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实现机理与政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我国人口分布总体特征

人口的地域结构就是按照人口所居住的不同地域划分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行政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既不属于人口城乡结构、自然地理结构和行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也不是超越三者之上的人口地域结构,而是与三者密切相关、依托于三者的人口再分布。对人口地域结构进行细分,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主体功能区人口再分布运行机理。

一 城乡地域人口分布差距大

从城乡分布角度来看,城镇人口密度要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笔者按照人口实际居住的空间进行测算。根据“六普”数据,全国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但城镇空间仅为7.27万平方公里,城市空间的密度约为9155人/平方公里;农村人口为67415万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是16.57万平方公里,农村空间人口密度约为4068人/平方公里。

二 四大区域人口分布不均衡

经济密度甚于人口密度。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程度最高,人口密度往往较高。如珠三角地区,属于优化开发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高,是人口分布变动最大的区域,仍将是人口迁入的重要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充满活力,具有强大的人口聚集效应。京津冀地区,京津两大直辖市,对外来人口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属于人口的主要迁出区,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密度仍然很高。其中湖北、湖南、山西、江西等省人口密度居于中数,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吻合。河南省属于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人口密度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的辽宁省人口密度较高,除了本身基数稍大之外,还在于辽中南作为国家重点开发的城市群,是重要的人口聚集区。黑龙江由于气候条件较为恶劣,人口密度较低。

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人口聚集能力差。人口密度尽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超过相对低下的土地承载力。如青藏地区,人口密度最低,属于人口非常稀疏区。该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总体来看,青藏地区现有人口数量已经超出社会经济环境的承载能力,由于人口增长自身具有不可阻遏与不可逆转的巨大惯性,加之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的较为宽松的人口控制政策,环境负荷超载愈加严重。更让人担忧的是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粗放式生产,使得青藏地区资源与环境更加不堪重负。青藏高原是亚洲大陆孕育江河最多的地区,是孕育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与长江的发源地,又是典型民族地区,人口合理流动复杂而急迫。

西部地区的蒙新区,经济增长较快,但由于地域辽阔,人口密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人口稀疏区。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自然条件差,多戈壁、沙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尽管资源较为丰富,发展势头较好,但总体来看,该地区土地承载力较低,属于主体功能区中的限制和禁止开发区。从发展来看,人口分布将基本保持稳定的状态。内蒙古如沙漠化防治区、新疆阿尔泰地区也存在一定程度上超载现象(见表3-1)。

表3-1 2010年四大区域人口分布现状

三 行政区人口分布差别明显

我国各地人口分布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六普”的数据,全国人口密度为139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高的上海市达3654人/平方公里,最低的西藏仅为2人/平方公里。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人口密度最高,三大直辖市基础条件好,经济较为发达,加之国家的倾斜政策,因此人口聚集程度最高。山东、广东、江苏、浙江、河北等地人口密度较高,这是由于这些地区一方面人口基数较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较快,人口不断涌入。如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成为全国最大人口吸纳区。数据显示,1990年“四普”时广东省总人口仅为6283万人,2000年“五普”时人口总量为8642万人,2010年“六普”时统计人口达到10430万人。长三角和京津冀均是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见表3-2和图3-1)。

表3-2 201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密度及排序

续表

图3-1 2010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密度对比

从时间截面看,除了经济发展比较迅猛的广东、江浙一带以外,人口密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尽管从排序上看我国基本维持了原来的人口布局,但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增长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见图3-2)。

图3-2 1990年、2000年、201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密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