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在分析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特征、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综合效应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利益补偿的区域福利效应,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控利益补偿行为,并提出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性建议。
一 基本思路
本研究沿着“理论分析→评价体系构建→现状评价→经验借鉴→机制设计→机制运行→政策创新”的技术路径(见图1-1),利用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等理论和分析工具,深入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的成因和利益补偿的机理,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在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并以粮食主产省河南省为例,对利益补偿机制运行展开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体系。
图1-1 本课题研究思路展开的框架
二 研究框架
本研究共十章,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提出总体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第三章为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探讨,包括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进、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理论基础、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理的博弈分析,并提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运用。
第四章、第五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是现状分析,包括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及相关政策的演进、效应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同时从区域发展新格局、主体功能区划、农业功能拓展、外资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五个方面,分析新形势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环境。
第六章至第九章为第四部分,主要是机制设计及配套政策,包括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国际比较与政策借鉴、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设计及其运行构想,并提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配套政策体系。
第十章为第五部分,主要从观点与结论、可能的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方面,对本研究进行总结。
三 研究方法
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研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课题,立足中国的制度背景,基于主流经济理论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便成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一是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进行调研,对相关主体的目标取向和利益诉求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将通过面谈访问和问卷调查获得一手数据。调查问卷的目的是获得有效数据,为本研究实证分析利益补偿效应、利益补偿优先序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需要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补偿效应、补偿环境、补偿能力、补偿行为等。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分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各选择若干个省份,每省份再分别选择若干个县市,每县市再分别选择若干个乡镇。
二是理论推演法,运用博弈论等工具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的深层成因和利益补偿的内在机理。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中,涉及中央政府、主产区政府、主销区政府、农户、农业龙头企业等多元主体,由于各主体的利益目标和行为取向不尽一致,因此,引入博弈论的动态博弈、重复博弈、进化博弈等博弈论知识,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各主体相互间的冲突与合作进行剖析,有助于更好地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内在机理。
三是计量分析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测算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和标准。对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主要采用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适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粮食主产区利益格局的相应演进态势。调研所得面板数据,适合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中的频次分析法,第三部分在评价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综合效应时,主要使用综合评价法,对单项指标和方面指标分别进行无量纲化、加权平均法处理;在考察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因果关系时,因涉及的变量较多,适合采用结构计量方法,对不同变量将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二元Logistic模型、聚类分析法等,该部分分析工具是应用SPSS17.0软件。
四是归纳演绎法,对国内外粮食产业发展中的利益补偿政策进行比较和总结。长期以来,围绕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虽然由于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和资源禀赋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利益补偿所面临的问题和侧重点有所差异,政策的目标和手段也在不断变迁和创新之中,但各国在利益补偿方面表现出很多共同之处,可通过归纳演绎法对其值得参考借鉴的思路和做法进行整理分析。
四 数据来源
本研究除问卷调查外,均使用的是《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关省份、省辖市的统计年鉴。在问卷调查中,选择了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四川、山东、重庆、云南10省市103县(市、区)381乡(镇)。在前期的资料收集、问卷设计和预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河南、湖北、湖南等省相关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先后以农户为单位共发出调查问卷2000多份,收回问卷1815份,其中实际有效样本1506个。需要说明的是,对381个乡(镇)进行的调查,在时间上具有一定跨度(2011年暑假和2012年寒暑假,部分调查在学期中进行),为保证调查样本的数据的一致性,调查的数据均采取以2010年为考察年度。
[1] 这是基于本研究第二章第一节匡算的数字,与目前的通行说法即还有6个粮食净调出省份略有出入。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分析是以2011年数据测算的,而6个省份的说法是以2007年各省份粮食跨省调出量数据作为依据的,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2] 8大类主要是谷物类,块根和块茎作物类,豆类,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蔬菜和瓜类,糖类作物,水果、浆果,家畜、家禽、畜产品。
[3] 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4]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