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瑞“游牧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游牧业概述

(一)游牧业是草原畜牧业中重要又独特的一支

游牧业是草原(草食)畜牧业中除定牧、舍饲圈养(喂)两业外的一个独立支属,又是水面(渔)与地面两种养殖业中的地面养殖业——广义畜牧业(养猪、兔、鸡、鸭、鹅、鸽等家禽,鹌鹑、野鸡等野禽,蜜蜂、蚕、肉狗、肉蛇,药用鹿,皮用貂、狐,药用蜈蚣、蝎,饲料蚯蚓,鸣禽、信鸽、警犬……)中主要的和最重要的一支。单独论述游牧业,把它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来研究,就能清晰、充分、准确无误地认识其特点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便于对它进行变革与提高。

(二)游牧业六畜

在我国,作为游牧的牲畜种类,从两千年前始,大体经过长期的驯化过程而逐步被选定下来。这六种牲畜,即马、黄牛、牦牛、骆驼(双峰)、绵羊(粗毛)、山羊(绒毛)。由于自然环境的殊异,在各游牧区内六畜的分布比例会有差别。我国占世界85%的1500万头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一笔永续利用的巨大财富,也是我国游牧业、藏民游牧业赖以发展的再生资源。

(三)游牧业六族

从古演变至今,我国有藏、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等六个民族从事游牧生产,过着游牧生活。游牧经济是这六族1000余万人的民族经济,反过来说,这六族1000余万人的民族经济便是游牧经济。虽然现今这六族1000余万人并非人人从事游牧,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依靠游牧业和种植业维持生活。尽管从事游牧业的,并非仅仅是或全部是这六个民族,但除了以农为主的维吾尔族外,其他民族专营、兼营者寥寥无几。

这六个游牧民族中,三个民族有百万人:蒙古族最多(480万人)、藏族次之(459万人)、哈萨克族最少(114万人);余下三个,最多的柯尔克孜族为14万余人,塔吉克族为3万余人,裕固族只有1万余人。信仰藏传佛教者有藏、蒙和裕固三族,信仰伊斯兰教者有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三族。蒙古族主居内蒙古,青海、新疆、甘肃;藏族主居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也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哈萨克等三族,几乎全居住在新疆,而在甘肃、青海者不过几千或几百人;裕固族在甘肃省张掖地区聚居成县。游牧业生产,游牧业经济,不仅与不同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与六族各自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因此,无不打上各自的烙印和显现各自的特点。

(四)游牧区界

六族百万余户,1000余万人,有超过亿头的六畜,在我国东北、北、西北、西、西南五区片十一个省区——内蒙古、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吉林(前郭尔罗斯自治县、科尔沁左旗中心)、辽宁(喀喇沁左旗蒙古自治县、阜新蒙古自治县)、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新疆、四川(马尔康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康定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三四十亿亩(不宜农耕的)高原戈壁草原上游动放牧着。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和缅甸等12国相接,边界长近2万公里。超过亿头的六畜与三四亿亩高寒、戈壁草原紧相联系,构成六族财富与生活的来源。六族游牧经济的盛衰,事关我国民族团结与边境安危,绝不可等闲视之。

(五)游牧业与农村畜牧业、市郊畜牧业三者的并存互补关系

游牧业和定(居)牧业、舍饲圈养业三者,在新疆、在我国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显然是横向(地域)相补、不可或缺的,而不是纵向(时间)发展,前后必然更迭。它们各自根据其地域环境、社会条件,选择饲养适宜畜禽,共同构成全面、综合、巨大的人畜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就六畜而言,它们的繁育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制约很多,用何种方式经营,不是也不可能取决于人们的感情好恶和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客观环境与众多的物质条件。如自然地理环境(山川、气象等)与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等)。

在城镇工矿区,因有电源、交通(机运)、建筑、加工(饲料、产品)、饲料(粮、油、酒、醋及食品加工、副产品)、储藏、销售(近市场)等之便,舍饲圈养(六畜中的)奶牛、肉羊、猪、鸭,笼养鸡、鸽、鹌鹑等,产量高,收益大。这种又称现代化、“工厂化养蓄业”,是受自然影响、制约因素较少,人为调控、制约因素增大的先进养畜方法。但是,一不可能饲养全部六畜——马、黄牛、牦牛、骆驼、绵羊和山羊,而只适宜其中的高产奶牛、奶山羊和育肥肉牛、肉羊;二不可能也不适宜饲养过多的(超过本地市场需求)、大量的奶畜、肉畜,而只适宜饲养保证城镇、工矿区居民所需数量的基本或补充部分;三不可能所有大小城镇工矿区都具备这种现代化、工厂化舍饲圈养奶畜、肉畜和蛋禽的物质条件。

虽然,随着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和物质技术条件的改善,能够提高这种“工厂化养畜业”的比重,但终归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如牧区、农村)养畜业,而只能作为它们的一种补充。在农村,因有饲料、众源、土地、人力等之便,舍饲圈养并结合在地边、渠埂、道旁、林带、荒歇地定牧一些牲畜(六畜中的四畜——黄牛、绵羊、山羊和少数马),不仅能养好,做到收益高,起到发挥人、地资源潜在优势的作用,而且能以产品供人、以粪便肥田,为农民所必需。但是,靠人种地(生产料、草)养六畜,因受耕地面积供水的限制和料、草(包括副产品)产量的制约,总有数量限度,其潜力并非是无限大的。农牧结合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万亩理想养羊(单位)4000只,而实际远少于此数字,况且兵团还拥有几百万亩自然草原。年均每只羊需吃干草800公斤(每日2公斤),大家畜当5倍之。新疆每亩平均生产正、副产品共计约300公斤,尽作饲料,每2亩养活不了1只羊,每8亩养活不了1头牛。

新疆现今“大畜”的80%以上全靠自然草原游牧,而其余除去耕马、耕牛外的“六畜”,因受季节作物生长期限制,也多靠自然草原和摞荒地提供饲料,根本无法定牧,只有猪、驴则全是在村里舍饲圈喂。因此,结合种植,在农村用定牧和舍饲圈养方式,尽量多养、养好一些“六畜”中的“四畜”,是行得通、做得到的,也是对农民和国家都有利的。地面养殖业中的禽、兔、蜂、蚕等绝大多数都适宜在农区、农村农户、农民饲养。但是,显然这种所谓靠人养畜的方式,不仅也不能代替而且不能缩小所谓靠天(游牧)养畜的作用。游牧业虽靠自然草原养畜,自然草产(量)又受自然因素(主要是气象)制约。但是,自然草原面积广(新疆是现有耕地面积的18倍,全国是两倍半),减少率(开矿、修路、造田等)较低,退化率不高,所以,在实际上负荷了80%以上的“六畜”。随着投资改良,还能容纳更多的“六畜”饲料所需。

在四季分明、相隔有距的草原,既不能作为(常年)定牧(地),又不能舍弃大自然的恩物不用,当然明智之举还是(“六畜”)游牧,还是在适应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改善物资设备、技术条件中发展游牧。按不同地域养殖不同的地面动物,这是科学的也是经济的养畜原则。不管经历多久,不管游牧业中吸取了多少当今先进的定牧和舍饲技术,也不会使它变质或消亡。传统与变革,既矛盾又统一,有继承才有发展。不是所有的传统都是落后的、陈旧的、不适宜的、该被废弃与淘汰的。

游牧业是六族传统经营畜牧业的方式,能够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物质条件,达到现代化水平,成为现代化游牧业,而绝不能在现代化过程中消灭、废弃游牧业。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积累了几千年数百代牧人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是与自然灾害斗争的经验和适应自然规律的经验),因而不能形而上学地一概说它是“原始的”、“落后的”、“不中用”的。

实际上,三种地域(牧区、农区、城镇工矿区)的“六畜业”,也是相连而未绝然分开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城市工商业主所有的六畜,一般都是在山区游牧经营的。即使现在,农区、农村、农户、农民的六畜,也多是或多时在山区游牧经营的,而山区的六畜,不仅有些和有时采取了定牧、舍饲圈养办法,而且还到农区、城镇工矿区、近郊农田过冬和草地放牧。

新疆地方的一百五六十个国有牧场的四五百万头牲畜,除数得过的几个牛场不及万头的奶牛外,几乎全是游牧的——游牧经营。它们无力、无法定牧,也更谈不上舍饲。城镇工矿区内的奶牛,在主要靠舍饲圈养的同时,只要有条件,总是要迁到季节性天然草地(一般是夏季3个月)去放牧。凡是工矿、机关、团体(生活福利)的羊群没有不挤进山区游牧的。因为这样成本低、效益高。这种短期通过舍饲圈喂来育肥肉羊、肉牛的方法,本是过去(即“五五”、“六五”期间冷冻肉库未普遍建立前)城镇工矿区和市郊农村(常与肉食供销部门联营)习以为常的做法。个体肉商,总是要把买到手的羊胚子经过精心育肥之后才屠宰出售的。但是,硬要写文章证明全年舍饲圈养大量绵羊、山羊可行,还有利,那就是“学究”了。

总之,城镇工矿区适宜经营“工厂化养畜业”,能够满足居民对奶、蛋、禽、肉的需要,农区适宜经营舍饲圈养和定牧业,几乎(除驼、牦牛)能够饲养社会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及其产品,但牧区、山地、戈壁,只适宜游牧六畜,而且得天独厚,能解决城乡、全社会所需六畜及其产品。从我国东北往西南画一斜线之左的地域,大体就是三四十亿亩自然草原连片成区的游牧地带。在这个地带内,每片绿洲,就是一个农业地区,在其中心也就有一个大的城镇。有代表性的是以城镇为中心,围以农区,再围以牧区。新疆的15个城市中大多是三种畜牧业都兼而有之,而不是一种或两种,但其中也有不少是与城镇工矿区直接邻接的牧区。这种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构成的既错综复杂又有规律可循的客观环境,就为发展广义畜牧业和游牧业提供了最重要的客观依据。

(六)游牧长存,游牧常变

“逐水草而居”,虽鲜明、生动、准确地概括与描述了游牧业的基本形态与特征,但今日的游牧业却与两千年前的情况大不相同。游牧业至今虽仍受许多自然因素(主要是气象)的影响、制约,但并非“靠天养畜”。应该说,从狩猎转为驯养,人类就给游牧业注入了智慧、勤劳与力量,成为它的创造主。把适应自然规律进行游牧业生产(包括育种、择地)与单纯“靠天养畜”混在一起,就是糊涂认识。

新疆的国有牧场和人民公社,在四季迁徙之前,无不先要研究和决定转移日期、行进队列秩序和对放牧场的安排(多是个别调整)。游牧(本身、基本形式)长(期)存(在),游牧(外观、具体形式)常(经)变(迁、改)。游牧长存,是由于2.5倍于全国、18倍于新疆的农田面积的自然草原,四季分明、相隔有距,只有牲畜按季转移,才能得到利用;游牧常变,是由于随着社会生产条件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改善、进步,游牧的具体形式,亦即利用自然草原的方式、方法,能够也必须得到改变、改善、改进,以适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在提高游牧业生产力的同时也改善游牧人的生活。

(七)游牧业独特的优越性

在广义农业中,游牧人面临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飓风、大火、奇寒、冰雹、瘟疫、因干旱引起的饥饿……)是最小、最少、最轻的。例如,新中国成立41年来,新疆致人死亡的牧区风灾,总共才十来次,共死亡约20人,年均死亡率占游牧人的百万分之零点五。再以旱灾论,虽然使大量牲畜死亡,但未曾有人因缺水死亡的情况。游牧人的死亡,主要来自社会动乱和大小战争。游牧劳动是最轻便的,只要衣着、乘畜、住房好,不仅不艰苦(特别是与海上捕捞相比),且有暖季的安闲情趣可伴。游牧区清洁、宁静,大气、水源、噪音污染最小、最少、最轻,是优美无比的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农业中,游牧业的劳动生产率(男、妇劳均[2]50头牲畜的产值)和利润率都最高(因为劳动与物化劳动耗费都少)。在现今畜价高,畜产品又走俏的情况下,人均牲畜15头(全国牧区平均约20头),就是富裕牧区(畜均产值为60元乘以15头)。虽地处偏远,但游牧人的生活,不差于农民。虽然游牧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大部分产品一年产出一次,但由于牲畜与其产品结构的多样性和牲畜本身的经济特点,可说游牧业生产常有收入,错落相继,资金充裕,运转自如,好于一年一收的种植业。新疆农民,常把养畜当作积少成多零存整取的家庭银柜。

(八)游牧业投入少、收益大

六族六畜游牧业的产值可能如有些人所说,仅占全国(广义)畜牧业产值的5%,而其余95%,是由城市和农业区创造的。由此得出“应该偏重农区养畜”的错误指导原则。

就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四省区而言,游牧六畜的产值占其(广义)畜牧业产值的比重可能不低于百分之七八十,而且,如用1.人均产量、产值;2.产品的不可代替性(尤其对千百万穆斯林来说);3.新中国成立40年来在存栏畜数增加两三倍的基础上为国家廉价提供了几亿头牲畜、几亿张毛皮、几千万吨毛线的贡献;4.从亩均草原的改良得不到一分钱的投入等来衡量,六族六畜游牧业理应得到国家的正视、重视、珍视。面积广而又能更新改良的草原、量多又结构相宜的六畜和熟悉自然地理环境、怀有深厚感情和富有传统生产经验的1000余万人的六族游牧民,这三者是六畜游牧业能够和必然兴旺发达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