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的话
视觉图像是一种重要媒介,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达语言。摄影作为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传递图像信息。在影像视觉艺术普及的当下,录图、读图和用图已成为生活常态。因此,摄影也成为人人需要掌握的一门大众艺术。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现代媒体艺术属于视觉艺术之一,摄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摄影教学作为美术学科的一个分支或补充,以社团拓展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摄影的构图、用光等基本技能,适度了解实用、艺术、创意等摄影门类知识,用摄影捕捉和记录身边有意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摄影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和视觉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
为了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适应当前读图时代的发展,落实新时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编者组织一线优秀摄影老师编写了这套包括《小学摄影》和《中学摄影》的中小学美术拓展教材。
本教材不以传统的摄影技法学习为主线,而是根据当下教育改革方向,围绕学生喜闻乐见的身边事物,以主题化教学方式,融入技法、审美、创意和情感等学习内容,融合智育、美育和情感体验。书中不仅介绍了摄影历史、流派、技能等常识,也讲解图像的审美感知,以及当代摄影的创新视角,兼顾摄影教学过程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专业性。同时,教材以学生主动学习摄影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知行合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另外,教材注重课程设置的文化内涵,设计“小知识”“拓展”等栏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育熏陶,提高人文素养。
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差异,《小学摄影》分“我与我们”“我与自然”“我与社会”和“我与作品”四个主题单元,采用“看一看”“辨一辨”“学一学”“拍一拍”和“展一展”的体例进行编写。《中学摄影》从摄影图像和思维介入,分“观看之源”“呈现之道”“传播之态”三个单元,采用观看、鉴赏、分析、实践和展评的体例进行编写,渗透摄影历史、流派、展示、传播知识,介绍人物、自然、事件等主题的表现要点,讲解图像后期处理技巧,将基本的摄影专业技能分解到每一课中。
在编写过程中,本教材编写团队反复商讨,并得到陈灿荣、顾勇等摄影家的悉心指点。期待广大教师根据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对本教材提出改进意见,一并致以真挚的感谢!
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李方
二○二一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