸还说挺有意思的。”

史老师说:“这部影片拍得的确用心,但是跟史实还是有出入的。例如,梁城的地理位置比较像是当时的中山国,不像历史上真正的梁国,而墨家帮人守城一向讲求集体行动,革离那样的单独行动,值得怀疑。还有,电影取名《墨攻》,容易让人误会总是处于防守状态的墨家是有攻战策略的,叫作《墨守》或许好些。”

明哲问:“老师,你说墨家帮人守城一向讲求集体行动,那么墨家是个有组织的团体吗?我看到有人称墨家是中国最早的‘黑社会’,难不成墨家是个帮派?”

史老师笑了起来,说:“黑社会?难道是因为墨家门徒都被太阳晒得黑黑的,所以才叫他们‘黑社会’吗?”

接着,史老师向明哲详细解释:“墨家的确是有组织的,而且很严密。墨子就是墨家组织的第一代领袖。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相夫氏和邓陵氏三派,依然采取领袖领导的制度,称领袖为‘巨子’。巨子的继任是由前代巨子指定的。墨家门徒绝对服从巨子,就像《庄子》一书所说的,墨家门徒把巨子当作圣人,甘愿为他赴死。尽管墨家有组织,但是我们也不能称墨家是‘黑社会’或‘帮派’。墨家这帮人组成团体,劳苦奔波,谋的是天下的公利,哪是后来的‘黑社会’或是‘帮派’所能够相比的?”

学敏这时提出一个问题:“老师,电影中有个女将军,名叫逸悦,她爱上了革离。面对逸悦的爱慕,革离起先不接受,但最后还是接受了。墨家主张的‘兼爱’,对男女之情会保持距离吗?”

史老师说:“墨家的‘兼爱’会排斥男女之情吗?这倒是没听过。不过我敢肯定的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墨家门徒会牺牲自己的儿女私情。”

学敏又提出一个问题,说:“在电影中,革离和梁城少主有过一番对话。革离说要是赵国被围,向他求救,他一样会去救。可是他刚在梁城打败了赵军。这个要救,那个也要救,墨家门徒何必这么累呢?他们对于战争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

史老师对学敏说:“这个问题关系到墨家所主张的‘非攻’的内涵,我接下来说一说吧。”

所谓的“非攻”是指不要去攻打别人。但“非”这个字也有否定的意思,按照这个意思来解释,墨子是不是否定一切对别人的攻打呢?其实不是。对墨子来说,战争也分该打或不该打。

墨子当然清楚战争的危害。他曾经从利益的角度,计算过一个国家派军出征所带来的损失——

在春天出征,会荒废人民的耕作、种植;在秋天出征,会耽误人民的收获、储藏。只要毁掉一个季节的农事,那么就会有不计其数的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

再试着算一下军队的开销,如竹箭、旌旗、帐幕、盔甲、盾牌、马铃等,发出去而用坏、腐烂,再也收不回来的,多得数不清。

还有矛、戟、戈、剑、战车等,随着部队征战而被破坏,再也收不回来的,多得数不清。

牛马养得肥壮,交给了部队,回来时却个个瘦巴巴的,而死在外头回不来的牛马,数都数不清。

人民迁往他乡,因为路途遥远,粮食接济不上,很多人饿死途中。

百姓不得安居,日夜奔波,风餐露宿,因此很多人病死在路上。

阵亡的士兵不可胜数;全军覆没的,不可胜数;这么一来,神丧失他的主祭者而鬼丧失他的后裔的,也不可胜数。

墨子的这段话,真实地描绘了战争的可怕。战争劳民伤财,从经济和民生的观点来看,怎么算也算不出它的好处。

然而,为什么偏偏有人喜欢发动战争呢?那是因为有些人贪图胜利的名声,以及因战争而得到的利益——从别国夺得城池,占得土地。

墨子对这些人说:“想想你胜利的名声,无处可用;看看你所得到的,反而不如失去的多。”

墨子认为以百姓的性命和国家的财政困难为代价,去争夺一座无谓的城池,这是一种“不义”的行为,根本不是一个国君的治国之道。

今天有人做错了一件小事,大家都知道要责备他;至于做错了一件大事,如去攻打别的国家,大家却不知道要责备他,相反还跟着称赞起来,说这么做是合乎道义的。像这样的情况,能说是辨明了“义”和“不义”吗?

当时,有很爱打仗的君主听了墨子类似的话,提出质问:“你认为攻打别人,不义且不利,是吧?那么过去大禹出征有苗氏,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这些人后来都被奉为圣王,又是什么缘故呢?”

墨子答复:“你没弄清楚我所说的战争类别,才不晓得其中的缘故。像这样的战争就不是‘攻’,而是‘诛’。”诛,就是诛杀、诛灭。在先秦,人们使用这个字,多意指处死有罪的人,即使被处死的是个国君,那也算“诛”,就像孟子说过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意思是:只听说诛杀了叫纣的一个人,没有听闻弑君谋反之事。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完全了解,原来墨子反对的是如同到别人家里去偷去抢东西的侵略战争,却不反对因惩罚有罪之人而进行的“诛伐”。在墨子看来,像有苗氏、夏桀、商纣这些人,多行不义,理当受到惩罚。不消灭他们,那才叫没天理。

墨家就是这样区别该打和不该打的战争的。

为了阻止不该打的侵略战争,尤其是抵抗以大对小、以强对弱的欺凌,墨家的徒众总是帮危急的国家防守被攻打的城池,即使为此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在这方面,墨子留下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那就是“止楚伐宋”。这个故事记载在《墨子·公输》中。

云梯

古代的云梯是战争时攻城的武器,传说是公输般为楚王发明的,可以让士兵迅速登上城墙,进入城内。云梯的梯身可以上下调节,攻城时架在城墙的壁上,方便士兵攀爬。

云梯还有侦察敌情的功用,进攻者爬到上面可以观察敌方的动向和城内的兵力布置,以此制定适当的攻城策略。

云梯的结构巨大而复杂,使用起来费时费力,不适合速战速决,要搭配其他攻城武器一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