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十):东亚的开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连散步都受监视

由于居留地是严加监管的对象,所以居留地内的生活与软禁差不多。

在夷馆生活的外国商人时刻处在那些出租商馆的行商(又称“公商”,是获得国家特许的商人)的监视之下。外国船只一旦入港,即需要一个“公商”担任其保证人(又叫“保商”),“保商”负责监视该船船员,并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居留地内还有以下一些规定:

禁止携妇女儿童及武器入内。该禁令得到严格执行。即使到了1830年4月,曾有三名妇女从澳门来到英国商馆参观,清朝政府依旧以停止贸易相威胁。无奈之下,三名妇女只好离开。

侨居的外国人禁止雇佣中国男佣。但是这一点未能严格执行。

外国人不得乘坐轿子。轿子是中国官僚和上流人士使用的,“下等藩鬼”不得使用。

外国人不得在河上游船。但是在每月三次带“八”的日子里,可以有少量人在翻译人员的陪同下,到河对岸的花园里散步。这一规定也未能得到很好执行。

外国人不得直接向官员递交请愿书。如有需要,必须通过行商。也就是说,禁止外国人和中国官员有直接接触,所有交涉只能通过行商进行。

与夷馆的外国人由行商管辖不同,出岛和唐人屋敷则由长崎奉行所的官员管辖。

出岛在临海一侧设有七个哨岗,在通往内城的桥梁旁也设了一个哨岗,只有官吏、从事贸易的商人、译员、商馆的雇工、艺妓可以通行。唐人屋敷也是如此。

出岛和唐人屋敷禁止携夫人入内。这与夷馆的情况相似,但不同的是,出岛和唐人屋敷允许艺妓出入。

外国商人即便有时可以外出,也必须和译员同行。这一点也和夷馆相似。

但不同的是,荷兰人和中国人都可以直接和长崎奉行所的官员进行会面、交涉或者宴饮。不仅如此,新的商馆馆长到任后还需前去江户拜见将军。此时,需要行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所行的跪坐、俯首礼。

夷馆和出岛尽管都是自由受到限制的居留地,但性质差别却很大。夷馆不像出岛、唐人屋敷那样构造森严—由护城河、土墙、院墙围起,虽无法自由走动,但是街道可以通往其他区域,而且可以到前面的河上,甚至是河对岸的河南岛比较放松地游玩。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夷馆比出岛、唐人屋敷自由度更高。

但是中国人将外国人视作下等人。如规定他们不能坐轿子、不能使用中国男佣、不能直接和官吏接触等,这都是轻视外国人的表现。因此,艺妓也就不可能被允许进出外国人居留地。从这一点来看,出岛、唐人屋敷的外国人则更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