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小规则,大讲究
——如何为游戏使用制订有效规则
在管理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不管是中国传统的“家训”,还是西方的教育理念,无不强调规则的重要性。许多家长也秉承“无规矩不成方圆”的理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虽然家长用心良苦,但建立规则本身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连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更何况网络过度使用这个世界级难题。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上起网来颇有六亲不认的态势,对家长爱答不理,建立规则孩子会听吗?有用吗?我们倾向于给出的回答是:有用,但建立规则的方式大有讲究。我们先从建立规则的一个失败案例出发,来谈谈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案例
形同虚设的规则和愈演愈烈的游戏
自从小谢上了5年级,就经常以写作业、看消息等理由向父母要手机,在房间里一用就是一晚上。一开始小谢的父母并未在意,因为学校的一些作业确实需要用手机在线提交。直到妈妈几次接到老师的电话,老师说并没有看到小谢上传的作业。反复询问之下,小谢才承认自己是在用手机聊天和玩游戏,家长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小谢的父母开始试着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一开始说好每次只玩5分钟,小谢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但他一拿到手机就忘了约定的时间,钻进房间里一个5分钟接一个5分钟地玩下去,直到家长把房门拍得震天响,才恋恋不舍地交出手机。小谢爸爸脾气急,见此情景经常气得火冒三丈,对儿子大吼大叫,有一次甚至动起手来。几次冲突之后,原本就性格内向的小谢完全不和家人交流了,除了吃饭时间,都待在自己的房间,和父母仅有的沟通就是要手机,或是要钱买手机。家里的气氛变得日益沉闷和压抑。
小谢爸爸反思自己,认识到不应该打孩子,还向小谢道了歉。同时,为了缓和关系,也因为孩子大了确实需要用手机,父母同意给小谢买一部手机。买手机之前双方做了约定,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玩,小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但拿到手机后,之前制订的规则就被全部抛在脑后。小谢玩得更加尽兴和疯狂,周末在家每天能玩十几个小时,平时也经常玩到半夜。软硬兼施无效后,父母趁小谢睡觉的时候没收了手机,小谢醒来后像疯了一样到处找,威胁父母说拿不回手机就要离家出走,甚至走到阳台上作势要往下跳,家人非常担心,只能把手机还给小谢。
现在,父母只要一管手机的事,小谢就大发脾气,最后都是父母妥协让步。眼看升学在即,小谢却仍然沉迷手机,无心备考,而之前制订的规则一项都不起作用,小谢的父母深感焦虑却无计可施。
案例解读
规则为何无效?
案例中小谢的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得知儿子谎称做作业其实是在玩手机的事实后,他们没有立刻批评指责或诉诸暴力,而是冷静下来,想方设法跟儿子制订规则。虽然父亲脾气急躁,打过孩子,但事后也能反思、道歉。通过这些我们看到,小谢的父母具有反思能力,解决问题的思路基本也是正确的,但他们两次试图与儿子建立规则却都以失败告终。我们不禁要问:规则对于小谢为什么没有约束力?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1. 缺乏“人性化设计”
让我们回到案例中看看发生了什么。小谢父母与孩子第一次制订的规则是:每次只玩5分钟。这个规则本身非常明确,但制订的过程非常草率,家长事先没有和孩子讨论,也没有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因此实施效果很差。只要玩过游戏的人都清楚,5分钟的时间对于大部分游戏而言只是刚刚开局,这对于想玩游戏的人而言,简直比完全不玩还要痛苦。在这个“惨无人道”的规定下,不难理解孩子为何会想方设法拖时间。可见,拍脑门制订的规则就像没有民意基础的法律法规,在真正执行时多半会“孩”怨沸腾。
2. 没有明确标准
再看第二次,在买手机之前,父母要求小谢“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玩”,这个美好愿望作为父母的要求或期待都无可厚非,但作为规则,它太笼统、抽象,缺乏可操作、可评价的具体标准。比如,怎样算是“不耽误学习”?玩多长时间才算是“有限度”?孩子做不到时,又该如何处理?没有标准,规则就无从落实。
3. 关注“结果”而非“过程”
接下来,当制订的规则没有约束力,或无法实施时,大部分父母的关注点都容易落在规则落实不力的结果上,“之前说好玩5分钟,这都半小时了,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随即对孩子批评指责,指责无效时就逐步升级为暴力打骂。打骂孩子的弊端不必细说,而这样做对规则造成的影响是:一旦采取了暴力手段,就超出了规则讨论的范畴,家长和孩子都不再关注既有规则为什么不可行,以及怎样才能更加行之有效,而这些才是应对问题的关键。
制订规则前,家长和孩子没有进行充分讨论,规则缺乏明确的标准,规则实施不力后也没有及时找出问题、进行改进,三番五次之后,孩子就会感到规则只是父母单方面的要求,并没有尊重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由于孩子本身对规则并不认可,即使违反了也不过是挨顿打骂,因此孩子并不会发自内心地对其给予重视,只有在有求于父母时才会策略性地答应。这样一来,规则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和意义,而是停留在表面的要求和许诺上,变成一种亲子间斗智斗勇的权利游戏。
在与孩子讨论规则时,家长怎样才能有更多“胜算”?总体而言,行之有效的规则要从“走心”开始,也就是先得到亲子双方的认可;然后在具体环节上要能落地、可操作;最后根据执行的情况和效果,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和完善。
给家长支招
平等合作,明确规则,适时调整
❀ 平等合作的基本态度
大部分孩子从十几岁时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恰逢青春期刚刚开始。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很多小时候非常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也会变得“有主见”,不再甘当“顺民”,因此不太可能家长一“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孩子就会乖乖“领旨谢恩”。更为恰当的做法是,父母和孩子用平等合作的态度,制订互利共赢的规则。
在规则制订之初,家长可以邀请孩子共同参与讨论,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形成一个双方都赞成的初步方案。在双方达成一致之前,讨价还价是很正常的,孩子非常“爽快”地一口答应未必是件好事,因为孩子有可能只是想通过暂时允诺来换取好处,或者并未理解规则真正的含义,这时候不妨就具体细节来做进一步讨论,以确认孩子是真的赞成还是敷衍了事。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同于成人,因此一些在成人看来属于常识的概念或规则,孩子未必能理解,这就需要家长耐心地为孩子讲解。以时间为例,“20分钟”是多久,成人是非常清楚的;对于按节上下课、已经有了时间概念的小学生而言也容易理解;但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情况则不然,他很可能不清楚自己一口答应下来的“20分钟”到底是多长时间,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担任讲解员,向孩子解释20分钟是多久,询问孩子能不能遵守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感到被尊重、被信任,同时也感觉自己是规则的制订者之一,就更有可能身体力行。同时,家长也要注重自身的规则感,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明确具体的规则内容
规则的内容需要明确,虽然并不一定要白纸黑字写下来甚至“签字画押”,但在制订规则时需要对一些重要的方面进行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内容是什么?如何保证能够做到?如果做不到怎么办?有什么奖惩措施?
上述问题并不是制订规则的范本,只是说明规则可以如何细分为可操作、可评价的内容,这样一来规则的实施就有了抓手。以小谢的案例为例,“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玩”这个既不明确也不具体的规则,可以具体化为“每天玩手机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节假日期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如果连续一周能做到,周末父母会多发20元零用钱”。
当孩子做不到时,该采取什么样的惩罚措施是比较难拿捏的。太轻了,不痛不痒,孩子不当回事;太重了,伤了孩子敏感的自尊心,造成更大的冲突,得不偿失。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回归第一条“合作”原则,问问孩子的意见:“你自己来说一说,如果做不到,该怎么办?”
❀ 不断调整完善
制订初步规则后,家长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制订了规则就一定会有效。心理咨询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可治愈的病人,只有无效的疗法。”对于孩子而言,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不守规矩的孩子,只有对孩子不适用的规矩。当规则的遵守出现了问题,首先要冷静下来看看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偶然因素导致的意外?是不是约定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太难实现?还有哪些重要问题在制订规则时没有考虑到?通过孩子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收集信息,弄清问题,始终保持平等合作的态度,与孩子协商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进,孩子的情况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先的规则可能也需要有所调整,以便适应新情况。
规则是一种纽带和媒介,它反映出的是亲子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有边界、有秩序的关系。共同制订和遵守规则的过程,并不是将硬邦邦的规定条文、奖惩制度强加于人,而是家长与孩子用“在一起”的态度,共同面对并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
(李凌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