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宫很有趣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宗室亲疏的划分

与百姓的数量相比,宗室成员的数量可算是少之又少,但是,皇族的绝对数量也不能小觑。但凡和皇室有点血缘关系的人,都算是皇亲国戚,这样也称得上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团体了。相对于百姓而言,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特权阶级。但是,对这个团体再进一步作明细划分,也会有级别高低、亲疏远近之分。那么,这种皇室内部的差异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清入关以前,八旗制度、四大贝勒并坐理政制度等都是体现皇室亲贵等级的制度。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皇室成员的地位按照远近亲疏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皇太极认为:“宗室者,天湟(皇族、宗室称天湟)之戚,不加表异,无以昭国体,甚或两相诋毁,詈及祖父,已令系红带以表异之。又或称谓之间尊卑颠倒,今复分别名号:遇太祖庶子,俱称‘阿格’;六祖子孙,俱称‘觉罗’。”六祖是指努尔哈赤的祖父景祖觉昌安兄弟六人,除觉昌安外,还有德世库、刘阐、索长阿、包朗阿与宝实。照此规定,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为“宗室”,塔克世生有五子,分别是努尔哈赤、舒尔哈赤、穆尔哈赤、雅尔哈赤与巴雅喇,也就是说,这五人的子孙都属宗室,系金黄色腰带,称为“黄带子”。努尔哈赤的叔伯兄弟的旁系子孙称为“觉罗”,系红色腰带,称为“红带子”。

此外,皇太极在崇德元年(1636年),将宗室定为九等爵位,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爵号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前四等爵都“入八分”,辅国公与镇国公则有“入八分”与“不入八分”之别。顺治六年(1649年)增为十二等,分别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乾隆十三年(1748年)定为十四等,依次为: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

虽同为宗室,但又有“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之分。其中,“近支宗室”皆有辈数可考。康熙以下的子孙辈数为“允、弘、永、绵、奕、载”;道光七年(1827年),又续拟了“溥、毓、恒、启”四字;咸丰七年(1857年),再续“焘、阅、增、祺”诸辈名号,但还没来得及使用,清朝就灭亡了。此外,近支宗室还有“带偏旁的”和“不带偏旁的”之分,如咸丰一系的奕、奕 等,偏旁都是“言”部;载洵、载涛,偏旁都是“水”部;溥仪、溥伟,偏旁都是“人”部,这些都是最近支的宗室。而庆亲王奕劻,虽然也是“奕”字辈的,但是庆亲王府这一支是由乾隆支派传下来的,不是最近支,所以不能用“言”部,而是用“力”部,以示区别。还如,“载”字辈的载振,不用“水”部,而是用“手”部;“溥”字辈的溥铨,不用“人”部,而用“金”部等,均属于这种情况。

由此可见,清代皇室的等级划分非常严格。清朝灭亡以后,爱新觉罗的子孙人口逐渐膨胀,婚姻关系日趋复杂,纯正血统也很难保障。而爱新觉罗氏后裔很多已改为汉姓,例如“金”“肇”“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