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儿子来了
1.儿子来了
1979年5月15日,中午,吃过午饭。上午的高等数学课讲的是泰勒公式的展开,我还没全弄懂。我信手拿起本书,准备午睡。入睡前看几分钟书,是我多年来的习惯。
那时候我们住的是一套二室一厅的居室,里面住着两家六口人。两家人共用一间厨房、一间浴室(兼洗手间)、一个小阳台。虽然有许多不便,但各自都尽可能地忍让着,倒也相安无事。那天午睡前,邻居的女士刚在浴室洗过头,满地都是肥皂水。我穿着拖鞋走进去,一进门就重重地摔了一跤(这一跤虽没摔断手脚,儿子却提前到来了)。
我随后躺在床上看书,还没看完一页,内裤就湿透了,我感到有些不对劲,就问远道而来的婆婆。可她虽生育过好几个孩子,却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她安慰我说:“不怕,不痛就没事,生第一个孩子会很痛的。”
我想起同学平平上午刚和我说过:“我生了两个小孩子了,有事找我就好!”就让思明(我先生)去找平平。
正值午睡时间,研究院内行人不多,找个人问平平的住处,还真不容易。思明左右为难之时,碰巧遇到一位广东籍医生,这真的为儿子的平安到来亮了绿灯!谢谢她!当时她并不当班,但得知情况后立即回到医务所,开出用车通知,并一再叮嘱思明说:情况非常紧急!
思明当即直奔好友陈克华处,让他去要车,自己急匆匆跑回家来。看到他气喘吁吁、火急火燎,却又半天说不出话来的样子,我又着急又好笑!
“找到平平没?她说啥?”
“我要到车了,我们马上去医院。”
我还没反应过来,好心的医生便来到我们家了。她吩咐思明抱着我,不要让我自己走下楼!我赶紧起床。
我自己能走呀,不要抱我!思明扶着我一步步慢腾腾地下了楼。
“用被子把脚垫高,不要开得太快!一路小心……”医生一再交代司机。那个年代,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真的强!
谢谢这位好心的医生!
载着我们一行三人的汽车一路奔驶。
上哪家医院呢?我们心里真没有底,事情来得这么突然,不是说还差10来天的吗?
上妇幼保健院吧,毕竟是专科医院。
就这样,汽车直驶往长沙妇幼保健院。谁也没有料想到,这是个错误的决定,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平添了好多麻烦!
汽车开到妇幼保健院时已是下午3点多,我被安排在急诊室8号床。思明要去告诉妈妈,更好笑的是,他想去买些水果,刚才来医院的路上,他看到水果店里有水果卖,想让我产后能吃几个好的苹果!现在觉得他那样做太可笑了,可当时买水果真的好难,先不说没有钱买,即使省出点钱,也没有水果可买!
思明走后,躺在床上的我还没缓过神来,旁边床的一位产妇说:对门病房生了个无脑儿,去看看好吗?我不假思索地爬了起来,正打算出去,一位护士进来直嚷嚷道:“都这样了,还到处跑,不识字呀!”
我赶忙回到床上,这才注意到,我床头的字牌上赫然写着:绝对卧床;大小便不能下床……我的头嗡的一下,到底啥事啊,会这样紧张?!莫非孩子出了问题,不行了?一想到这里,我吓得止不住地流泪。
护士每隔几分钟就来听胎心音、测血压。过了没多久,只听医生说:打催生针、上氧气……
“你家属呢?”
“买水果去了。”
“真是白痴!”
医务工作者虽开口骂人,但也真是急人之所急,只怪我们当年年轻,太不懂事!
“胎儿出现缺氧现象,准备手术……”
我一直在哭,不是痛,只是怕,只是急!
思明急匆匆跑回来,提着一袋子水果——那个年代的稀罕物!
“签字吧,准备剖腹!”
“我俩都在读书,如果能不做手术,最好不做手术……”
“就10分钟,你必须在10分钟之内决定是否手术,否则孩子就没命了!”
二话不说,签字、手术。尽管在那个年代,剖腹产被视为妇产科最大的手术,并不常用,但我们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在待产室做了一些术前准备之后,我被急匆匆地推进了手术室。
我一直以为儿子是8点多出生的,直到他两岁多时,一个机缘帮我纠正了时间。
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我几乎没有感到痛苦。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医生使劲拍打我的脸,要我看看自己生了个胖乎乎的儿子!可我的眼睛无论如何也睁不开,只依稀听到儿子的哭声,好遥远、好洪亮……
1979年5月15日
体重4.3千克
身长不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古典来到了人间!
医生将儿子抱出来时,已经把他洗得干干净净。儿子睡得安安稳稳,他第一眼看见的亲人是谁呢?不得而知。
思明说,儿子给他的第一印象是眼睛长长的,像个粉红的肉团团。
我妈妈却说跟我出生时一模一样。
我们还没反应过来,护士已经把儿子抱走了。
“是儿子还是女儿?”老妈问。
“啊!还没问呢!”思明飞奔着下了三楼,追到了婴儿室。
“男孩!这几天里第一个男孩,也是近来最重的男孩!”护士小妹说。
思明转身直奔三楼,兴奋得话都说不清楚。
“是,是男孩,妈妈,好重的男孩!乖乖!我当爸爸啦!”
兴奋、喜悦、幸福!我们终于有了个宝贝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