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读研:教你如何写论文、做科研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著名科学家的有趣轶事

2019年10月9日,世人瞩目的诺贝尔奖颁奖了。化学奖颁发给了对锂离子电池有突出贡献的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其中,以97岁高龄获奖的古迪纳夫颇有些传奇色彩,他54岁才转行研究锂电池,不得不让人感叹科技创新并非完全由年轻人独享,“只要心中有梦,年龄就不是问题”。而 “不正经”的日本TBS电视台,还特意到日本化学家吉野彰年轻时常去的酒吧,采访了那里的老板。

量子电动力学奠基人之一的费曼(Feynman)也爱去酒吧,喜欢在酒吧里做自己的研究工作。他有趣的轶事很多,其中1986年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后,他在国会做了著名的O形环演示实验尤其有名。只用了一杯冰水和一只橡皮环,他就浅显易懂地给公众科普了“挑战者”号失事的根本原因,即低温下橡胶失去弹性。还有就是他在量子电动力学上自创的一套新理论体系。据说在未成名之前的某次学术大会上,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一个学术报告的内容,他主动上台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解释,结果被主持人轰下了台。他独特的思维方式给世人留下了与众不同的重要财富。如果觉得量子电动力学离我们太远,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读一下费曼(也有译为费恩曼的)写的物理学讲义,感受一下他在书里留下的独特思维和想象力的烙印。细细品读,真有见书如见人的感觉。

“计算机之父”图灵(Alan Turing)也是位个人特色非常鲜明的传奇人物,他还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先驱之一。他于1950年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用于测试机器是否真正具有智能。该测试的策略大致是,将被测试的人和机器分别关在两个密闭的房间里,然后让检验者去问问题,由这两个房间里的人和机器分别回答。如果5分钟内,有超过30%的回答不能使检验者分辨出回答问题的是人还是机器,那么就可以认为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时间一晃过去70多年了,偶尔会有报道说某某方法通过了“图灵测试”,但不久就会有辟谣出来。直到今日,非常遗憾,我们还没有见过一台能真正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

除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卓越成就,图灵在跑步上也天赋异禀。在1946年8月,34岁的图灵首次参加正式比赛,在3英里(约4.8千米)跑的成绩就到了15分37秒(相当于 3分15秒每千米的配速),此成绩在英国排名第20位。后来在1947年的英国业余田径协会马拉松比赛中,图灵还跑出了2小时46分03秒的个人最好成绩。虽然这一成绩无法与2019年10月12日下午35岁的肯尼亚长跑运动员埃鲁德·基普乔格跑进2小时的马拉松纪录相比(1小时59分40秒,相当于用2分50秒每千米的配速跑了42.195千米)。但是,在没有先进科技材料制作的跑步装备和高技术辅助训练的前提下,同年龄的图灵在当时的跑步速度和耐力都已经是相当厉害了。他跑步的方式也很独特,除了总是伴随着惊人的喘气声,他跑步时常常紧握着双拳,高抬着手臂,两腿也是不自然地向外拐。不过,因为不科学的跑姿引起的腿伤和其他原因,最终没能让他成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田径选手。但是,这并没影响他成为人工智能史上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为了纪念图灵的杰出贡献,2021年6月23日英格兰银行还发布了以他为主题的新50英镑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