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遗民身份
陈祚明(1623~1674),字胤倩[1],浙江仁和人。祚明生于业儒之门。其父陈石耕为学“一本之考亭(朱熹),而私淑于整庵、敬庵。然尤极意于经世,贯穿汉唐以来诸儒之说,辨核其同异。得先著作满家,凡数十万言,而家庭之训悉归指于忠孝。诸子奉其教戒,无敢堕失”[2]。整庵,即明大儒罗钦顺[3];敬庵,乃许孚远[4],其学以克己为要。这则记载有部分尚存疑点,[5]但陈石耕深受朱熹等当时重要理学家的影响,应没有问题,其出处当以经世致用为重,这样的家世应该也对陈祚明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孙冶云:“祚明父为存之先生,穷极性命,绍绝学之传,当世称为大儒。祚明嗣其学,披其义蕴,其于鹅湖、鹿洞之旨,廓如也。”[6]可见他受家学的熏染之深,这不仅为陈祚明后来编选《采菽堂古诗选》奠定了稳固的文化和学术基础,而且陈氏四兄弟以忠孝为出处大节,亦应在情理之中。
孙冶云:“当确庵先生之殉节江上,与二夫人俱祚明一家数口,糠核不厌,棺敛者三抚其遗孤。偕兄及弟,流离兵间,僦处一椽。”[7]这里的确庵先生,当是明崇祯壬午举人陈言夏。他在顺治年间荐举隐逸,以疾辞。陈祚明一家与陈言夏一家在山颓木坏之时,有如此的交情,当然对陈祚明及其家人的处世有重要影响。
陈祚明《忆昔行赠黄商侯佥宪》曰:
岁在癸未公车集,广陵城下停轮蹄。相逢南人望北关,意气一一凌虹霓。……是时中原已破乱,饷匮兵骄天子叹。上策不收各复归,少闲邦社俄崩散。烽尘四合几人留,贵贱存殁轻云浮。[8]
诗中的癸未,是指公元1644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年,风云突变,天翻地覆。李自成的大顺军势如破竹攻下了北京城,明朝灭亡。1644年4月,山海关外的清军接受明朝骁将吴三桂的邀请,入关与李自成在山海关决战,随即登基才一天的大顺朝皇帝李自成被赶出了北京城。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轻而易举地登上帝王宝座,从此开始了历时268年的大清帝国统治。这首诗展现了当时战乱频仍的局面,反映了作者相当复杂的感情:既有对故土依依难舍的苦恋之情,也有为自己坎坷的经历而悲伤。清兵攻破扬州之时,陈祚明与友人及诸兄弟聚集扬州,流离兵间,目睹了明王朝分崩离析的可叹图景。诗人面对国破民败,社稷崩塌,一种回天无力的悲壮之感跃然纸上。陈祚明兄丽明为将军,弟晋明为布衣,均以忠孝为重。兄玄倩抗清而殉难,陈祚明与另外二兄弟均以遗民身份入清。
《采菽堂古诗选》翁嵩年序云:
山人昆弟四人,长故明侍御靖国难。有老母在,山人奉之偕隐河渚,教授生徒以资甘旨之养。一门孝友遗世而独立,四方士林争目之曰:“人伦模楷在是矣!”会其故人胡少宰宛委、严侍郎灏亭,仕宦京师,强之出,山人则襥被奚囊,从两公游,与商确名山之业。[9]
陈祚明的长兄陈潜夫,字元倩,曾任明开封府推官。《明史》载:“(1646)江上师尽溃,潜夫走至山阴化龙桥,携妻妾二孟氏同赴水死,年三十七。”[10]仲兄陈丽明,字贞倩,号正庵,“尝从兄元倩治军大梁,为总兵官,所规画阴与孙吴兵法合。当其时,诸营累累如儿戏,独贞倩军屹不可动”[11],明亡后无意仕进。弟弟陈晋明,字康侯,号德公。“康侯于鼎革之后,与兄贞倩、胤倩,诛茅偕隐”,“其论诗谓王、李,但揭高华,钟、谭专搜冷隽,两者均失之,选有《八代诗钞》”。可见,陈氏兄弟四人对待清王朝的态度都是十分鲜明的,长兄、仲兄尤甚。而陈祚明和其弟陈晋明,则将王朝失落之哀痛,寄托于文化工作,并且在当时的文坛享有一定的名气。史载陈晋明有《采菽堂诗集》《采菽季子诗留》等,并且也得到当时重要文人的称赏,[12]另外,《采菽堂古诗选》是以读书室命名的,于是笔者推测陈祚明的选诗工作,也可能有其弟陈晋明的参与。
陈氏一门的选择,和当时江南许多抗清志士并无二致,但其家学家风的影响却至为关键。陈祚明后来作歌《思太古》,又曰:“兄事木帝精,弟畜蚀昴客。作剧生拔苍龙角,使气直骑参虎脊。当年天上携手人,岂念吾生此迍厄?泪下如绠縻,鼻涕长一尺。空啼杜宇血,徒衔精卫石。从来物化本无常,嗟尔悲啼亦何益?”[13]“空啼杜宇血,徒衔精卫石”,弥漫了作为遗民无可奈何的悲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