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迈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对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的基础,我国市场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发育到成熟、从封闭到开放的一系列历史转变,日臻成熟和规范,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体系健全与否决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关系发展质量优劣。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立和健全高标准的现代市场体系,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极为重大。本书即是对新时代如何高标准建设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应。

本书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基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背景,探讨中国特色现代市场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分析框架,梳理我国市场体系研究路径和发展阶段,分析建设和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的重大意义,厘清现代市场体系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剖析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短板与体制根源,展望新时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及重大任务和配套改革举措。

本书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018年度重点课题“建设和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力争在理论框架、定量分析、问题溯源、关键举措等方面有所创新。全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篇,展现了理论和分析框架及主要观点;第二部分是专题篇,分别从理论体系、市场主体、要素市场、定量评估、运行机制和制度基础等层面展开研究;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篇,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概念、建设历程和经验、主要做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策五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专题篇和文献综述篇对总论篇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全书研究框架由刘泉红研究员设计,各章撰写者分别为:第一章是刘泉红,第二章是曾铮,第三章是王磊、梁俊,第四章是梁俊、周适,第五章是刘志成,第六章是臧跃茹、郭丽岩,第七章是曾铮,第八章是刘志成、王丹和周适。本书撰写过程中多次得到白和金、林兆木、徐善长、马晓河、王昌林、吴晓华、毕吉耀、叶辅靖、黄汉权、高国力、肖金成、王仲颖、黄群慧、付文飙、戚聿东等领导和专家的悉心指导,在此特表示诚挚的谢意!

尽管课题组为本书的撰写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由于研究时间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本书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够深入和不够全面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我们将就本书涉及的主题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力图为我国建设和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研究支撑。

课题组长:刘泉红

202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