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与意识研究(1949~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与青年思想意识的特点

青年不仅是自然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青年群体的出现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青年仅仅作为“预备成人”发挥作用。工业革命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延长青年受教育的时间,也延缓了青年进入成人社会的步伐,青年期才成为独立的社会现象受到重视。由于青年是指向未来的力量,生理成熟但是心理不成熟,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成为各个阶级竞相争夺的对象。青年的成长过程,是社会教化和青年自我选择的过程,是社会权力从上一代向下一代转移的过程。一代青年作为一个整体,和一定历史事件、历史时期相联系,青年的选择将决定不同“主义”的最终命运,在这个层面上研究青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

马克思主义重视青年的社会作用,研究青年的成长规律,从社会力量对比的角度认识和对待青年,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性、阶级性、革命性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虽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很少有关青年系统而完整的论述,但是他们看到了青年作为一个整体拥有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但是他们正逐渐走向社会,必然会和社会的各阶级或政治力量发生联系,通过教育引导和自我选择青年将逐渐融入某一阶级。不同的势力都企图使青年成为自己力量的一部分,青年成长的方向是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认识、对待青年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形成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体内容包括: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的培养目标、青年的成长道路、青年的教育方法等。

青年的历史使命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在社会政治变革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赢得青年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赞扬青年的热情和智慧,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1886年马克思指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他们知道,首先应当使工作的儿童和少年不受现代制度破坏作用的危害。这只有通过变社会意识为社会力量的途径才能办到,而在目前条件下,只有通过国家政权施行的普遍法律才能办到。”[1]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要求巩固政府的权力,相反,他们是把政权变成自己的武器。1893年12月,恩格斯给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的贺信上说:“希望你们的努力将获得成功,能使大学生们意识到,从他们的行列中应该产生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它的使命是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肩并肩地发挥重要作用。”[2]列宁指出:“俄国的人才多得很,只是必须更广泛和更大胆地、更大胆和更广泛地、再更广泛和再更大胆地吸收青年参加工作,不要对青年不放心。目前是战斗时期。整个斗争的结局都将取决于青年,取决于青年大学生,尤其是青年工人。”[3]青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要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青年的培养目标是使一代青年成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自然属性上,历史的依次交替以一代青年整体性的地位和权力转移为标志;在社会属性上,青年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要积极争取和组织青年投身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兴起之初,就充分认识到青年的社会地位和角色作用。工人阶级的解放不仅需要青年掌握政治机器,还要有掌管全部社会生产的丰富知识,因此要重视对青年的培养。1845年,恩格斯谈到德国工人运动时说:“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青年。但是这种青年不应该在资产阶级中去寻找。德国的革命行动将从我们的工人当中开始。”[4]青年富有斗争性,是生机勃勃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要组织青年,培养青年,壮大自己的力量。列宁转引恩格斯的话说:“在我们革命政党中青年占优势,这难道不自然吗?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我们是革新者的党,而总是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我们是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5]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青年的培养,毛泽东把青年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把建设新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邓小平认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以对今后10年乃至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着眼于培养广大青少年。2012年5月4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肯定青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提出“伟大的时代召唤着青年,辉煌的事业期待着青年”[7]。习近平2013年与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8]

青年的成长道路是实践锻炼,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看看一些学生,看看那些同社会实际活动完全脱离关系的学校里面出身的学生,他们的状况是怎么样呢?一个人从那样的小学一直读到那样的大学,毕业了,算有知识了。但是他有的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没有参加任何实际活动,还没有把自己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生活的任何部门里去。”[9]只有书本知识的青年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成材和成熟,青年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成材。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先锋力量,不仅要在实践中把社会需要和个人成长联系起来,而且要在实践中发现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唤醒民众实现革命目标。毛泽东指出:“青年们一定要知道,只有动员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10]只有在实践中,青年才能从潜在的社会力量变成现实的社会力量,才能与工农结合寻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明确提出:“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11]革命年代青年的成长道路是实践,和平建设年代青年的成长依然要坚持实践。江泽民强调当代青年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2]。尤其在网络化与信息化时代,青年是科技领域竞争的生力军,习近平提出:“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青年在国家关键的科技创新领域担当重任,如中国航天科研团队以青年为主体,平均年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33岁,北斗团队35岁,东方红四号团队29岁,卫星应用团队28岁。[13]

青年不会自发成为革命者,需要教育和引导。在青年教育问题上,马克思主义重视青年全面发展,强调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从所处的环境、社会分工、政治觉悟上,青年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层次。斯大林曾指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青年。有垂头丧气的,疲倦懈怠的,悲观失望的。也有朝气勃勃的,活泼愉快的,意志坚强和不达胜利决不罢休的。”[14]毛泽东也认为群众中存在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正是因为青年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不同状况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加强青年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教育要注意培养青年中的先进分子,积极争取处于中间状态的青年,使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毛泽东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他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就是全国的青年运动的方向。为什么?因为延安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是正确的”[15]。邓小平提出要教育青年做“四有新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16]1998年6月19日,胡锦涛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1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大座谈时进一步提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18]青年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就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正因为青年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关节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要赢得青年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成功。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权益而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要为社会的进步而斗争。因此,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

二 青年求新求异但不成熟

青年是肩负希望的一代,但是他们作为新生力量有着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天然弱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认为要全面看待青年,从整体上把握青年,既信任青年又要看到青年的弱点,对青年既满腔热情又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地分析青年的思想特点,避免以偏概全。青年的思想意识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下青年的思想意识有不同的特点。但是青年的思想意识也有共性,表现为前瞻性、反复性、矛盾性等。

(一)面向未来的前瞻性

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最有创造精神的群体。青年的目光总是投向未来,敢想敢干,试图改变世界。青年求新、求变的特性使他们成为社会变革的突击队、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虽然青年成长和面对的环境不断变化,但是青年较少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多数青年能够根据历史发展趋势做出新判断,设想新思路,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在创新中实现进步。对创新的渴望是前瞻性的灵魂。列宁看到青年创新的特点,也看到成人往往不善于正确对待青年等问题,提出要给青年充分的独立和自由来加强锻炼。“有些上了岁数的人或者老年人,往往不善于正确地对待那些不得不通过不同的道路,即通过和他们父辈不同的道路,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下接近社会主义的青年。”[19]但是青年对于许多贴着“新”字标签的内容也容易不假思索地接受和追求,存在非理性的冲动和理想化的盲动特点。青年拥有了改变未来的能力和欲望,但是如何明智地使用这种能力,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青年还缺乏必要的准备,需要教育引导。

(二)容易动摇的反复性

青年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思想尚未定型,缺乏辨别能力,思想方法简单,容易在两极之间摇摆。刘书林归纳青年中存在三种思想方法偏颇:“①偏重横向分析问题,忽视纵向分析问题。以今日若干数据或事实为根据,就能做出一个历史性结论,割断历史。②偏重微观体验,忽视宏观把握。微观体验肤浅而易变,如与某种思潮的一点发生共鸣,便奉之为信仰。③偏重局部分析,缺少全局性观察,以偏概全。”[20]正是因为青年对社会的认识比较肤浅表面,思想方法简单使他们的思想具有容易动摇的反复性。他们容易接受某种思想为信仰,但又不坚定持久;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但又充满热情和自信;他们多用理想的眼光看待现实的发展,但出现挫折又容易动摇。因此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青年要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加强学习。1892年2月4日,恩格斯在给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说:“某些对党的事务的发展表示不满的大学生先生们又开始学习了,这当然很好。他们学习得越多,对那些担任负责工作并勤勤恳恳履行自己职责的人们就越会采取宽容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将会看到,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他们还应当发现,他们在工人面前所极力炫耀的‘学识’,还是差得很远的,而工人们本能地、‘直接地’(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掌握了的东西,他们这些大学生要费很大力气才能获得。”[21]青年思想方法简单,经验欠缺,容易走极端,这是青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缺点,但并不妨碍我们信任、理解青年。

(三)发展过程的矛盾性

青年处于多种力量争夺的中心。面对多元杂糅的文化环境,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交汇碰撞的思想观念,青年的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矛盾和纠结。青年是社会中最开放、最活跃、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他们关注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敢于表达自我和批判社会,满怀激情又缺乏理性思考能力。这些特点决定了青年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是许多思想积极的参与者、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在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非常活跃,思想容易偏激,行动比较激进,对社会进步的期待充满强烈的理想色彩,他们更容易受许多错误思想的影响。1866年10月9日,马克思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中指出,这些思潮毒害迷惑的“首先是‘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其次是工人,尤其是从事奢侈品生产的巴黎工人,他们不自觉地‘强烈地’倾向于这堆陈腐的垃圾。”[22]青年成长环境的复杂性使青年思想的发展过程充满矛盾、冲突和对立,因此需要关注青年的思想进步和环境优化。

青年思想敏锐,不安于现状,是非常可贵的进取性力量。但是青年还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对青年的成长有很明显的影响。青年有突出的长处也有明显的不足,我们既要依靠青年,又不能迷信青年。

三 青年特性与中国民主建设的契合性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社会没有明显的青年群体和青年现象,处于青年这一年龄阶段的群体没有明确的角色和职能,仅作为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短暂过渡。20世纪初学校教育的兴起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使学生阶层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初步形成,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和知识分子结社现象的普遍发展,使青年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一)青年求新求变的特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需求相契合

中国封建制度延续了数千年,其君主专制的制度结构及与之相适应的纲常伦理等意识形态渗入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没有给予人民任何民主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对人民尊重的极限只能是“民本”。不仅如此,权利还被认为是对伦理纲常的反动。素以开明著称的张之洞明确反对自由权利之说,谓倡权利必“子不从父,妇不从夫,贱不服贵,弱肉强食,不尽灭人类不止”[23]。即便是近代知识分子提倡开议院提升“民气”,实现“君民共治”,其前提仍然是维护皇权尊严,对民众争自由,求权利保持很深的戒心。如陈炽在主张开议院的同时又提出:“民主之制,犯上作乱之滥觞也。”[24]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给予人民民主自由是革命先驱浴血奋斗的目标。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从清朝末年起,五六十年来就是争这个民主。”[25]但是从社会结构到思想意识的巨大阻力使中国追求民主的道路异常艰辛,张朋园认为:“中国人向往民主政治,以戊戌变法为起点……不幸他们碰到的都是无法克服的困难,中国人只有望民主而兴叹。”[26]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状态迫切需要革命性的变革,以实现社会结构的彻底改造和国民精神的彻底更新。

青年之所以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锋,是因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27]。陈腐朽败的社会群体只能被淘汰,要使国家社会脱胎换骨,只能寄希望于新鲜活泼的青年的自觉奋斗。青年的使命是担当再造国家的重任,“然而吾族青年所当信誓旦旦,以昭示于世者,不在龈龈辩证白首中国之不死,乃在汲汲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28]。青年要成为“制造新中国之良工”,成为国家命运的担当者,必须具备新的品质和拥有新的思想。陈独秀认为青年要具备六个特性: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29]其中自主性尤为重要,如何获得自主性?陈独秀认为:“自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则应自进而建设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从之,自定权利而自尊重之。”[30]只有拥有这样的精神与气魄的“新青年”,才能担负起再造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的重任。青年在拥有革命意识的同时,还要有革命的行动。李大钊提出青年要本着理性,不断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31]毛泽东也高度评价青年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32]正是因为青年具有这样的特性和革命的行动,青年责无旁贷成为中国革命的先锋。

(二)青年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探索,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疑问

近代中国国家统一、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纠结在一起的三个时代课题。要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青年必须承担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青年在宏观层面追求国家统一、民族独立,在个体层面摆脱家族束缚、走向独立,这两个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这一时代青年的独特使命。“对包括家庭中的自主权、婚姻权、经济权等在内的年轻人的权利以及作为‘新青年’不可不具备的独立人格的强调,是‘五四青年’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33]。青年对礼教和传统家庭制度的反抗和激烈批判,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在瓦解旧的社会结构的同时,青年开始初步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青年对民主的认识和追求与民族独立、国家和平的迫切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问题的关键是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革命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民主制度?黄仁宇把民国以来的中国社会比喻为“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34]其上层是文士官僚阶层,其下层是数万亿无从区划的农民。黄仁宇认为在这样的国度,要对社会结构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无异于使走兽蜕变为飞禽”,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35]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对革命前途的探索多以失败告终,惨痛的经验表明革命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刘书林认为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正确选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五四”青年:“在中华民族危亡面前选择了爱国主义,在众多力量之中选择了与工农民众相结合,在各种思潮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36]正是青年的正确选择使青年成为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程,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篇章。

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生产关系的建立不通过选择、意志和理智甚至极其复杂的涉及重大利益冲突的思想和政治斗争,当然是不会自己到来的”。[37]近代中国要冲破腐朽封建躯壳的束缚,获得民主的新生,没有青年的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不可能实现。对民主的渴望,对未来中国美好前景的期待激励着无数的青年为古老中国的新生浴血奋战。由国家性质、时代课题塑造的青年参与意识指引青年奋斗的方向,青年的思想和行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