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生态:美丽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营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1 确定单元尺度的意义和主要依据

3.1.1 确定单元尺度的意义

工业社会以前的数千年间,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始终以村庄作为主要聚居形态,其活动范围也大多局限于村落之中,这主要是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交通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影响。时至今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以及机械化生产方式打破农业生产格局的影响,乡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多样化的改变,虽然村庄依然是乡村人居环境最主要的形态类型,但多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正逐渐兴起并开始普及。从田野调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社区、园区等形态类型的数量正在快速上升,这些类型打破了村庄一统乡村人居环境的格局,使得乡村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不同的形态类型在尺度和功能上具有很大差异。村庄作为最传统的形态类型,其主要功能在于维持村庄内居民生活的稳定,在此基础上为国家提供粮食;新型社区由于人口规模更大并且更加集中,其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园区作为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基地,区域内部拥有大面积种植场地,但居民数量稀少。为了让“乡村绿色人居单元”的概念涵盖现实社会中乡村人居环境的每一种形态类型,必须明确基于不同形态下的尺度类型。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急剧扩张,乡村亦在以自己的方式逐渐变大。临近城市的乡村并入城市,远离城市的乡村开展合村并镇运动,种种举措都折射出当前“大就是好”的建设观念。

然而大真的就是好吗?1973年,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出版了《小的是美好的》一书,挑战了“大就是好”的传统观念,认为国家、城市乃至企业都不是越大越好,大型化会导致效率降低、难以管理、资源匮乏。相反,小单元相对来讲更容易实现沟通,便于处理好单元内部的关系,充分调动每个部分的作用,形成更加高效的组织。老建筑和街道由于包括不同类型的小空间,成为小企业最好的选择。小企业能为市民提供最便捷和灵活多样的服务,从而成为城市活力的重要来源。

同样,该理念也适用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如果人居单元的规模过大,则空间距离相对延长,物流的运输效率降低,主要表现在:供电、供暖等市政设施在传输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能量损失;距离的拉大增加了远程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规模过大易导致超出乡村居民的活动范围,不具备现实可行性。因此,为满足乡村人居环境的要求,必须将人居单元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乡村绿色人居单元合理规模的本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单元合理规模是将乡村绿色人居单元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考虑,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何种规模之下能够使系统最大限度趋于自维持状态,找到以生态技术为纽带的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平衡点,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盲目无限度的开发提供限制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