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器具使用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腰背部、腹部肌力训练及胸部呼吸训练

(一)腰背部、腹部肌力训练

腰背部和腹部肌肉是维持腰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腰背部、腹部肌力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腰背肌肌肉张力,改变和纠正异常力线,维持和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1.腰椎退行性变患者 应在神经根刺激症状消除后开始进行腰背肌和腹肌肌力训练。患者不能过分依赖腰围,而是应该根据腰背肌力量逐渐缩短佩戴腰围的时间。长时间佩戴腰围可致腰部力量减弱和腰肌萎缩,进而产生腰背痛。

(1)俯卧位腰背肌锻炼法:患者俯卧位,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开始时双上肢后伸,头颈部后仰,胸部离开床面。掌握上述动作后,嘱患者双腿伸直、并拢向后方抬起,将上肢、头颈和下肢动作协调起来,仅腹部着地。每次保持5~10秒,然后放下休息5~10秒,再重复上述动作。开始时,每日训练10~15次,逐渐增至30~50次,以训练后不感到疲劳或腰背痛加重为宜(图2-23)。

图2-23 俯卧位腰背肌训练

(2)仰卧位腰背肌锻炼法:①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用头、双肘和双足跟为支点,腰背部后伸。该动作适用于老年人,但应有亲属或医务人员提供支持。②挺腹训练,患者仰卧,双足固定,抬高臀部,使身体的重量由肩及双足支持,收紧腹部及腰部肌肉,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次(图2-24)。③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将双手放于身体两侧,收紧腹部及腰部肌肉,缓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可做双腿或单腿交替),慢慢放下,重复10次(图2-25)。

图2-24 挺腹训练

图2-25 直腿提高训练

(3)直立式腰背肌训练法:①患者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交叉于身前,做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的活动。每日2~4次,重复10~15次。②患者直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扶杆站立(杆的高度以使患者腰部保持生理幅度为宜),脚尖伸直后,伸腿至最大幅度,双腿交替运动,放下休息5~10秒。每日2~3次,每次持续5~10秒(图2-26,图2-27)。

图2-26 直立式腰背肌训练方法一

(4)腹肌锻炼法:①仰卧起坐法,患者仰卧,双手抱住头的后面,腹肌收缩,用力坐起,再仰卧,再坐起,如此反复练习,每日2~4次,重复10~15次。若坐起困难时,可将双臂向前平伸,即较易坐起。②患者平卧,将下肢垫高30°,收缩腹肌,抬起头肩部,屈髋关节,使膝部与鼻子接近,如此反复训练,每日2~4次,重复10~15次。此法不仅可以增加腹肌肌力,有效降低腰椎负荷,减轻腰痛,避免腰痛发生,还是纠正腰椎过度前突的有效方法(图2-28,图2-29)。

图2-27 直立式腰背肌训练方法二

图2-28 腹肌锻炼方法一

图2-29 腹肌锻炼方法二

(5)四肢交替撑地训练:跪趴在垫子上,双手双足与肩膀同宽,将对侧手脚分别向上平举,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尽量保持头部不伸展或屈曲,背部水平,身体尽量减少向两侧晃动,两侧各重复10~15次(图2-30)。

图2-30 四肢交替撑地训练

2.脊柱稳定性骨折患者 卧床期间应尽早开始脊柱的功能训练,促进脊柱功能的完全恢复。卧床8周后,患者可在腰围的保护下适当活动。X线片显示椎体坚固愈合后患者才能弯腰活动,进行背伸肌训练,再配合腹肌锻炼(仰卧起坐)。此时已愈合的椎体不易再被压缩变形,脊柱后突畸形也不易复发。

(1)臀部左右移动后做背伸运动,即进行桥式运动锻炼,使臀部离开床面。随着背肌力量的增加,臀部离开床面的高度逐渐增加。

(2)脊柱骨折翻身训练后行俯卧位的背肌训练:翻身时腰部应维持伸展位,肩和骨盆同步旋转,避免脊柱屈曲与旋转,翻身后进行俯卧位的背肌训练。背肌训练时,负荷应逐步增加。双臂支撑,抬起上身与头部,髋部不离床;双腿交替后伸,膝关节保持伸直;无须双臂支撑,抬起上身与头,双腿同时后伸,上身保持不动。

3.腰背肌、腹肌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1)训练强度因人而异:对于腰背肌力量较弱或肥胖的患者,应适当减量。

(2)关注训练后患者的反应:若训练后次日晨起感到腰部酸痛、不适、僵硬等,应适当减少训练的强度、频次或停止训练,以免加重症状。

(3)肌力训练应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以训练时不加剧疼痛或有轻微反应但能忍受为标准。

(4)训练过程中不要突然用力过猛,避免导致肌肉损伤。

(5)在疼痛急性发作期,应停止训练,及时休息,否则可能会加重原有症状。

(6)肌力训练应持之以恒,切不可急于求成。

(7)注意加强饮食营养,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呼吸功能训练

脊柱变性、肋骨骨折等疾病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胸廓畸形和胸腔容量减少;胸腹部手术后心肺功能的改变、高位脊髓损伤等疾病,也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呼吸能力,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呼吸功能训练是通过提高呼吸肌的随意运动,使呼吸容量增加,从而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通过主动训练可以改善胸廓的顺应性。呼吸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放松训练、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等。

1.呼吸功能训练的方法

(1)放松训练:有利于气短、气急所致的肌肉痉挛和精神紧张症状的缓解,减少体内能量消耗,提高呼吸效率。在进行呼吸训练前,必须使患者全身放松。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指导患者先充分收缩待放松的肌肉,再松弛紧张的肌肉,达到放松的目的。还可以做肌紧张部位的节律性摆动或转动,以利于该肌群的放松;缓慢地按摩或牵拉,也有助于紧张肌肉的放松。

(2)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舒适放松的坐位或平卧位,医生将毛巾折叠放于患者前肋骨下方的腹直肌上,让其用鼻缓慢地深吸气,肩部与胸廓保持平静,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经口呼出,同时腹部下陷,重复上述动作3~4次后休息(图2-31)。

图2-31 腹式呼吸

(3)缩唇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用鼻缓慢深吸气后,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像吹口哨一样缓慢吹出。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一般吸气2秒,呼气4~6秒(图2-32)。

图2-32 缩唇呼吸

2.呼吸功能训练的注意事项

(1)训练方案因人而异:在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鼓励患者持之以恒,锻炼终身。

(2)环境适宜:避免在寒冷、炎热、嘈杂、粉尘等环境中进行训练。呼吸时最好经鼻,以增加空气的湿润度和温度,减少粉尘和异物的刺激。

(3)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训练时不应该有任何不适症状,次日晨起时应感觉正常,如果出现乏力、疲劳、头晕等,应暂时停止训练。

(4)病情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避免训练过程中诱发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衰竭。

(5)训练适度:避免过度换气综合征和呼吸困难。

(6)训练时适当给氧,可边吸氧边活动,以增强活动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