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善”成为伤害彼此的利剑
“周边人的善意,加重了我的焦虑”
表姐在一家设计公司做了七年,突然有一天她厌倦了既定的生活选择了辞职,成了一个全职画手。作画手虽然收入不稳定,但也能保证她吃穿不愁,日子过得也还算安稳。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周围的亲戚们得知了表姐辞职在家的消息,纷纷忧虑起来。
“你现在还年轻,不知道工作的重要。工资倒是其次,你不工作,五险一金谁给你交?老了之后你就该后悔了。”
“要是外人我也不管,咱们自家人我才多说两句。你爸妈这么大年纪了还出去打工,你自己在家躺着,压力不都转到他们身上了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他们考虑啊。”
……
每个人都神情诚恳,还异常主动地要帮她介绍工作、留意信息,仿佛在家工作的她,年老之后就一定会成为露宿街头的不孝之人。
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轰炸下,原本辞职之后难得迎来清闲时光的表姐也开始焦虑起来了。这种以善为名的劝诫让她进退不得,曾为了辞职挣扎许久的她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我身边有个朋友家庭条件相当优渥,相比较之下,她的男朋友物质条件就差了很多,但却非常有才华。我朋友在金钱方面习惯了“大手大脚”,恋爱期间一腔热血地送了男友一堆礼物,男友也总是很浪漫,会亲手给她织围巾、写情书作为回馈,每次都能让朋友感动。
后来两个人结婚了,朋友在北京三环内买了套房,在家族企业里工作,她曾经的男朋友彼时的老公继续从事着文艺类事业,和朋友组建了一支团队做戏剧,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前阵子我出差和这对夫妻一同用餐,发现两人的相处已是十分不自然,三杯两盏后他们开始争吵起来。
“你已经多大岁数了,不为我考虑你也为这个家考虑考虑!搞戏剧能赚什么钱,让你来公司上班你又不愿意,我真不知道当初怎么嫁给了你。”
男人不说话,这个态度让我朋友更加恼怒。
“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当初结婚,房子、车子全是我们家买的,现在我爸妈就是想让你去上个班,你有什么不满意的?以后有了孩子,奶粉钱、上学钱,哪个不要钱,我们也是为了你好,怎么到你这儿就表现得跟我们害你似的。日子过得了就过,过不了就离,甭天天摆个臭脸好像谁欠了你似的。”
在朋友的语言刺激下,男人最后终于恼火,起身留下了一句“随便你,你爱离就离”之后抬脚离开。
朋友见老公离开,当即就“炸”了,伸手要抓人:“你要是现在走,就再也别回来!”
声嘶力竭的样子,撕碎了成年人最后一丝体面。
我看着眼前这一幕,猜测这应该并非他们头一遭上演这样的戏码。
我拉住朋友,连连安抚她的情绪。她冷静下来才重新开口。
原来,朋友的父母嫌弃男方的职业“不着调”,希望他能到自家公司帮忙,可是却屡次遭到了对方的拒绝。朋友觉得自己老公“不懂事”,不够爱她,“我对他这么好,从谈恋爱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花钱买衣服,送他礼物也从来不看价格,从不要求他回馈我什么。现在呢,不过就是希望他有个正经工作,他却连这个都不答应”。
说完了这件事,朋友又开始列举男人“不爱她”的种种表现:“以前恋爱的时候,他会经常哄我开心,我给他买了礼物,他都会给我回礼。虽然没有多少钱,但都是个心意。谁知结了婚就原形毕露了,不要说礼物,连话都很少说,到家倒头就睡,饭也不做,碗也不刷,我当初就该听家人的话,跟他分手。”
朋友口口声声说对男人没有要求,可是话中的每一句都像是一把利剑,插在了男方的自尊之上。
曾经买过的房子、车子,买过的衣服、鞋子,所有付过的金钱都以另一种形式压在了她丈夫的肩膀上,打着“为你好”的名义要求全部还回来。
这种“我给你花钱,所以你得听我的”“你得为了家庭牺牲梦想”的强买强卖,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但它被赋予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以善为名”。
“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
“以善为名”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会无数次经历。
家长与孩子之间、情侣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为你好”就像是一个魔咒,束缚了我们的行为,捆绑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走在仿佛被准备好的“老路”上。而那些打破规则的人,则被称之为特立独行的“危险分子”,被扣上了“乖张”的帽子。
但是,为你好,就真的是为你好么?
学会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有目的的“善”,可让我们在进行人生决策的时候能够把握方向,更能够让我们不会成为善良的“施暴者”。
有一种“善”,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期待。
每年高考结束,我都会接到很多家长朋友的问询电话,不少人会拿着自家孩子的成绩,向我询问孩子该上什么学校和专业。大多数家长都会根据孩子喜欢的地域和感兴趣的专业方向进行咨询,然而只有一位家长,也是我父母的朋友,在跟我通话时开口便是:“你知道哪个专业最赚钱吗?”
然后,他就“赚钱”这个话题,与我展开了讨论。
“‘造价’这个专业以后是干吗的?能赚多少钱啊?你有没有认识的朋友是从事这个专业的?你学的什么专业?对了,是社会学是吧?那应该不行,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好就业啊。”
在这样咄咄逼人的压迫下,我多问了句:“你家小孩有什么意见?”
他的回答更为直白:“他没有意见,我们给他报啥就是啥。上完大学还是得考虑就业的问题。”
对于这点,我颇为不赞成。考虑到两家的私交,我便多说了句:“大学是他自己在读,你们还是要听听他的想法。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很多都跟自己本专业毫不相干。现在选一个他喜欢的,他过得也会快乐很多。”
结果这位家长却立刻拿出那一套“经典”语录反驳:“你说的不对,他什么都没学过,怎么知道喜欢不喜欢,我们这都是为了他好,即便是他不喜欢,但等到毕业了就知道我们的良苦用心了。”
于是,在精挑细选下,他们为男孩选择了南京的一所高校。
隔了一年我恰巧去南京出差,正好住在这所高校附近,便约男孩出来吃饭。
男孩唉声叹气,抱怨课业压力太大,而他本人对这个专业丝毫没有一点儿兴趣,他正在筹备开学的转专业考试,希望能够“逃离”现在的情况。
这个例子中的父母之“善”,实际上就是非常典型的补偿式劝告。当个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往往会倾向于将这份期待转移到他人身上。
比如,有人劝你结婚务必找个有钱的对象,那可能她的另一半家庭条件就比较拮据;劝你以后考公务员的贪图稳定之人,可能自己本身安全感比较弱;劝你找个好专业的,可能对方本身对自己的专业不太满意。
双方关系越是亲密,就越容易发生情感转移,因为对方“无私地”希望你能好。但需要警惕的是,这种“好”背后其实还有一句隐藏的话,就是“别像我一样”。
他们认为自己走了“弯路”,就是因为选择了A,所以期待着你能够选择当时他们没有选择的B,就为了一个不同的结局。但往往是否B就是人生的唯一答案,这一点需要那些被鼓励者自己甄别。
有一种“善”,是为了要你对我更好。
“善”本身是一个褒义词,它往往带着某种无私、友好,仿佛是不求回报的。
但实际上,我们遇到的很多“善”是带着某种倾向性的。
我的富二代朋友给予男朋友金钱和情感,她嘴上说“我不图你什么,我就是爱你啊”,可是却仍旧希望对方能够为了自己放弃热爱的戏剧事业,转而去公司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理由是“为了你好、为了我们这个家好”。
我在学生时代,我母亲经常会对我说:“我在你身上付出了这么多的心血,你以后要是没出息,你说你对得起我吗!”
曾有这样一则社会新闻,一对夫妻资助了某个贫困大学生,大学生很争气,一路从乡下考到了重点大学,他找到了这对夫妻表示感谢。当时的电视台做了很好的正面宣传报道,然而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年这个大学生与这对夫妻对簿公堂,原因是这对夫妻见大学生如今有钱了,便一直以“恩人”的角色对大学生进行勒索。
他们认为,没有自己的资助就没有大学生今天的成就,乌鸦尚且知道反哺,现在他们经济状况不太好,大学生也有帮助自己的义务,否则便是“不知感恩”。
曾经的“善”成了伤害彼此的利剑,也成了大学生的心理枷锁。
这样的善意,其实带着某种压迫感,因为接受善意者此时会感受到某种责任感,并且带着某种程度的“道德绑架”,增加我们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这种善其实也和我们寻求心理平衡有关,我们在从事某件事前,总是会习惯性地进行某种“投入回报比”衡量。比如我们养育子女,会希望他们能够知恩尽孝;我们努力爱伴侣,会要求他们以同样的爱意回馈我们,这就是我们最原始、最朴素的交换。
这种“为你好”的背后,其实也有“为我好”。
有一种“善”,是为了撑起个人的面子。
很多企业或个人,对自己的捐款行为大张旗鼓地报道,其实背后隐藏着某种“面子”上的事,它不但是一种慈善行为,也是一种宣传行为。
因工作的原因,我认识这样一位老板,他是个热衷公益事业的人。每一次捐款,他都要带着专业团队拍照录像,并且请各个媒体宣传报道,以此树立自己的形象。甚至在他们的圈子中,一度还形成了“攀比行善”的风气,他们以自己捐赠了多少钱为荣。
当然,于社会而言,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但从出发点来说它的内核并非属于“不求回报”的善。
我身边还有一位比较好面子的母亲,每逢聚餐便喜欢在餐桌上大肆吹捧自己的女儿有多么优秀。我私下了解到,她在女儿的培育上花了很多钱,为了让女儿更漂亮,初中起就带她去韩国微调整容,请钢琴老师来家中授课,励志让女儿成为名媛淑女,长成她期待中的模样,这样才能成为她的谈资。
可是这样的“善”并不能让人觉得幸福,因为后来我听闻她的女儿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在服药自杀的时候被救了回来。这件事之后,这位母亲在聚餐时就再也没提过自己的女儿。
这样的“善”,带着压迫感,甚至有某程度的哗众取宠的意味。往往希望取得这样效果的施善者,通常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行为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满足内心的虚荣感。
辨析周边人“为你好”的言论,当然并不是要我们抵制周围人的“好言相劝”,也不是拒绝成为一个良善之人,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拥有在纷杂声音中聆听内心、减少焦虑感的勇气。
我们成不了别人的救世主,相应的,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人能成为我们的救世主。唯一能帮助我们进行选择的,只有我们自己。
“不必要求他人善良,但请对自己慈悲”
“有所求”的善更趋近于我们日常需要应付的生活。
并非所有的劝告都必须遵循,如何让善言真的能够帮助到自己的生活,而非为我们增加焦虑,是我们需要学会的一项技能。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只需做到以下三点。
1.认清自己的问题与处境。
只有清楚自己正在做什么、处于什么位置、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进行个人风险预估的人,才能迅速进行信息分类,区分出哪些“好言相劝”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大多数的迷茫,都是因为在没有做好选择的情况下进行了决策,对困难预估不全,没有面对结果的勇气。
去年我在和一位企业家用餐的时候,聊到了他初入金融圈的经历。
“我和我爱人其实最早都是体制内的员工,当时我要辞职下海经商,家人全部都不同意。我父亲就是农民,在家种了一辈子的地,家里有个当官的简直是祖坟冒青烟的事儿,结果我要辞职,他跳起来和我吵架。那时候街坊邻居轮流来我家做思想工作,其实在那个时候,我继续踏踏实实在体制内干下去,是很稳定的一条路,在小城市,我和我爱人这样的情况能过得很舒服。”
可是周围人的好言相劝并没有阻断这位企业家的决心,他分析了自己当时的工作情况和生活处境:“那时候再工作个两三年,我能升到科长的位置,这对一个年轻人而言其实速度很快了,只是我认为稳定的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这样一眼望到头的日子我觉得很没劲,我想要闯闯,想看到自己的能力极限。那时候我老婆也是在体制内,只要她不辞职,我们的存款就可以支撑那个阶段我们的生活。我询问了她的意见,她说愿意支持我,所以我毅然辞职了。”
当我们自己能够承担选择的最坏结果,并且自己对进行某件事有坚持的勇气,那就放手去做。
2.了解自己的目标和期待。
你想要的是什么?你做这件事究竟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按照成功的方向去采纳谏言,能够让你距离成功更进一步。
前阵子我联系了辞职后正在焦虑中的表姐,她正在继续待业与找工作之间迷茫摇摆着。
“我做全职画手其实也能赚钱,并且时间充裕,但是周围人的劝说让我不确定了。以前我接下一个画稿单子的时候就会很开心,现在接单子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开始思考做完这一个还有没有下一个单子让我做,我感觉自己被剥夺了快乐。”
但是,如果最初表姐辞职的目的只是做一个全职画手,并且希望把这作为自己的职业在这一行长远发展,那这样的瞻前顾后、左右拉扯只会让她变得越来越犹豫。
听从建议并不是全部吸纳,而是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有选择地筛选。
所以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你承担不了未来辞职的风险,但又想坚定梦想,那不如限定期限、制订计划、设定目标,而在这个阶段,你要听的建议并不是家人的劝告,而是你圈子里前辈的建议。”
给自己的选择一个缓冲期,适当屏蔽阻碍信息,对于缓解情绪焦虑有很好的作用。
3.明确自己的方向和未来。
实际上,这个问题和上一个需要探讨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你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路才是适合你的?你的未来又想要实现什么样的生活?你是否有这样的能力让自己实现这样的追求?都是我们需要衡量的标准。
前段时间,有一位正在念大四的作者在网上找我诉说烦恼。
她去年开始写作,并且在网站赚到了一些钱,每个月的平均稿费所得已经超越了她父母的工资。
“我现在每天都想着写文,完全不想上课。现在正面临写毕业论文、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但是我完全沉不下心来,我现在觉得毕不毕业都无所谓,反正毕业了我回家也是随便找个工作,拿着每个月三千多的薪资,还不如就一直写作,赚得比较多,时间还自由。我想放弃学位,但是我家人现在完全反对我这样的做法,我是否该听取他们的意见?”
我们在生活中确实会遇到短期利益扰断正常判断的情况,让我们以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就是这样的简单。
这个时候需要拉长时间线,权衡个人决策的综合因素。
学位所对应的,不仅是过去十几年寒窗苦读所付出的努力,它还是个人在社会中的有效竞争力。在考虑近期利益的同时,忽略个人未来发展中对风险的评判,放弃学位、全职写作之后,一旦写作所在的网站红利被耗尽,没有任何学历、技能的她就将受到严重的职业创伤。综合这些因素考量她本人是否能够承担这样的风险,这是重中之重。
善意,无论是施人以善还是授之以善,都是架构在独立人格和足够自尊的基础之上。不让“善”成为自己焦虑的来源,但也不要让自己的善成为压倒别人的稻草。
我有一个朋友,自从结婚生娃之后就热衷于劝人赶快结婚生孩子,并且一再强调现在的自己有多么幸福,自己的孩子是多么可爱。在某次聚会中,一个丁克终于无法忍受:“你的幸福构想,是我恐惧的未来,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后请不要再和我说这样的话了。”
我们没有必要要求他人事事给我们纯粹的善良,但自己对自己慈悲却是幸福的唯一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