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双杀效应
上述看法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且这种问题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会暴露无遗。这就是让老板们下决心做组织转型的第二个理由——悄悄逼近的管理双杀效应。
我们发现,企业的成长会经历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见图1-1)。
图1-1 企业成长的三个阶段
资料来源:穆胜企业管理咨询事务所。
第一个阶段是车库创业期,企业凭借创始团队的组织活力脱颖而出,实现增长。这个阶段是可以“弱管理”的,因为团队小,每个人都可以无限补位,且不计较暂时的回报。大家心中都有一个想法,把企业做上市,实现财务自由和人生价值。
这个时间窗口通常只有7年左右。道理很简单,每个联合创始人或高管对一个创业项目的热情大概持续3年,除非项目持续往上走,给他们更大的期待。初创团队如果没有一飞冲天,基本就只能通过老板透支信用的方式再挣扎一轮,引入新的团队再来一个3年。这样一共是两个3年,中间还有1年的切换期,这就是7年。所以,如果没有在7年里找对战略方向,企业基本就会一直平庸,因为后进来的人就是职业经理人心态了。战略没有找对的前提下,人才也更平庸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就不用多说了。
第二个阶段是缓冲期,企业已经上到了一定规模,可以凭借规模经济的优势实现增长。规模经济的爆发力非常强,这个时候企业会走上业绩快车道。但是,由于规模增加了,人员也增加了,于是分工更细,层级更多,流程更复杂,KPI无处不在,大企业病一定会如约而至。整体而言,组织活力下降带来的劣势被规模经济带来的优势盖住了,企业看起来形势还是不错的。
第三个阶段如何定义完全在于企业的选择,做好了就是蝶变期,做不好就是花样作死期。这个阶段,因为大企业病,规模经济效应已经触顶,[1]而大企业病却愈演愈烈,完全没有下限。这引发了“管理双杀效应”,即如果人力资源效能[2](HR efficiency,简称“人效”)下降,就会拉低财务效能[3](financial efficiency,简称“财效”),而财务效能下降,又会反过来拉低人力资源效能,双向交叉作用,导致企业轰然倒下。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属性的企业里,人效每变动1个单位,财效会同向变动4.33个单位。
有的企业在第一个阶段冲得很猛,希望进入第三阶段后能够“大而不倒”。但当它们带病发展,冲入第三个阶段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现实是,规模效应释放越大,管理双杀效应来得越猛,你驾驭不了的规模,可能是你的索命符,典型代表就是凡客诚品、乐视、ofo、瑞幸咖啡等企业。
要摆脱这种宿命,只能在第二阶段的缓冲期下功夫。这个阶段的前半段,应该老老实实地搭建传统金字塔组织,建立流程、分工、KPI等管理基础;后半段,则要亲自打破这些管理基础,走向组织转型。这是一个不大的时间窗,考验的却是老板的管理信仰和格局。在业绩看似不错的第二阶段,有几个老板愿意选择组织转型呢?
现实是,大多老板依然不顾管理双杀效应的威胁而拒绝组织转型,毕竟倒下的大巨头是少数,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命好”。豪情万丈的老板们也默认牺牲效能赢得规模的打法,至于人效和财效下降背后成本费用的上升,在规模面前都可以让路。
除了这类有野心的老板,另一类老板的心态也很有意思,他们不求蝶变,但求不死,于是更愿意小修小补,维持现状。他们的潜台词是:企业有大有小,不一定非要卓越,只要维持住现有的市场规模,“躺平”也是一种生存方式。问题来了,企业要保守行不行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过去,企业可以平庸生存,但在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并没有给平庸企业太多生存空间,即使现在有,也可能因“全域竞争”的来临而消失。另外,即使能够躲在“角落”,企业也会被封死上限,随着产业的衰亡而衰亡,无法寻找第二曲线。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1] 不是规模经济这种经济学规律消失了,而是大企业病导致规模经济发挥不出来,甚至出现“反规模经济”。
[2] 即以人数或人工成本为口径衡量的投入产出比,典型指标如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比、人工成本报酬率、人均营收、人均毛利、人均净利等。
[3] 即以财务投入为口径衡量的投入产出比,典型指标如毛利率、利润率、投资回报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