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构想性(Imagination)
构想性是指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户可以根据所获取的多种信息和自身在系统中的行为,通过联想、推理和逻辑判断等思维过程,随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变化,对系统运动的未来进展进行想象。
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有可能从定性和定量集成的虚拟环境中得到感性和理性认识,进而深化概念、产生创意和构想,主动地寻求、探索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就更体现了虚拟现实的创意和构想性。
虚拟现实毕竟是虚拟现实,永远不能取代真正的现实,它给人们带来的是“真实感”,而不是“客观现实”的替代品。在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过程中,还需要用户明确这条底线,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参与到与虚拟现实场景和事物的互动之中,以获得最佳的真实感、体验感。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创新扩散理论,认为创新扩散是对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进行传播的社会过程,通常需要经历从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采用——后期大众采用——保守传统人群采用这样五个阶段。“从创新扩散理论的五个阶段来看VR技术的应用可以发现,VR还是一项不断迭代更新的新传播技术,目前用户规模还不大,主要是一些创新者在使用,也就是处于五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大众使用层面。”[2]随着虚拟现实产业相关技术的日益进步,虚拟现实硬件设备的技术性能会迅速提高,虚拟现实的软件开发、内容创作也会迎头赶上,虚拟现实市场也会逐渐培育成熟,虚拟现实的后续创新扩散过程也许会呈现出加速的趋势。把握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为视听媒体虚拟现实作品创作做出贡献。
[1] VEA视频体验联盟秘书处.VR体验:终端是基础,内容是核心,网络是保障[J],通信世界,2019(10):24.
[2] 徐晨霞,张洪忠.5G条件下VR产业发展的突破预期.教育传媒研究[J].202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