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绪论

蒙古国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蒙古高原之上,紧邻中国与俄罗斯,总面积约156.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90万人,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家。历史上的蒙古国是传统的牧民国度,农业经济时代以粗放的畜牧业为主。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扶持下,建立并推行计划经济体制;90年代初,蒙古大呼拉尔(国家议会)通过了财产私有化法,自此蒙古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初期,蒙古国曾一度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近年有所好转,并迈入经济快速上升时期,与其他国家经济转型后长期停滞不前的情况相比,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不过,尽管经济增长率较高,但蒙古国仍存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等问题,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适应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之后,蒙古国下一步该如何发展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趋势正在发生改变:国家统筹的思路逐步让位于区域角度的思考,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方面更加注重分区域发展产业经济,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最大化利用。同时,国内外学者在区域经济方面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加深,符合当前实际发展的需要。

蒙古国地处内陆,受到诸多发展条件的限制,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蒙古国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矿产开发是目前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蒙古国矿产储量居亚洲第一,目前已发现矿物80多种、矿床6000多个。在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中,经济效益较大的包括:基本金属矿,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金矿,主要分布在蒙古国10个金矿省;萤石矿,主要分布在蒙古国的北部和中部地区。尽管矿藏数量巨大,但由于蒙古国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矿产开发缺少先进的技术与经验,资源开发立法与管理机制也存在缺陷,因此,蒙古国到目前为止,尚未对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勘探开发。

地广人稀是蒙古国的典型特征。1991年进入经济转型之后,蒙古国的生育水平受经济衰退的影响一度下降。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人口的大量迁移,经济发展最快、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是首都乌兰巴托及其周边区域,其人口密度是人口最为稀少的西部区域的近300倍。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给城市生活、交通、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带来诸多问题。蒙古国人口总体规模较小、人口分布不均衡、劳动力素质差异大也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由于蒙古国的资源、产业以及人口分布等呈现出地区不均衡的状态,因而区域化经济发展已成必然之势。蒙古国分区域发展概念由来已久,在牧民经济时期便有的与中国及俄罗斯进行商品交换的“贸易区”说法,可以视为分区域发展的雏形。但区域化概念是国家大呼拉尔2001年在《蒙古国区域发展理念》中正式提出的,它将蒙古国分为西部区域(巴彦乌列盖省、戈壁阿尔泰省、扎布汗省、乌布苏省和科布多省)、杭爱区域(后杭爱省、巴彦洪格尔省、布尔干省、鄂尔浑省、前杭爱省和库苏古尔省)、中央区域(戈壁苏木布尔省、达尔汗乌勒省、东戈壁省、中戈壁省、南戈壁省、色楞格省和中央省)、东部区域(东方省、苏赫巴托尔省和肯特省)和乌兰巴托区域(首都及其地区、首都周边城市)5个区域。2004~2006年,蒙古国政府提出并通过《西部区域、杭爱区域、中央区域、东部区域和乌兰巴托区域发展项目规划》,将全面解决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资源利用问题作为主要目标,并分2006~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阶段实行。

蒙古国在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如何将区域经济理论与现实国情相结合,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蒙古国经济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出现,如政策的规划力度、调整和管理制度存在不足等。如何利用好区域发展的理念,使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是本书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之下力图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