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值得铭记
刘庆邦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业,无法积累起雄厚的资本,王朝中央和地方政权的财政支出,主要靠农业税赋。衣衫褴褛的农民,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差不多都被官家收走了,因而祖祖辈辈过的都是忍饥挨饿的日子。这种悲惨景况,不仅史料多有记载,一些诗歌也有生动的描述。唐代诗人白居易《观刈麦》里写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李绅《悯农》里写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无疑是广大种田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农民种庄稼,养育人类,人类才得以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才是全人类最原始的、真正的衣食父母,现实却往往是“种田的吃米糠,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当爹娘的卖儿郎”。难道他们天生就该受穷吗?难道他们天生就该被榨取吗?2006年,国家宣布农民不再交纳农业税,从此结束了“完银子,交公粮”的历史,实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几年之后,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农民种田所收不仅全部属于农民自己,国家还给种田农民发放补贴,种的田越多,得到的补贴就越多。变化翻天覆地,做梦都想不到。然而,更大的好事还在后头呢!那就是全民摆脱贫困,一起奔小康。脱贫攻坚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前所未有的史诗性工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值得铭记,值得载入史册。
静言这部关于脱贫攻坚的纪实作品《平原深处》,是她作为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工作队员,参与脱贫攻坚过程的真实记录、心灵感受和重要收获。
历史浩繁,许多历史记载常常是粗线条的,哪怕是重大历史事件,也常常是一两句话点到为止。而文学作品的细节化内容,正好可以为史书做一些有效的补充。静言的这部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细节丰富,时代细节、环境细节、人物形象细节、对话细节、心理细节等,可以说俯拾皆是。比如作者负责帮扶贫困户老辛家,几年来的连续帮扶,使作者对老辛家的情况了如指掌,积累了大量细节性的素材。其中写道:有一年,大蒜价格高,卖得好,有经销商找到老辛,让老辛种大蒜,种出的大蒜全部由商家包销。第二年,老辛种了大片大蒜,大蒜成熟后,价格却低得出奇。经销商见无利可图,跑掉了,再也联系不上。阴雨连绵,眼看成熟的大蒜沤在地里没有出路,马上又要收麦子,可把老辛急坏了。这时扶贫工作队知道了情况,他们紧急动员所有队员冒雨去帮老辛家收蒜。蒜是收回来了,可销路仍是问题。工作队想出的办法是,帮助老辛把新蒜分袋包装,用三轮车拉到县城相关机关单位门口,写块“爱心蒜”的牌子招徕顾客,看能不能帮忙销掉。事关脱贫攻坚,不但机关干部纷纷伸出援手,连过路的行人也积极购买。一车大蒜一上午就卖完了。老辛数了一下,一共卖了四千多块钱,大大超出了他的估算。老辛数钱的手一直在抖,他眼含泪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年秋天,老辛种的花生成熟时,又赶上了连阴天,再次遇到收不及、卖不出的难题,还是包括静言在内的好几个扶贫队员,帮老辛把花生从泥地里扒出来,清洗干净,想方设法卖了出去。
静言所在的县是河南省沈丘县,近几年,全县上上下下的所有干部,几乎都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中。其实,干部家庭虽然不贫困,但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也各有各的负担。但是,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走上小康之路,他们克服困难,做出牺牲。在大雨、大雪的恶劣天气里,为了保证贫困户和一些留守老人、儿童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奔走在一线,为老百姓撑好“保护伞”。节假日,他们本应和家人团聚,却走村串户,到帮扶户家里慰问。按古人的说法,他们这样做是“致用”,也叫“事功”。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他们的“致用”和“事功”是必要的,他们脚踏实地、尽心竭力地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我国的脱贫攻坚大业才能成功。相比于“事功”,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把“事功”的过程记述下来,叫作“用情”。任何文学作品的诞生,都必须有情感的参与,没有一定的情感含量,就谈不上是文学。静言的这部作品在写作过程中倾注了不少真挚的感情,不少章节读来让人怦然心动。
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事功”者总是多,“用情”者却很少。好在有心的静言既“事功”,又“用情”,以“攻坚”的精神,写下这么一部脱贫题材的作品。它不仅对作者和读者有意义,对社会和历史也有意义。
2020年7月10日于北京
刘庆邦,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委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红煤》《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等,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