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员面试笔试宝典(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Java程序初始化的顺序

在Java语言中,当实例化对象时,对象所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首先要进行初始化,只有当所有类成员完成初始化后,才会调用对象所在类的构造函数创建对象。

Java程序的初始化一般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下三个原则优先级依次递减):1)静态对象(变量)优先于非静态对象初始化,其中,静态对象(变量)只初始化一次,而非静态对象(变量)可能会初始化多次。2)父类优先于子类进行初始化。3)按照成员变量定义顺序进行初始化。即使变量定义散布于方法定义之中,它们依然在任意方法(包括构造方法)被调用之前先进行初始化。

Java程序的初始化工作可以在许多不同的代码块中来完成(例如:静态代码块、构造函数等),它们执行的顺序为:父类静态变量→父类静态代码块→子类静态变量→子类静态代码→父类非静态变量→父类非静态代码块→父类构造方法→子类非静态变量→子类非静态代码块→子类构造方法。下面给出一个不同模块初始化时执行顺序的例子。

程序运行结果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静态)非静态成员域在定义时初始化和(静态)非静态块中初始化的优先级是平级的,也就是说按照从上到下初始化,最后一次初始化为最终的值(不包括非静态的成员域在构造器中初始化)。所以在(静态)非静态块中初始化的域甚至能在该域声明的上方,因为分配存储空间在初始化之前就完成了。如下例所示:

程序运行结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