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画传:三百年前·旧板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故园风雨古板桥

一、不幸的“麻丫头”

呜呼二歌兮夜欲半,鸦栖不稳庭槐断!

——《七歌》之二

从繁华热闹的扬州坐船沿运河往北行约两百里,就来到了兴化县。这里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地势低洼,四面环水,交通不便,当时人口约十万,堪称穷乡僻壤。板桥四十岁前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兴化县城度过的。可以说,这里是他的思想和艺术产生的摇篮。

相传兴化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为楚将昭阳食邑,故又名“楚水”“昭阳”。五代吴杨溥武义二年(920),由海陵析地置“招远场”,旋改为兴化县,取兴盛教化之意。南宋绍兴元年(1131),抗金农民军领袖、渔民出身的张荣、贾虎等四义士,从山东梁山一带率义军辗转战斗至兴化,在城东二十余里的得胜湖建立水寨,大破金兵,“得胜湖”由此得名。元末,封建政权日趋腐朽,蒙汉统治集团变本加厉地盘剥人民,泰州人张士诚领导农民、盐民在兴化起义。他挫败了元军进攻后,以高邮为都城,国号大周,据有苏、杭等大片地区。后来,他逐渐蜕变为封建割据力量,迁都平江,称吴王,还一度投降了元朝。元败,张士诚与朱元璋火并,张士诚覆灭。

对张士诚其人、对他的得失成败,本书不拟探究评价。在元末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政策下,兴化各阶层人民出于民族和阶级的仇恨,几乎人人参加或同情这支反元起义军。张士诚兵败后,朱元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一方面,支持过张士诚的人,必然对朱元璋政权抱着敌对或畏惧情绪;另一方面,朱元璋也将兴化视为张士诚的“老巢”,对兴化人很不放心。于是,明廷在洪武年间施行移民政策:把兴化土著居民迁到天津郊区,又将苏州阊门一带居民迁到兴化。郑板桥的祖先就是这时由苏州迁到兴化的。

兴化东城外万寿宫旁建有“书带草堂郑氏宗祠”,板桥这一支郑氏的堂名为“书带草堂”。板桥《和学使者于殿元枉赠之作》云:“剪取吾家书带草。”据《莱州府志》,汉代经学家郑玄在高密(今属山东)读书时,庭院的井边长有一种草,叶子好像薤菜,很长且坚韧,郑玄用之捆扎书籍。后来人们就称这种草为“郑公书带草”。那么,板桥究竟是否郑玄后裔呢?有可能。因为东晋时,北方士族大量南渡,如齐梁文论家刘勰的先世就是由山东东莞来到京口(今镇江)定居的。但是,我以为板桥所以云“吾家书带草”者,是因为旧诗词中习见的“攀附风雅”。我的根据是:一、板桥《沁园春·恨》云“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道情十首》云“我先世元和公公”,俨然以唐白行简《李娃传》和元石君宝杂剧《曲江池》中主人公郑元和的后世自居。又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一诗出名,时人称为“郑鹧鸪”,板桥又曾用“鹧鸪”印,以郑谷自况。“吾家书带草”当同属此例。二、史籍上没有山东侨民流寓兴化的记载。三、板桥较严肃的自叙材料《刘柳村册子》《板桥自叙》中都没有自己是郑玄后裔的记载。如果确是郑玄后裔,板桥是会扬扬得意地写上一笔的。所以,我们不可据“剪取吾家书带草”一句,孤文单证,就将板桥视为郑玄后裔。

兴化“书带草堂”郑氏始祖郑重一,于明洪武年间居兴化北城内之汪头。家族繁衍,人世沧桑。后世有居城内的,大多是贫寒的知识分子和贫民;有居乡间的,大多靠务农捕鱼为生。“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12]郑燮所属的东门城外古板桥一支,介于城乡之间,生活是很清苦的。板桥《范县署中寄舍弟墨》云:“东门系之苗裔,泰半衣败絮,啜麦粥,处于颓垣破壁中。”这是当时板桥一支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板桥是郑重一之第十四世孙。他曾祖名新万,字长卿,是庠生。祖父名湜,字清之,是儒官。父名之本,字立庵,号梦阳,是廪生,品学兼优。生母汪夫人,继母郝夫人。叔父名之标,字省庵,很爱板桥。叔父仅生一子,名郑墨,字五桥,是庠生。板桥没有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彼此感情很好。

郑家有祖产田八十亩,仅能维持温饱,有时还不免要借债。直到后来立庵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得廪生,每月可向官府领得廪膳,郑家生活才渐渐好转。从郑板桥与堂弟郑墨的信中可以知道,郑家有段时间还有过三百亩田产,雇用过佃户、女佣,板桥做秀才时曾从家中旧书簏中找出过不少前代家奴的契券,可见郑家的境况曾经振兴过。但在郑板桥出世时,家道衰落,已从中小地主降为“破落地主”,家境又特别困难了。

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子时,正当“小雪”,郑板桥出生于今江苏省兴化县城[13]。根据《尚书·洪范》“燮友柔克”,板桥的祖父和父亲为他取名燮,字克柔。燮,委顺也。老实的立庵先生希望儿子做个随和平顺的人。兴化的民间习俗,以“小雪”前后的十月二十五日为“雪婆婆生日”。瑞雪兆丰年,这当然是个好日子。对于与雪婆婆同时降临人间,板桥终生感到很快慰,他曾刻印——“雪婆婆同日生”,记录了这一祥兆。

不过,板桥日后的性格恰恰与“燮”字的原意相左;板桥降临的地方,也不是繁华都市,而是穷乡僻壤,具体地说,是个周围约二三百步的小岛夏甸。兴化城东与得胜湖之间,方圆几十里中,一万多个小洲立于水上,大则二三亩,小则十余步,人称“万岛之乡”,当地人又叫“垛子”。夏甸就是一个较大的“垛子”。

郑家原有茅屋两间。所谓“郑家大堂屋”包括的瓦屋三间、厢房三间、厨房一间,是板桥做官后才修建的。郑宅位于兴化东城外的古板桥西,护城河水蜿蜒流淌,人们用木板架在护城河上,做了座桥,称板桥[14]。板桥时常从这座桥上经过,也时常站在桥头观赏城东幽美宜人的风景,故而以后他即以“板桥”“板桥道人”自号。

说到名号,有趣的是,板桥小时叫“麻丫头”。因为依兴化民间风俗,生了儿子怕夭折,往往取个“丫头”的小名;并且为了“贵子”不致引起阎王爷的注意而被勾销,名字往往起得很鄙俗低贱,如“瘸丫头”之类。板桥脸上有几颗淡淡的麻子,所以立庵先生就叫他“麻丫头”。板桥一直很珍爱父母贻赐的令名,他在书画作品上常钤上“麻丫头针线”的闲章。丫头是假的,针线自然就是书画了。

立庵先生是个品学兼优的廪生,在家先后教过几百名生徒。他见儿子天资聪颖,内心非常高兴,从小就对板桥悉心教育。板桥三岁时,立庵先生就教他识字;五六岁时教他读诗背诵;六岁以后教他读四书五经,要求抄写熟记;八九岁时教他作文联对。有些文章引述传说板桥为先生改诗“二八女多娇”事,似乎板桥幼年曾从师学习,我认为是不可信的。按《板桥自叙》云:“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很明确地说明“无他师”。由于立庵先生是设馆授徒,所以,板桥肯定也随馆学习。立庵先生设馆的地点无文献可征,但板桥题画有“余少时读书真州之毛家桥”之说,可能说的就是立庵先生的设塾地。按真州即仪征,距兴化约二百华里,毛家桥在县城东北三十五里,距兴化不过百余里。

幼年的板桥除了随父亲学习外,还常在外祖父家聆听外祖父汪翊文的教导。汪翊文奇才博学,隐居不仕,大概是个很狂放的人。板桥自称“文学性分得外家气居多”[15],他的性格、气质肯定受了外祖父的影响。

板桥的叔父之标很爱板桥。叔父仅生一子,名墨,字五桥。郑墨是板桥二十五岁那年才出生的。板桥无同胞兄弟,只有这个堂弟,他们常一块儿玩耍,感情很深。以后,板桥到山东做官,郑墨在兴化主持家计,弟兄常常通信,讨论学问,商议家事。

板桥的生母汪夫人,在板桥三岁时就去世了。她在病重之际,听到儿子夜啼,还挣扎着起来照顾儿子。板桥三十岁时在《七歌》之二中写道:

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儿昔夜啼啼不已,阿母扶病随啼起。婉转噢抚儿熟眠,灯昏母咳寒窗里。呜呼二歌兮夜欲半,鸦栖不稳庭槐断!

“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这一惨痛的细节,非亲历者不能写出。“灯昏母咳寒窗里”,也是作者儿时睡眼惺忪常见的情景。末两句写庭院中的槐枝折断,鸦鸟也难以栖身,隐喻失母的孩子无依无靠。三岁丧母,这是板桥心中很大的惨痛,诗文中屡有提及,如《得南闱捷音》“何处宁亲惟哭墓”即是。

汪氏病殁后,立庵先生又娶了继室郝氏。郝氏是个善良的女子,在郑家十年,勉力操持这个家庭。板桥在《七歌》之三中缅怀继母,回忆儿时因为少吃了点饭就躺在地上又哭又闹,弄得满脸污垢,郝夫人为他换衣洗衣的情景。可惜大约在板桥十四岁时,郝夫人也病逝了。“无端涕泗横阑干,思我后母心悲酸”,板桥又一次失去了母爱。

继续给板桥以母爱的是乳母费氏。费氏原是板桥祖母蔡夫人的侍女,一直在郑家做女佣。这是一位典型的善良、勤劳的中国劳动妇女。板桥生母死后,她负担起抚育板桥的责任,成了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康熙三十五年,板桥四岁时,兴化发生大水灾,全县大饥。郑家养不起婢仆,但由于平日待人忠厚,几个奴仆出于感情,甘愿继续为这个家庭操作。同时,他们又必须各想办法,维持生计。费氏每天三顿回家吃饭,仍旧来郑家操劳家务,照顾板桥祖母蔡夫人和板桥。早晨,费氏给板桥穿戴完毕,就背着板桥出门,穿过一条两百步长的竹巷,到东城门口,用一文钱买一个饼给他吃,然后再做其他的事。平时如果费氏弄到一点鱼肉之类的好菜,也是先让板桥吃,再叫自己的儿子吃。康熙三十七年和三十九年,兴化又两次发大水,日子越来越艰难。费氏的丈夫要带妻子到远处谋生,费氏不敢对郑家讲明,又舍不得离开板桥,一连几天暗暗流泪。她把蔡夫人的旧衣服拿出来洗净补好,买了十几捆柴草放在厨房里,又把缸里的水挑满。一天凌晨,她做好饭菜放在锅里,就不声不响地走了。板桥早晨起来,不见往日站在床边帮他穿衣的乳母,便急忙到费氏房里去,只见空无一人。当他揭开锅盖,发现为他做好的一碟菜一碗饭时,八岁的板桥不禁痛哭起来。他所依靠的乳母,又像他的母亲一样,突然被命运之神攫走了。在儿童的心目中,走与死一样,都是消失了。过了三年,费氏回来,继续在郑家做女佣。第二年,费氏的儿子费俊做了八品提塘官,多次要把母亲迎回去供养,但费氏不肯抛下无人照看的板桥,宁愿待在郑家做工,也不去儿子那里享福。费氏与板桥一起生活了三十四年,享年七十六岁。她病故后,板桥沉浸在深切的回忆和哀悼之中,写了一首《乳母诗》:

平生所负恩,不独一乳母。

长恨富贵迟,遂令惭恧久。

黄泉路迂阔,白发人老丑。

食禄千万钟,不如饼在手。

费氏对失母幼儿的爱抚,无疑表现了一种善良、高尚的情操,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美德对板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功德无量”的。板桥后来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为官清正,能体恤百姓以至为灾民请赈而罢官,与费氏的教诲和影响是分不开的。

从个人遭遇上说,板桥的童年生活也许是不愉快的。一个打击紧接着一个打击,生离、死别与饥饿,交织成一面网,笼罩了他整个童年,给他留下惨痛的回忆;但也给予了他许多方面积极有益的影响,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顽强不屈的性格和关心民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