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年龄最小的爱国诗人
中国年龄最小的爱国诗人,是南明抗清将领、少年英雄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一作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家住郡城西花园浜。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挚友陈子龙等创立幾社,议论时政,研讨诗文,极得人望。完淳受父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他聪明早慧,天资极高,五岁读经史,七岁能作文,九岁写出《代乳集》(已佚),有“神童”之誉。夏允彝出游或赴约,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很小就阅历山川,接触仁人志士,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熏陶。他一次在未婚妻家看到满堂丝竹,便问岳父钱彦林:“今日世局如此,不知丈人所重何事?所读何书?”岳父没想到眼前这少年竟这般胸怀大志,一时张皇失措,只好含糊答道:“我的所重所学,和令尊差不多。”十二岁时,夏完淳拜江南名士陈子龙为师,并与有志少年杜登春等组织西南得朋会(后改名求社),成为幾社后继。次年春,农民起义军席卷北方,夏完淳自称“江左少年”,上书四十家乡绅,请举义勤王。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江南一带义师蜂起。夏完淳年十五,随父亲和老师在家乡起义抗清。约在从军前夕,与钱秦篆结婚。二人新婚即别,戎马倥偬,常难相见。夏完淳惭愧思念之情不能抑制,遂写下《卜算子·断肠》《寻芳草·别恨》等情深意切的闺中词。战事越来越激烈,夏允彝发动自己从前的学生、明朝江南副总兵吴志葵合兵攻打苏州,夏完淳也随军出征。此役明军大败,吴志葵被捕就义。清军攻陷松江后,夏允彝于是年九月十七日作绝命词,从容投松塘殉难,终年五十岁。夏完淳继父遗志,誓死报国,于顺治三年春与老师陈子龙、岳父钱彦林歃血为盟,共谋倡义。不久,陈子龙战败,而太湖一带吴日生领导的“白头军”(兵士以白布缠头作标志,以此为明朝戴孝)却一枝独秀,夏完淳于是追随陈子龙投身吴军,并将家产变卖用于饷军。陈子龙担任监军总参谋,他则在军中任参谋,负责制订作战计划。夏完淳还写了篇奏章,派人到绍兴呈给南明鲁王朱以海。鲁王见其年纪小而抗清志气大,便授予他中书舍人官职。在军中,夏完淳一边作战,一边挥笔,写下了《即事》《军宴》《鱼服》《军中有作》等诗,显示出少年豪迈的英雄气概和有敌无我的战斗精神。不久,“白头军”被包围消灭,夏完淳泅水得以脱险。陈子龙在经历一段军中生活后,认为吴军难有作为,此前便已离开了队伍。事后,夏完淳因痛心国事,作《大哀赋》,文采宏逸,情词哀婉,见者无不感叹惊佩。
顺治四年春,夏完淳为鲁王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并荫授自己为中书舍人事特写谢表,连同抗清复明志士数十人名册,交与专在海上往来通信联络的秀才谢尧文,使赴舟山呈与鲁王。不料谢尧文在途中候船时,被清兵拿获,解送苏杭提督吴胜兆处系狱。此时吴胜兆正欲反正,故将此案压了下来。后吴胜兆反清事败,清当局搜得夏完淳所书谢表等,于是南京总督军务洪承畴(原明朝兵部尚书、蓟辽总督,降清后负责镇压江南抗清义军)秉承清摄政王意旨,按名册严缉夏完淳等,务要一网打尽。此时,陈子龙正避居昆山。清军侦得其住处后,立即将他捕获,通过水路押往南京。五月二十四日,船泊跨塘桥下时,陈子龙乘隙投水殉国,年仅三十九岁。几天后,夏完淳岳父钱彦林也遭逮捕。
夏完淳原避居在浙江嘉善岳父家,曾秘密西行受阻,不得已返回华亭,决定渡海至鲁王处,再图大举。谁知六月底清当局突然派重兵包围夏完淳避居地曹溪江村,逼迫百姓交出“要犯”。眼见全村人的性命系于己一身,夏完淳慨然而呼:“天下岂有畏人避祸夏存古哉!”遂步出躲藏之处,告别痛哭不已的母亲和姐姐,为清军所获。清当局取水道将其押往南京。临别故乡时,作《别云间》诗(松江古称云间),充分表达爱国志士慨然赴死前的别乡情怀;船过细林山,想到老师陈子龙,作《细林夜哭》,以表哀悼;船过吴江,又作《吴江夜哭》,以悼念吴日生(吴系吴江人)。两诗写尽对山河破碎的哀痛、烈士殉国的悲辛、英雄失路的哀感,一字一咽,悲壮激楚,极为感人。
解往南京后,洪承畴亲自审讯并劝降。洪承畴喝问:“童子何知,岂能称兵叛逆?误堕贼中耳!归顺当不失官。”夏完淳挺立不跪,佯装不知审讯大员就是洪承畴,高声答道:“我闻亨九(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先生本朝人杰,松山、杏山之战,血溅章渠,先皇帝震悼褒恤,感动华夷。吾常慕其忠烈,年虽少,杀身报国,岂可以让之!”当左右差役告之堂上坐的正是洪大人时,夏完淳更声色俱厉地说:“亨九先生死王事已久,天下莫不闻之,曾经御祭七坛,天子亲临,泪满龙颜,群臣呜咽。汝何等逆徒,敢伪托其名,以污忠魂!”(《清通鉴》卷四)洪承畴面赤色沮,气为之夺,无辞以对。时钱彦林亦被捕受审,意志沮丧,夏完淳在旁激励说:“今与公慷慨问死,以见陈公于地下,岂不亦奇伟大丈夫哉!”使岳父得全晚节。在狱中,夏完淳用血和泪写成《土屋余论》,表白自己的遗恨:“家仇未报,臣功未成,赍志重泉,流恨千古。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魂;九天八表,永励英魂。”自被捕至囚禁中写得诸诗,定名《南冠草》,皆为慨世、伤时、怀友和悼念死者之作,慷慨悲凉,传诵千古。是年九月十九日,同钱彦林等三十多人,被押至南京西市刑场处斩。临刑,夏完淳立而不跪,神色不变,就义时尚不足十七周岁。死后,由友人杜登春、沈羽霄收殓遗体,归葬于故乡西北小昆山下荡湾村夏允彝墓侧。
夏完淳短暂的一生中,著有各体诗三百三十七首,词四十一首,曲四首,赋和文各十二篇。他十五岁前的诗作,受拟古主义影响,内容比较单薄。如《青楼篇》《杨柳怨》等,描写“醒来锦袖飘歌院,醉后红牙唱酒楼”的游冶生活,反映了其作为贵公子的思想局限。但在明亡以后,他投身抗清义军,在血与火的斗争生活中,诗风为之一变,形成一种悲壮激越、慷慨淋漓的风格。主要表现为:
记述江南亡国之变和自己抗清斗争的史实。如《军中有作》《军宴》《江城》《避地》等诗,小令《狱中草》、套数《自叙》。这些作品不再以拟古为主旨,而是直面人生,正视现实,叙事抒情皆有生活实感。
展示高昂的抗战激情和坚定的民族气节。这样的思想内涵,见于《易水歌》《博浪沙歌》《南越行送人入闽》《题曹溪草堂壁》等大量诗中。被捕后写的《南冠草》则有更大的发扬。如“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别云间》)和“九原应待汝,珍重腹中身”(《寄内》)等句,都充满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
虽备尝艰辛,终遭失败,但仍保持着昂扬的乐观主义精神。如《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柬半邨先生》等诗。前者中的“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和后者中的“英雄生死路,却似壮游时”句,气势奔放,开朗壮美。
歌颂英烈,哀悼师友。《六哀》《六君咏》《忆侯几道云俱兄弟》《细林夜哭》《吴江夜哭》诸篇,都属于这一类。尤其是《细林夜哭》中痛悼老师和战友陈子龙的诗句:“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真挚的战斗情谊,坚定的赴死决心,悲怆至极,感人至深。诚如陈均在《夏节愍全集》中所评:“忠肝义胆,发为文章,无非点点碧血所化。”
夏完淳的著作,除自己定名的《南冠草》《续幸存录》外,还有经后人编成的《玉樊堂集》《内史集》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吴省兰合编为《夏内史集》,颇有遗漏。清嘉庆十二年(1807),王昶、庄师洛编刻为《夏节愍全集》。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重加校订,编印为《夏完淳集》。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印有今人白坚《夏完淳集笺校》并附录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