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迅雷不及掩耳
1941年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 Cordel Hull)[1]向日本发出一份措辞强硬的照会。12月6日,华盛顿当局等待着东京方面的回复。根据回复的情况,美利坚合众国与日本很可能迎来两种结局——或是维持岌岌可危的和平,或是遽然爆发战争。
位于马萨诸塞大道的日本驻美大使馆处于极度紧张的氛围,因为外务大臣东乡茂德[2]刚刚传来三条指令:
1.针对美方11月26日发出的提案,政府经过慎重商酌,最终拟出一份对美备忘录,现附于另行的902 B号电报。
2.备忘录篇幅甚长,将分为14个部分发送,预计你方或在明日接收完毕。如今实为千钧一发之际,备忘录接收完毕后,请暂时秘而不宣。
3.至于此份备忘录何时提交给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将另有电报通知。等待通知电报时,请完善文书工作,做好万全准备,以便在指示下达之际立即向美方提交备忘录。
此一攸关国家兴亡之日的到来,早在1940年的夏末便埋下了伏笔。那时德国不费吹灰之力便攻下比利时、荷兰与法国,征服英格兰似也指日可待;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对中国不宣而战,在战争之中难以抽身。世界列强之中,唯有美国与苏联尚保持着和平局面。
美国国内的意见分为两派。以富兰克林·D.罗斯福( 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为首的干涉主义派坚信,只有帮助各民主国家击败侵略者,才能保障美国的未来,实现长治久安。总统的意见为两大群体所支撑:一是“不列颠包裹”[3]组织;二是少数族裔——他们的欧洲亲属落在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的魔爪之中。
反战团体的规模更为庞大,聚集着各种各样的组织与群体:以查尔斯·林德伯格( Charles Lindbergh)为代表的“美国优先”[4]组织,参议员博拉( Borah)[5],德裔美国人族群,由美国共产党及工党主导的“美国和平动员”[6]组织,以及美国中西部那些同情英国与中国,却又不希望卷入战争的老派孤立主义者。
9月3日,罗斯福与遭到海上封锁的英国进行交易,用50艘老旧驱逐舰交换数个基地。[7]孤立主义者大为震怒,称此举不过是总统的一项策略,意在掩人耳目般地将美国拖入战争。9月27日,日本正式加入轴心国集团,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德意日三国签署三方协定,承认“日本在大东亚新秩序建立方面的领导地位”,同时把“欧洲新秩序”的建立权托付给希特勒及墨索里尼。三方承诺,若任意一方受到“现时并未参与欧洲战争及中日战争的国家攻击”,另外两方须予以援助。
三方协定是一封隐晦的恐吓信,警告美国其很可能会陷入大西洋、太平洋两线作战的危险。然而,恐吓却起到了反作用。许多美国人之前还在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之间犹豫不决,此时发现侵略者已狼狈为奸,认为美国受到直接威胁,于是被迫站到罗斯福阵营中去了。1941年3月11日,罗斯福终于获得足够的支持以通过《租借法》( Lend - Lease Act)[8]。尽管“不直接参战”,此时的美国已致力于向同盟国提供源源不竭的军事支援,成为民主世界的兵工厂。
《租借法》通过的3个多月后, 6月22日,希特勒突然入侵苏联,包括轴心国盟友在内的世界各国无不大感震惊。美国的孤立主义运动原本就势头不振,因希特勒此举便越发衰败下去。对苏联整体持同情态度的“美国和平动员”组织立即崩解,其成员在一夜之间转而支持干涉主义,甚至比罗斯福更加激进。
日本统治阶层也因希特勒此举而产生骚动。部分人士认为应当立即出兵西伯利亚,却遭到陆军否决。诚然,五年来,日本陆军大多数的关键举措都是在针对日益强盛的共产主义力量,但近卫内阁的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大将认为,出兵西伯利亚风险太大。东条主张将矛头指向东南亚,那里遍地是锡、橡胶与石油,堪称宝库。
希特勒对苏开战初期取得惊人战果,轰动世界;而日本也在7月25日兵不血刃便进驻中南半岛[9]。此时的世界强国之中,仍保持和平的只剩下美国。7月26日,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所有在美资产。那是一着险棋,将两国关系推到战争的边缘。海军作战部长担心会刺激并导致武力冲突,但罗斯福执意如此。此举可谓是一场经济闪电战,谁知还有更厉害的后着——美国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将日本作战的生命线一刀切断。
此举颇见成效。日本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国家, 7400万人口挤在几座小岛上,总面积甚至比不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此类国家往往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扩张领土,要么在困顿中沦为二流。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其领导人振振有词:近100年来,西方对东方如何地巧取豪夺,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美国当时也并没有置身事外,怎么事到如今,反要在中国问题上摆出一副超然清高的面孔?
在双方极端分子的刺激下,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其时,日本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10]正与赫尔国务卿在华盛顿进行谈判,但日本军部领导人认为达成协议的机会渺茫。军部主张迅速定下与美国开战的确切日期,因为日本的石油储备正在急剧减少。
日本为解决这一问题, 9月6日在东京召开御前会议。军令部总长[11]永野修身[12]严肃地宣布:“日本在诸多领域皆面临资源短缺,能源方面尤甚。一言以蔽之,日本渐趋衰弱,而敌人却日益强盛。”
枢密院议长原嘉道[13]是保守派领袖,不无忧虑地指出:今后政策是否将以战争筹备为主,以外交谈判为辅,请大本营[14]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陆军与海军皆未能给出明确表态。此时,一贯沉寂无言的裕仁天皇突然开口,对大本营的暧昧态度表示遗憾。在众人的震惊与静默中,裕仁诵读祖父明治天皇所作的一首和歌:
今世四海已为一,何见风波不止息?[15]
“朕素爱此歌,往往诵之。皇祖贵和之精神,常萦朕心,亦恒愿绍述之。”
漫长的沉默之后,永野起身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臣等不胜惶遽。臣谨向陛下保证,大本营视外交谈判为重中之重,付诸武力唯是最后手段而已。”
接着,会议提出并通过《帝国国策施行要领》( Outline of National Policy) :日本应继续通过外交手段实现诉求;但是,若谈判无休止地被拖延下去,则应向美英宣战。换句话说,日本左手期盼和平,右手筹备战争,时限就在1941年年底。导火索已经点燃,只有外交上的奇迹能够将它扑灭。
野村与赫尔在华盛顿的谈判又持续了1个月,其间没能取得任何建设性成果。赫尔坚持要求日本脱离轴心国集团,并从中国撤军。无奈之下,日本政府的温和派提出一种妥协方案,即在数年内从中国逐步撤军,但遭到军国主义分子坚决反对。东条大将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表示:“陆军原则上不接受任何妥协。我军在中国战场上牺牲甚众,倘若撤军,士气必将一落千丈。”
首相近卫文麿无法控制局势,苦恼之余,在10月12日召集数名主要内阁大臣来到荻外庄[16],举行紧急会议。“一旦与美英开战,您认为有何希望结束战争呢?”近卫向东条问道,并指出美国在资源方面优势明显。
“1904年与俄国开战时,也没见得有取胜的希望。”东条还是日本中世武士的性格,充满热忱与激情,“身为帝国首相,应当具有从清水寺舞台纵身跃下的勇气才是。”清水寺是京都的一座寺庙,临渊而建。此时,东条是在劝近卫亲王应当勇于冒险。
4天后,无力掌控局面的近卫选择辞任。10月18日,雷厉风行的新首相——东条英机上台。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日本民众开始相信,自己有义务建立一个以道德为准则的新世界。西方世界倡导的个人主义与物质主义所招致的诸多损害,如今必须给予抹除。日本民众一遍又一遍地接受思想灌输:让亚洲重回亚洲人之手,乃是日本人的使命。
2周后,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 Joseph Grew)向赫尔发出警告,称日本处在一触即发的形势之中。格鲁写道,基于民族性格,日本人有可能“举国上下孤注一掷,采取不成功便成仁的举措……诚然,一个理智的国家不会出现此等举动,但日本的理智不能用美国的逻辑标准去衡量……日本接下来很有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取某些行动,迫使美日两国陷入无可避免的武装冲突”。
收到信的3周之后,在11月26日,赫尔给野村海军大将及来栖三郎[17]递交了一份照会。来栖也是一名外交官,日本不久前派他来协助野村大使,应对这场如履薄冰的谈判。此前东京方面曾发来一封照会,提议称:若美国解冻日本资产,并提供必要数量的石油,日本便从中南半岛撤军。赫尔此时递交的照会,正是对日本上述提议的回复。
赫尔答复在经济方面做出让步,愿意提供日本实现国家繁荣所需的一切资源,但有一点坚决不肯退让:日本不仅要从中南半岛,而且要从中国撤出全部军队。
读完赫尔的照会,野村与来栖大失所望。“我们把您的答复回报给政府,”来栖说道,“很有可能只会招致一片怒火。”两人与赫尔争论片刻,没能得出结论,来栖有气无力地问道:“我方会将您的答复视为最后通牒,只是不知阁下是否考虑过暂行过渡方案?”
“我们已探讨过了。”赫尔答道。
“是因为其他大国有意见吗?”来栖问道。中国和英国向美国施压,强烈要求美国对日采取严正立场,在外交界已是众所周知之事。
“我已尽最大努力探讨过了。”赫尔答道。
会谈终告结束。野村与来栖返回使馆。野村知道,东京方面一定会无视赫尔的要求,将照会视作最后通牒。那也意味着野村本人对美交涉的使命宣告失败。
——
在此等情势之下, 1941年12月6日,华盛顿当局等待着东京方面对赫尔那封“最后通牒”的回复。
当天下午早些时候,日本大使馆的多数员工都在五月花酒店( Mayflower Hotel)参加午餐会,众人期盼已久的答复开始出现在东京—华盛顿的电报线路之中。与其他日本电文一样,这封采用“紫色密码”[18]的电报,显然也处在美军情报人员的监控之下。
下午3点,在华盛顿的另一处,美国海军情报处通讯安全组(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Group)的工作人员正在埋头解读电文的内容。
他们的工作内容是解读美军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机密。4个月前,一个名叫威廉·F.弗里德曼( Wiliam F. Friedman)的退役陆军中校率领一支陆军密码分析团队,将“紫色密码”成功破译。
【注释】
[1] 科德尔·赫尔( 1871—1955) ,美国政治家,第47任美国国务卿, 194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2] 东乡茂德( 1882—1950) ,日本外交官,曾任日本驻德大使、驻苏大使, 1941年10月至1942年9月任东条内阁外务大臣。
[3] “不列颠包裹”(Bundles for Britain) ,美国人道主义组织,由女富豪娜塔莉·威尔斯·拉瑟姆于1940年创立,主要向英国运送衣物和医疗用品。
[4] “美国优先”,美国优先委员会( America First Committee) ,美国反干涉主义倡议团体,成立于1940年9月4日,解散于1941年12月10日。查尔斯·林德伯格曾是一名飞行员,此时作为社会活动家担任该委员会的发言人。
[5] 威廉·博拉( 1865—1940) ,美国政治家,共和党参议员,坚定的孤立主义者,一战时曾与西奥多·罗斯福联手反对威尔逊总统的干涉政策。
[6] “美国和平动员”(American Peace Mobilization) ,美国反战组织,持亲苏联立场。
[7] 1940年9月2日,美国与英国签订驱逐舰换基地协议用50艘老旧驱逐舰换取8个位于英属北美及西印度群岛殖民地的海军港口及空军机场99年使用权。协议于9月3日正式生效。
[8] 《租借法》,全称《增强美国防御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向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原料、粮食和其他物质的法规。
[9] 中南半岛,又名印度支那,指亚洲东南部东临南海、西濒印度洋的半岛地区。当时中南半岛大部分是法国殖民地。日方通过德国向法国维希政府施压,于1941年7月下旬兵不血刃便进驻半岛南部。日本在进驻之前曾通知美国,辩称此举纯属自卫,但此阴谋被罗斯福识破,因而遭到下文所述经济制裁等打击。
[10] 野村吉三郎( 1877—1964) ,日本海军将领、外交官。1941年任日本驻美大使,战争爆发后遭美国囚禁, 1942年8月回国。野村虽为外交官,但在海军服役时军衔为海军大将,因此作者在下文也使用“野村海军大将”的称呼。
[11] 日本的军令部总长相当于美国的海军作战部长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海军参谋长。
[12] 永野修身( 1880—1947) ,日本海军将领,曾任海军大臣、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1941年4月至1944年2月任军令部总长。
[13] 原嘉道( 1867—1944) ,日本政治家,曾任司法大臣, 1940年6月至1944年8月任枢密院议长。枢密院为天皇的咨询机构。
[14] 日本太平洋战争期间的“大本营”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最高司令部,为大日本帝国陆海军最高统帅机关。
[15] 按日本传统,天皇在御前会议上极少发言,即便发言也不会直接表达意见。此首和歌表面是支持和平、反对战争之意,但裕仁之祖父明治天皇吟唱此首和歌的背景却是在1904年日俄战争前夜、日俄两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御前会议上。因此,此和歌的真实意图遂成谜,并为日本学界所争论不休。
[16] 荻外庄,日本政治家近卫文麿的别墅,位于今东京市杉并区,因近卫在此组阁并多次召开重要政治会议而闻名。另,日文转写拉丁字母(罗马音)标准并不统一,本书创作年代在1961年,与今日日本国内习用标准多有不一致之处,如不区分长短音等等。文中标注原文时一概不改,唯在原文有误时出注说明。
[17] 来栖三郎( 1886—1954) ,日本外交官, 1940年德意日三国缔结同盟时任日本驻德大使。1941年美日交涉时,赴美协助野村吉三郎与赫尔谈判。
[18] “紫色密码”(Purple Code) ,日本太平洋战争时期外务省使用的外交密码,正式名称为“密码机B型”。由于此种密码使用紫色封皮的密码本,故被美国方面称为“紫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