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研究脉络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包含空间维度的分工理论研究脉络可以从两个分支来考察(见图1-1)。一个是经济学中关于空间分工理论的研究,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地域分工理论等,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跨国公司与全球分工体系的研究为区域间分工增添了新的内容。另一个是地理学中从企业区位选择的视角对空间分工的研究,主要是经济地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图1-1 空间分工理论研究脉络
1.经济学视角空间分工的研究脉络
在斯密之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380)、亚里士多德和色诺芬等已经论述了社会分工与协作的重要性。一大批古典经济学家对分工理论做出了贡献(Grogenewegen,2008)。斯密(1776)的劳动分工思想之所以应该加以特殊讨论,并不是由于他的“创造性”或“论述的完整性”,而是由于“不论在他以前还是以后,没有任何人曾经认为分工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Cannan,1929)。在斯密那里,分工几乎是作为经济进步的唯一因素(Schumpeter,1954)。斯密(1776)指出,分工使劳动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分工可以增加熟练程度、节约工序转换的时间和促进机器的发明。在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基础上,通过对一般分工理论和贸易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地域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不断发展。
托伦斯是第一个区分地域分工和制造业分工的经济学家(Torrens,1808),产品的地区专业化问题由此开始引起关注。西尼尔、马歇尔、陶西格等发展了地区专业化的思想(Senior,1836;Marshall,1890;Taussig,1911),基于一般分工理论认为,地区分工的利益得自“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和资源禀赋选择生产某种物品”,同时也得自一切形式的专业化所带来的一般效率的增加(Grogenewegen,2008)。与此同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工与协作的论述,在当时计划经济背景下,苏联学者对地域分工和生产布局做了一系列研究(列宁,1899;阿努钦,1960;萨乌什金,1987)。
国际贸易理论是把国家作为区域分析单元,考察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贸易问题。主要包括古典贸易理论中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1776)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1817),新古典贸易理论中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Ohlin,1933),以及新贸易理论(Krugman,1980)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交通与通信成本的不断降低促使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全球工序分工不断发展,为区域间分工引入了新的研究内容。它的新特征是趋向于“把制造业过程日益进一步划分为一系列在世界上不同工业集中地点完成的部分的工序”(迪肯,2009),以便利用有利的劳动市场条件、相对较低的运输成本、税收的好处以及政府所提供的对于外国投资者的优惠。这种多国形式的产业链分工(国际工序分工)的应用是直接从斯密、巴比奇、尤里和马克思的概念中继承而来。
2.地理学领域关于分工与集聚经济的研究脉络
与经济学视角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空间分工不同,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考察经济活动的选址与布局问题。经济地理学领域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遵循这样的逻辑:(生产者与/或消费者的)区位选择产生集聚,集聚形成“中心—外围”模式。该领域关于空间分工的研究与各种类型的“中心—外围”模式相关,与集聚和分散的均衡、集聚的经济结构等问题相关。区域间分工的结果就是,在各个区域配置相应的经济活动。任何区域不可能只生产一种产品,也不可能让经济活动均匀地分布在区域内,相应地就会产生区域内的生产结构与空间布局问题。区域经济活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集聚现象以城市(群)或产业集群的形式普遍存在,因而“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层面普遍存在。无论是区域空间结构的分异还是经济活动的集聚与分散,所有宏观或中观的表象都是微观经济主体区位选择行为的结果。
根据对企业空间形式的两种假设(单区位企业和多区位企业),存在不同的分工和集聚思想。基于“区位选择—集聚/分散—‘中心—外围’结构”的逻辑,在不考虑多区位企业的存在时,经济地理学方面关于空间分工的研究(见图1-2)主要包括杜能(1826)的农业区位论、韦伯(1909)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1933)与勒施(1940)的中心地理论,以及以克鲁格曼(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建立的“中心—外围”理论模型。考虑多区位企业存在时,这一“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则表现为“总部—生产部门”的模式。英国人文地理学家Massey(1978)提出空间分工(Spatial Divisions of Labour)这一术语,明确提出空间分工的两种类型:区域间产业分工以及由大企业内部职能分工形成的区域间职能分工。之后,一些学者开始分析职能分工的微观基础(Clark,1981;Frobel et al.,1980;Scott,1981,1982,1988)及各个国家职能分工的特征(Bade,1986;Ettlinger & Clay,1991;Bagchi-Sen & Pigozzi,1993)。多区位企业是本书研究的重要微观基础,多区位企业微观层面的职能部门分离和区位选择,表现为中观层面不同企业同类职能部门的集聚现象,由此产生地区间的职能分工现象。
图1-2 经济地理方面与分工相关的研究
由此,从古典分工理论到国际贸易理论和地域分工理论,从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到中心地理论,再到“中心—外围”理论模型,还有人文地理学关于职能分工的观点,本质上都是在说明经济活动与区位的配置关系问题(前者是区位选择经济活动,后者是经济活动选择区位),然而两条脉络犹如两条平行线,直到克鲁格曼(Krugman,1991)指出“它们本应存在交点,甚至本就属于同一领域”。本书关于空间分工理论的研究,正是充分吸收这两条脉络的思想,同时结合多区位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方面的思想,从空间分工的形式、微观基础、经济性、形成和演进机理等方面构建空间分工理论的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应用于中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