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常用法规掌中宝:刑法、刑事诉讼法(下册)(2021—202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2010年9月13日 法发〔2010〕35号)

为进一步规范量刑活动,促进量刑公开和公正,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刑事司法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第一条 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应当保障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第二条 侦查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情节轻重以及其他与量刑有关的各种证据。

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对于量刑证据材料的移送,依照有关规定进行。

第三条 对于公诉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量刑建议。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具有一定的幅度。

人民检察院提出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制作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在公诉意见书中提出量刑建议。对于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出席法庭的简易程序案件,应当制作量刑建议书,与起诉书一并移送人民法院。

量刑建议书中一般应当载明人民检察院建议对被告人处以刑罚的种类、刑罚幅度、刑罚执行方式及其理由和依据。

第四条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提出量刑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以量刑建议书方式提出量刑建议的,人民法院在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将量刑建议书一并送达被告人。

第六条 对于公诉案件,特别是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量刑建议有争议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七条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确定被告人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没有异议,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可以直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

第八条 对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被告人认罪案件,在确认被告人了解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自愿认罪且知悉认罪的法律后果后,法庭审理主要围绕量刑和其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

第九条 对于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做无罪辩护的案件,在法庭调查阶段,应当查明有关的量刑事实。在法庭辩论阶段,审判人员引导控辩双方先辩论定罪问题。在定罪辩论结束后,审判人员告知控辩双方可以围绕量刑问题进行辩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第十条 在法庭调查过程中,人民法院应当查明对被告人适用特定法定刑幅度以及其他从重、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或者酌定量刑情节。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侦查机关或者辩护人委托有关方面制作涉及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应当在法庭上宣读,并接受质证。

第十二条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审判人员对量刑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也可以要求人民检察院补充调查核实。人民检察院应当补充调查核实有关证据,必要时可以要求侦查机关提供协助。

第十三条 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取在侦查、审查起诉中收集的量刑证据材料,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的,应当依法调取。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调取有关量刑证据材料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量刑辩论活动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一)公诉人、自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建议或意见;

(二)被害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表量刑意见;

(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进行答辩并发表量刑意见。

第十五条 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出现新的量刑事实,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待事实查清后继续法庭辩论。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判文书中应当说明量刑理由。量刑理由主要包括:

(一)已经查明的量刑事实及其对量刑的作用;

(二)是否采纳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发表的量刑建议、意见的理由;

(三)人民法院量刑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第十七条 对于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的量刑活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意见进行。

对于不开庭审理的二审、再审案件,审判人员在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时,应当注意审查量刑事实和证据。

第十八条 本意见自2010年10月1日起试行。


[1] 条文主旨为编者所加,下同。

[2] 参考答案 A

[3] 参考答案 C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5] 参考答案 AB

[6] 参考答案 ABC

[7] 参考答案 A

[8] 参考答案 C

[9] 参考答案 A

[10] 参考答案 BD

[11]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12] 参考答案 ABCD

[13] 参考答案 A

[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15] 参考答案 C

[16] 参考答案 BC

[17] 参考答案 BC

[18] 参考答案 ABCD

[19] 参考答案 B

[20] 参考答案 D

[21] 参考答案 A

[22] 参考答案 ABCD

[23] 参考答案 C

[24] 参考答案 C

[25] 参考答案 A

[26] 参考答案 D

[27] 参考答案 B

[28] 参考答案 BD

[29] 参考答案 BC

[30] 参考答案 C

[31] 参考答案 D

[32] 参考答案 D

[33] 参考答案 D

[34] 参考答案 D

[35] 参考答案 D

[36] 参考答案 B

[37] 参考答案 AD

[38] 参考答案 ①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前及时将申请书及相关线索、材料的复制件送交人民检察院;②人民法院经审查,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有疑问的,应当召开庭前会议就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人民检察院可以通过出示有关证据材料等方式,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加以说明;③庭审对非法证据的调查,可以在当事人及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申请后进行,也可以在法庭调查结束前一并进行;④调查程序主要是由公诉人出示、宣读、播放有关证据材料,提请法庭通知有关侦查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出庭说明情况,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⑤人民法院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后,应当将调查结论告知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39] 参考答案 BC

[40] 参考答案 D

[41] 参考答案 ABD

[42] 参考答案 D

[43] 参考答案 AD

[4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45] 参考答案 B

[46] 参考答案 C

[47] 参考答案 正确。符合逮捕条件,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办案机关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适用于无固定住处的,以及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等三类案件,本案李某虽然不符合三类案件,但他没有固定住处,符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定。

[48] 参考答案 BCD

[49] 参考答案 A

[50] 参考答案 ABCD

[51] 参考答案 BC

[52] 参考答案 ABCD

[53] 参考答案 B

[54] 参考答案 D

[55] 参考答案 C

[56] 参考答案 ABC

[57] 参考答案 ACD

[58] 参考答案 B

[59] 参考答案 B

[60] 参考答案 ABC

[61] 参考答案 C

[62] 参考答案 ABD

[63] 参考答案 ABC

[64] 参考答案 ABCD

[65] 参考答案 A

[66] 参考答案 A

[67] 参考答案 D

[68] 参考答案 BC

[69] 参考答案 ABCD

[70] 参考答案 BC

[71] 参考答案 B

[72] 参考答案 ACD

[73] 参考答案 B

[74] 参考答案 D

[75] 参考答案 (1)不正确。①技术侦查措施只能在立案后采取。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履行严格的批准手续。③检察机关不能实施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交有关机关执行;(2)①技术侦查措施的使用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②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检察机关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必要的技术侦查措施。③适用程序上,技术侦查措施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决定,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执行;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有关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76] 参考答案 AB

[77] 参考答案 A

[78] 参考答案 D

[79] 参考答案 B

[80] 参考答案 ABCD

[81] 参考答案 AC

[82] 参考答案 D

[83] 参考答案 BD

[84] 参考答案 AD

[85] 参考答案 AD

[86] 参考答案 C

[87] 参考答案 ABD

[88] 参考答案 ABC

[89] 参考答案 A

[90] 参考答案 ABC

[91] 参考答案 C

[92] 参考答案 D

[93] 参考答案 B

[94] 参考答案 AB

[95] 参考答案 B

[96] 参考答案 D

[97] 参考答案 BC

[98] 参考答案 B

[99] 参考答案 C

[100] 参考答案 C

[101] 参考答案 (1)组成合议庭不开庭审理,但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意见。(2)鉴于本案系发回重审后的上诉审,第二审法院不得以事实不清再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3)如果认为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如果认为原判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应当改判,但受上诉不加刑限制。(4)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

[102] 参考答案 B

[103] 参考答案 BD

[104] 参考答案 AD

[105] 参考答案 ABCD

[106] 参考答案 ABC

[107] 参考答案 D

[108] 参考答案 ABC

[109] 《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

[110] 参考答案 B

[111] 参考答案 ABCD

[112] 参考答案 B

[113] 参考答案 D

[114] 参考答案 D

[115] 参考答案 BCD

[116] 参考答案 D

[117] 参考答案 B

[118] 参考答案 BC

[119] 参考答案 ABCD

[120] 参考答案 AB

[121] 参考答案 AB

[122] 参考答案 C

[123] 参考答案 ABC

[124] 参考答案 B

[125] 参考答案 B

[126] 参考答案 (1)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暴力行为。(2)经法定程序鉴定属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3)有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

[127] 参考答案 B

[128] 参考答案 BCD

[129] 参考答案 C

[130] 参考答案 BC

[131] 参考答案 C

[132] 参考答案 CD

[133] 参考答案 C

[134] 参考答案 AB

[135] 参考答案 D

[136] 参考答案 ABCD

[137] 参考答案 BC

[138] 参考答案 D

[139] 参考答案 A

[140] 参考答案 D

[141] 参考答案 AD

[142] 参考答案 C

[143] 参考答案 BD

[144] 参考答案 ACD

[145] 参考答案 D

[146] 参考答案 B

[147] 参考答案 ACD

[148] 参考答案 BD

[149] 参考答案 BCD

[150] 参考答案 ABC

[151] 参考答案 BD

[152] 参考答案 A

[153] 参考答案 A

[154] 参考答案 B

[155] 参考答案 AB

[156] 参考答案 D

[157] 参考答案 A

[158] 参考答案 ABD

[159] 参考答案 C

[160] 参考答案 B

[161] 参考答案 ABD

[162] 参考答案 C

[163] 参考答案 C

[164] 参考答案 C

[165] 参考答案 ABD

[166] 参考答案 C

[167] 参考答案 D

[168] 参考答案 D

[169] 参考答案 B

[170] 参考答案 BCD

[171] 参考答案 D

[172] 参考答案 D

[173] 参考答案 D

[174] 参考答案 ABD

[175] 参考答案 B

[176] 参考答案 AD

[177] 参考答案 C

[178] 参考答案 A

[179] 参考答案 D

[180] 参考答案 C

[181] 参考答案 AD

[182] 参考答案 BC

[183] 参考答案 B

[184] 参考答案 ABCD

[185] 参考答案 D

[186] 参考答案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