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持久的兴趣与激情——转化好奇心时刻
人类绝对不是在地球上唯一拥有好奇心的物种,但是,我们却是将好奇心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唯一物种。受惠于科技与医学的进步,今日的我们拥有比过往时代更多的可能性。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好奇心都是改变我们、改变环境的重要能量。
不过,不是所有人类都同样拥有好奇心,更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将好奇转换成对自身有用的想法。在2015年,著名的创新型生命科学公司默克集团在有关好奇心状态的研究中发现了几个关于好奇心的有趣事实。比如,多数受访者认为,员工的好奇心与该公司的创新力是有直接关联的,然而,仅有少部分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是个好奇的人。这一结果产生了问题:如果好奇心是创新的核心所在,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维持我们天生的好奇心,同时给予它充分的发展空间呢?
拥有了激情,人才能对事业充满兴趣与热情,才能激发出创新、进取与改变之心,进而在兴趣、激情的支配下,调动起身心的巨大潜力。对此论持相同观点的还有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苹果之所以能够有今日的规模,一大部分的功劳都要归功于乔布斯。他是一个反传统的人,更是一个充满了激情、追求持续创新的人。
我们常常听说,乔布斯是一个多么难伺候的老板,但是,极少有人可以明白,是激情,而不是苛刻让乔布斯变得难以应付。
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道:“他会直接批评员工,毫不留情那种——包括直接叫他们白痴。但是,你知道吗?当员工反驳他、解释为什么自己感觉这是正确的形式且自己只是在测试阶段,因此还未有更好的方案出现时,乔布斯就会给予他们相应的尊重,并让他们在公司拥有较高的特权。”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敢于表达自我想法、而不是害羞地默不作声的员工,乔布斯反而会尊重他们。
更奇特的是,乔布斯的很多下属并不厌恶这种训斥;或者说,他们喜欢乔布斯带给他们的工作激情。乔布斯推动着他们创造出了不凡的成就,虽然他们可能会因此而感觉疲惫不堪,但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
也正是凭借着这股激情,乔布斯不断督促着苹果的工程师们推出一款又一款惊世之作:从iMac系列到MacBook系列,从iPod系列到iPhone系列、iPad系列。这些卓越的系列产品,重塑了计算机、手机的形象。
乔布斯曾说:“在我23岁时,我的财富达到了100万美元;在24岁那年,我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0万美元;25岁时,这笔财富增长到了一亿多美元。”虽然这些财富数字是如此震撼,但对于乔布斯来说,这些都不重要:我从来不为钱而活,我一点儿都不关心自己死的时候是不是最富有的人,而是期望自己每晚入睡以前,都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确干了一番事业——这才是我最在乎的。乔布斯对创新的兴趣与激情改变了苹果,也改变了世界。
不过,鉴于创新不成、屡遭挫折是一种常态,除非你对创新这件事情充满了兴趣与激情,否则,你便很难在现实的打击中坚持下去。不过,相对于往往处于转瞬即逝状态的好奇心,我们有必要去了解,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一时的好奇心转变成持久的兴趣与激情?
学会去发问
世界上那些可以诞生出惊喜的杰出工作,多始于某些地方的某些人,这些人停下来思考,去寻找能够让人开心的新方法。可是,并没有人让他们这样做,或许其他人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事情。可这些人只是停下来审视自己眼下的工作与任务,并向自己发问:“是否有机会从中诞生出更杰出的工作?是否能够创造出更好、更出色甚至会让他人感激、让世界感动的东西?”而所有的工作在最后是否能够成为“令人赞叹的杰出工作”,关键都要看这貌似简单的一步。
面对固化的现实,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不让自己随波逐流,而是学会去发问,去思考,去提出站在自己的思考角度上形成的问题,并进而产生新的独特观念。这就需要我们敢于去对抗现实生活中“不敢提问”的现实:在过去,问题太多往往被认为不够专业、不够优秀,所以,过去不管是职场还是其他场合,鲜少有人愿意发问。
但现在你有必要再次审视那些令自己困惑甚至是早已习以为常的内容:“这件事情是否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去做?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简化它的步骤?它能被省略吗?”当你尝试着去这样思考时,好奇心其实已经在萌芽。
采用更深入的思考方式将好奇心转变成想法
你或许并未意识到,个体思维是存在漏洞的。比如,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更深入地思考。当有人告诉你:“不如再思考看看”“这样的想法太过浅薄”时,你便有必要意识到,自己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了,因为如果能够想得再深入一些,或许你就有机会成就大事。不过,多数人却并不知道深入思考的方法是什么;一般人感觉自己想得足够多,可他们的思考大多浅薄且无效率。
所谓的“思虑浅薄”是指想得不够深入,只想到了表面的状态,所以,在涉及需要将好奇心转化为现实的情况下时,往往会发现,根本没有实践的可能性,甚至连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
而想要让自己的思考更深入,你就必须要询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自己所用的词汇是什么意思?
◆将这件事情向他人描述时,对方会如何解读?
◆要如何说明,他人才会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想法?
将这些问题先好好地想清楚,你的好奇心才会更有机会落地。好奇心难以深入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一直处于“无效率的空转”,即面对难题时,未能通过思考去考虑更高水准的解决结果,只是在问题表面转圈圈。比如,仅就“开会总是拖延”这件事情来说,你完全可以从简单地对这一问题好奇,转变成更深入的思考:
◆为什么开会总是开很久?
◆到底哪个部分比原定时间用得更长?
◆哪个部分被拖延了?
◆要如何去缩短时间?
只要针对这些疑问提问,并深入地思考,你的好奇心便会逃离无意义、无效率的空转,会更快速地找出真正的问题来。
从学会发问开始,你会意识到好奇心的重要性,但是,想要将这种重要性进一步实践起来、使好奇心真正地从“想法”落实到“可实践的方法”,你就必须要展开更深入的思考。事实上,也只有实现了这种从“想法”到“方法”之间的转变,你才能使短暂出现的好奇心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使自己对创新、改变这一过程拥有持久的兴趣与源源不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