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报纸启发长征方向
红军落脚陕北 中共中央进驻延安
1934年,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各个根据地相继沦陷。同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从江西的瑞金出发,先后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当经过湘江时,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中国革命处于危急关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解决了党内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5年,西北红军在刘志丹的率领下,主力连战获胜,将苏区范围扩大到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占23个县,人口约100万的广大地区,在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的情况之下,成为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长征开始之前,中共中央对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有一定的了解。长征开始后,中共中央同陕西党组织的联系中断,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亦无从了解。[1]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胜利会师,总兵力达10万多人。根据全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当时红军所处的战略位置,党中央力主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却在此时分裂党和红军,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转战,兵力损失大半,剩下不足3万人,而红四方面军却拥有五个军8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张国焘个人野心膨胀,依仗人多枪多,公然闹独立,反对中央北上方针,提出南下向川康发展。最终北上的红军仅有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约8000人。红军进入甘南后,兵员有减无补。在9月12日的俄界会议后,中央决定北上,到中苏边境创建一个根据地,并将红一、三军团和中央纵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陕甘支队为扫清北上障碍,发起攻打腊子口战役,9月18日,陕甘支队突破天险腊子口后,越岷山,过施窝、大草滩,于20日到达甘南哈达铺。[2]
9月20日,中共中央进驻哈达铺,在当地邮政所获得了一些国民党发行的报纸,从中了解到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合的消息,也才知道陕北还有一块相当稳固的红色根据地。在一份旧的《晋阳日报》上登载了阎锡山的一段话:“陕北刘志丹赤匪已占县城六座,有正规军五万多人,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不下20万人。”[3]虽然报道中有所夸大,但是毕竟让长征中的红军知道陕北有一支红军队伍,而且有根据地。22日,毛泽东在哈达铺义和昌药店内,召开了中央负责人会议,根据最新情报进一步分析了敌情,研究了北上的行动方案。同日下午,在哈达铺的关帝庙内召开了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报告,将全军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又称陕甘支队),全军共编为三个纵队,约7000人,将红军北上的目的地初步确定为陕北。[4]
小镇哈达铺本是红军在困难之际进行短暂休养和整编之地,却无意之中成为红军命运的重大转折点。9月26日,中央进驻榜罗镇,从榜罗小学中找来很多报纸,了解当时全国的形势。[5]国民党在1935年8、9月的《大公报》上刊登了关中“匪情”和陕北军事形势转变等有关陕北根据地的报道,这些报道再次证实了陕北红军的存在与活动情况。27日,中共中央在甘肃通渭县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主张将北上到中苏边界建立根据地的意见,作出了进入陕北的战略抉择。正是因为知道陕甘边根据地,中央红军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落脚点问题。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起县城),历时整整一年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宣告胜利结束。中央到陕北时,剩下五六千人。据很多的历史资料记载及亲眼见过中央红军到陕北的老人回忆,当时的中央红军衣衫破烂,人又黑又瘦,像叫花子队伍。
在陕北,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得到了当地党政军民无私支持和拥护,不仅解决了生死存亡问题,得到休养生息,而且转入了又一轮发展壮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