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揭开标签,看到孩子
——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
如果把过度使用网络视为孩子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套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常规思路,即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步骤,准确地找出问题出在哪里,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根据不同的问题和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这个思路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实施起来却十分容易陷入误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认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和原因,从而使与之相应的“怎么办”失去针对性,甚至走上错误的方向。
案例
家长眼中孩子的问题
案例1 “孩子一直没有时间观念,自制力很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从他接触了网络,更加不求上进,每天草草做完作业,剩下的时间都在玩游戏、上网,眼睛都不抬一下。如果不提醒,他就一直玩到困得不行才睡觉,家里人都很担心。”
案例2 “孩子小时候还比较乖,我们说什么基本都会听,到了青春期,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盯着手机看,做家长的多说几句就嫌烦。学习不行,顶嘴倒是特别有本事,我们说东,他偏往西,跟我们对着干,还经常无缘无故乱发脾气,是不是青春期的孩子都这么叛逆?”
案例3 “儿子是家里老人带大的,爷爷奶奶就这一个孙子,要星星不给月亮。可能是溺爱过头了,儿子现在特别任性,在家无法无天,正经事不爱干,就爱上网,一天到晚抱着手机,像着了魔一样,什么事都顾不上了。我们说:‘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你能玩一辈子手机吗?靠什么养活自己。’他全当耳旁风。”
案例4 “女儿上了初中以后就一直吵着要手机,我们就把她妈妈的旧手机给了她。没到一个月,女儿就说这手机过时了,样子不好看,性能也不好,还说同学用的手机都比她的好,她在学校没面子,我们被吵得没办法,又给她买了一部新的。最近我们发现她在玩游戏,充了不少钱,零花钱不够了就管我们要,说是同学都充钱,自己不充就没法玩了。我们让她不要那么虚荣,她就不高兴了,说我们一点也不理解她。”
案例解读
签构成的“伪问题”和“伪原因”
上述是几位家长对自己孩子问题的看法,“自制力差”“乱发脾气”“任性”“虚荣”,等等。这些描述是很多家长惯用的,想必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家长不仅自己心里这样想,对别人这样说,也常常这样念叨孩子。家长的出发点无非是指出孩子的问题,希望孩子改正;可事实上,这样的念叨并没有让孩子向家长期待的方向转变,甚至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这些说法好像一个个消极的标签,被贴上这些标签的孩子就倾向于做出与标签一致的行为,类似于心理学所说的“标签效应”。于是家长越说孩子差,孩子就越往差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
细心的家长不难发现,标签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对事实的命名或评价,比如“自制力差”“乱发脾气”,是我们对孩子行为控制和情绪控制能力的评价,“任性”“虚荣”是我们对孩子特定行为表现的命名。类似的标签比比皆是,比如不自觉、没耐心、贪玩、拖拉、没有时间观念、争强好胜、不听话、不用功、调皮捣蛋……给孩子的行为贴上标签会让我们产生找到问题的错觉,但其实这会让我们离事实越来越远。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我从未见过懒惰的人
我见过
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
在雨天不出门
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
请在说我胡言乱语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
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我从未见过愚蠢的孩子
我见过有个孩子有时做的事
我不理解
或不按我的吩咐做事情
但他不是愚蠢的孩子
请在你说他愚蠢之前
想一想,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
他懂的事情与你不一样?[1]
“愚蠢”“懒惰”与众多的标签一样,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不同,而对同样的事实得出的不同结论。比如遇到“孩子不同意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唱反调、顶嘴、不服管教”,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独立、有个性、有主见”。如何认识和评价孩子,是由家长本身的个性、经历、价值观、知识体系、情绪状态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深究起来,标签所标识的“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倒是很可能反映了家长认知上的问题。为何给孩子的特定行为贴上负面标签,并且将其认定为“问题”,这是家长需要自我反思的。
家长不仅容易将标签误认为是问题,还会错误地将标签当作问题发生的原因,比如“自制力差”是因为孩子不求上进,“乱发脾气”是因为孩子叛逆,“任性”是因为长辈溺爱……其实“不求上进”“叛逆”和“溺爱”,也是家长自己找到的另外一些标签。
因为标签本身既非问题也非原因,因此如果从标签入手,顺着一个标签到另一个标签,那就很难有机会发现真正的问题和原因,也很难找到问题的有效应对办法。只有当我们揭开标签,看到孩子真正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给家长支招
揭开标签,看到孩子
❀ “是什么”——看到事实
揭开标签的第一步,就是暂时放下自己看出的表象,回归事实本身。所谓事实,也就是“实际上发生了什么”。与笼统、概括的标签不同,事实是具体的、客观的。当我们发现自己在使用标签时,应该提醒自己退后一步去观察和反思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发生的,这样我们就能将大部分标签转换成事实。举个例子,孩子“无缘无故乱发脾气”是一个标签,而背后的事实可能是:孩子发脾气,十次有八次,家长搞不清原因。与之类似,“虚荣”背后的事实是:孩子看到同学有好手机而自己没有,也要求家长给自己买一样的手机;“自制力差”背后的事实是:如果家长不提醒,孩子就会在睡前一直玩手机。
如前文中提到的,从标签出发去探究原因是很困难的,其结果往往是从一个标签到另一个标签;而在事实的基础上去问“为什么”,才更容易接近真相。比如,如果我们问“孩子为什么自制力差”,就很容易跳到“生活习惯不好”“不求上进”乃至更多的标签上去;而如果我们的问题是一个具体事实:“为什么家长不提醒,孩子就会一直玩手机”,就会引领我们一步步解开谜题。
❀ “为什么”——探索感受
如何根据事实,找出孩子问题的根源?心理现象非常复杂,总是可以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对于上述问题,目前已知的心理治疗方法已经超过400种。对于一般的家长而言,相对简单且有效的一种方式是从“感受”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大部分时候,孩子与家长在大是大非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大部分孩子都知道学习很重要,都想与同学和父母好好相处,也都明白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但有时他们却偏偏反其道而行,这种表现在其他人看来就是行为问题。为什么知道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答案可以从孩子的感受上去寻找。
感受有时会触发行为,有时会阻碍行为。孩子明知道打骂父母不对,但是因为愤怒到了极点,就下意识地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发泄情绪,这时,是愤怒的感受触发了他的行为。孩子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也很希望取得好成绩,但因为在学习上屡屡受挫,感觉惭愧、丢人,进而一看到书本就害怕,只好逃避到游戏中去,这时,是羞耻、害怕的感受阻碍了他的行为。家长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懂得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然后才能从感受入手,寻求应对之道。
❀ “怎么办”——回归需求
如常言所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每种感受的产生,总是与特定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有关。举例而言,我们已经知道家长眼中孩子是在无缘无故乱发脾气,其实“乱发脾气”的背后都是愤怒的情绪在推动,那么这种感受是如何产生的呢?案例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希望很多事情能够自己做主,但父母没有觉察也没有承认孩子对话语权的需求。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父母或是将其当作小孩子的吵闹一笑而过,或是以“不能和父母顶嘴”进行批评,孩子对平等、尊重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回应和满足,愤怒的情绪必然会逐渐累积,直到爆发。
看到了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感受是如何产生的;有了理解,家长就更容易冷静下来考虑“怎么办”。到了这一步,也就触及了解决问题的核心:处理孩子的需求。
首先我们要明白,需求不是大道理,也不是价值观,它与是非对错无关,没有什么需求是不合理的,因此不要否认孩子的需求。但同时,不是所有的需求在现实中都能得到满足,也不是所有表达需求的方式都能被别人接受。作为家长,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合理表达需求,并适时、适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以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孩子为例,如何回应他对平等、尊重的需求呢?比如,让渡一部分权利给孩子,让孩子共同参与家庭决策,共同讨论学习和游戏的规则;教会孩子如何采用更温和的表达方式,比如与父母协商、给父母提意见。同时认真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明白不发脾气也可以达到目的。把“大道理”转换为父母的感受和需要,将“你不应该顶嘴”替换为“妈妈希望我们都先冷静一下,好好商量这件事”,让父母的言行成为孩子的榜样。
(李凌 撰写)
[1]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