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孩子
对于3~5岁的孩子,家长可以挑选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并给予一定的金钱报酬。
适合3~5岁孩子的家务
• 进门将所有人的鞋放好,将自己的衣服挂好(买个适合孩子的矮衣架)。
• 早晨起床,将薄毯子简单折叠好。
• 将脏衣服放在洗衣篓里,帮父母将叠好的干净衣服,按其分类放回衣柜的不同抽屉。
• 将小的垃圾袋扔到室外的垃圾桶里。
• 帮助父母到家里的信箱取信。
• 跟父母在超市买东西时,帮助拎一些小东西。
• 帮助父母择菜叶。
• 吃饭的时候,将碗筷按人摆放好。
• 吃好饭后,将自己的碗筷清洗干净(刚开始洗碗时,父母需要在边上指导:让孩子卷起袖子,要将碗的里外都清洗干净,并要不断提醒孩子不能浪费水。万一孩子打碎了碗,千万不要责备,而是要鼓励、安慰孩子)。
• 浇花(父母可以买一个适合孩子使用的小塑料浇花壶)。
• 定时定量地喂宠物(刚开始时,父母需要给予指导。孩子通常会一下子给出过多食物)。
• 睡觉前,将玩具和儿童书籍捡起来,放回玩具柜里。
我虽然列了很多这个年龄段孩子可以做的事情,但并不是说所有这些事情孩子都要做。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和家庭的特点选择几个孩子每天都可以做的家务。我们希望的是完成每一项家务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成就,而不是让他们感觉家务繁重到不可能完成。
干什么需要给钱
不是做所有家务都要给孩子钱,家长也不应该这么做。在是否给钱让孩子做家务这个问题上,儿童教育学家的观点是不一致的。有些人认为做任何的一般家务都不应该给钱。理由是,这么做可能会让孩子错误地认为做任何事都应该得到金钱的补偿,将金钱看得过重。而且,如果哪天孩子不高兴做了,他们可能会告诉你:“哦,我这周一分钱也不想要了。”让孩子做家务需要持之以恒,不能让他们认为只要他们不愿意做就可以选择不做。这类专家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求定期给津贴,比如,每周20块钱。
另外一些专家认为让孩子做家务应该给钱。因为做家务获得报酬可以让孩子从小理解“工作—金钱”之间的关系。家里的一切能够井井有条地运转不是靠魔法来维持的,必须有人工作挣钱。再者,孩子会额外珍惜自己通过辛勤劳动挣得的钱,家长给的津贴毕竟是家长给的。看着钱慢慢积累起来,用自己的钱买自己心仪的东西,会让孩子明白,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他们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家长让孩子做家务应该给钱。家长给的津贴是应付孩子正常需求的,但孩子会有自己的特殊需求,这种需求可以通过自己挣钱来满足。我会在“花费:防守赢得冠军”这章详细探讨这个话题。
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哪些家务需要给钱,哪些不需要,并根据孩子的年龄、身体能力和成熟度,不断调整家务的内容和报酬的多少。在洛克菲勒家里,孩子打死苍蝇都会有报酬。我们的家长未必要这么做,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就明白钱来自劳动,但我们也不能做得过头,让孩子认为在家里无论做什么都要谈钱。我们所有人,无论老少,都应该不计报酬地做很多事情。不为了别的,就因为这些事情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本应该相互支持。
在上面提到的一些家务活中,家长可以设定,扔一次垃圾给1元钱,帮择一次菜叶给1元钱,其他大部分的家务活,都不必给钱。等孩子长大些,上小学了,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扔垃圾和择菜叶不再给钱了,但帮忙拖地扫地可以给钱。扫地一次可以给2元钱(将1元钱的劳动换成2元钱的劳动,孩子应该没有意见)。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多的钱让孩子做些更复杂的事情,比如洗车、带弟弟妹妹、彻底打扫厕所等。
用现金立刻兑现
如果你决定为某项家务支付报酬,对尚且年幼的孩子,你需要立刻兑现,从而满足孩子对即时满足的渴望。行为经济学家早就发现,许多人对提前支付的激励的反应要比延迟的激励大得多。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如果不立刻兑现,年幼的孩子不会将自己的劳动和奖励自然地联系起来。
家长给孩子支付劳动报酬的时候,必须给现金,如果将钱存在卡里或者支付宝中,激励的效果要大打折扣。让孩子将现金放在看得见的地方,比如透明的存钱罐里,不要将钱放在信封里或者不透明的存钱罐里。视觉的冲击对年幼的孩子很重要,让孩子看着钱因自己的劳动而不断增加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
激励的载体也未必一定是金钱,对于一些孩子,巧克力、玩具这些也能提供足够的激励,让他们有动力去辛勤劳动。但无论是给钱还是巧克力,家长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并适时地赞扬孩子为完成家务活儿而做出的努力。
比如,孩子帮家长拎东西的时候,经常会将东西掉在地上;帮忙洗碗时,可能会摔坏碗盘;帮忙择菜叶时,经常将好的坏的菜叶一起扔掉。我们不能因此而不让他们尝试,不让他们帮忙。哪怕需要重新买东西,自己重新再择一遍菜,我们也要不断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做得不好或者摔坏东西而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我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因摔碎碗而被爸爸打的事情。那天,我不小心将爸爸特别喜欢的一只很精致的碗摔碎了,他狠狠地扇了我一巴掌,将我的鼻子打出血了。事情过去几十年了,虽然谈不上给我造成了一生的心理阴影,我也从未和爸爸提及过这件事(我估计他早就不记得了),但偶尔想起来,心里还是有点痛——那个碗就这么值钱吗?
鼓励需注意策略
鼓励孩子的时候要注意策略。2014年,《儿童发展》期刊发布了一份针对149名3岁至6岁儿童进行的研究。[1]在这项研究中,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布莱恩(Christopher J.Bryan)及其合作者发现,如果我们感谢孩子“成为帮手”(being a helper),而不是简单地感谢他们“帮忙”(helping),孩子的投入热情会显著增加。帮助他人的人,这个新的“正面身份”会显著激励孩子去帮助他人。
家长在和孩子谈论家务时要用第一人称——“做我们的家务”,尽量避免用第二人称——“做你的家务”。这样就强调了做家务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家人照顾彼此的方式。[2]
家长应尽可能地将做家务时间固定下来。比如,每周一、四晚上扔垃圾,每周五下午放学回来帮择菜叶,每晚吃饭后浇花等。这样久而久之,做家务就成了孩子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
孩子一旦做完某项家务,家长需要及时检查。孩子如果做得很好,家长要兴奋地告诉孩子:“你做得真棒!”这样你会逐渐地培养他们做好工作的自豪感。孩子如果做得不好,你也要鼓励他,告诉他正确的工作方式。我女儿4岁的时候,我第一次让她叠放洗净的衣服。她认真地将不同的衣服放在不同的抽屉里,但是她只是将衣服团在一起放在了抽屉里。我笑着对她说:“悦悦,你今天做得很好。知道将上衣放在一个抽屉里,裤子放在另外一个抽屉里。但你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将这些衣服叠好后再放,下次穿的时候既容易拿,衣服也不容易起皱。爸爸和你一起将这些衣服叠好,重新放好好吗?”我女儿很开心地答应了。
带孩子上班一次
3~5岁的孩子未必能真正理解工作是什么,以及爸爸妈妈上班和赚钱之间的联系。《让你的孩子成为金钱天才》(Make Your Kid A Money Genius)一书的作者贝丝·科布纳里安(Beth Kobliner)在其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她的朋友梅连娜很小的时候一直认为她父亲的工作就是阅读报纸,因为他每天早晨都是夹着一份报纸去上班的(梅连娜爸爸其实是一名中学辅导员)。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当日,我陪儿子到社区中心打篮球。打球回来的路上,儿子不知为何问我“有没有建造过什么东西”,我想来想去,虽然做过家里用的简易三层鞋架,换过马桶,铺设过房子周围的水泥,但还真没有建造过其他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后来和他说:“不是所有人都是建造房子、桌子这些看得见的东西的。爸爸平时的工作是授课、做研究、写文章。建造东西是有意义的工作,授课、做研究、写文章也是有意义的工作。”
虽然我们可以时时告诉孩子工作可以赚钱,赚来的钱可以买面包、衣服、玩具,但如果我们能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那孩子就会对工作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科布纳里安建议,如果可能的话,父母可以带孩子上班一天,或者在周末带孩子到我们的工作场所,向孩子展示我们的办公室/办公桌/工作室。在美国,每年4月的第4个星期四是“带上我们的女儿和儿子去上班日”。这个在1993年就推出的全国性活动,是孩子们体验父母工作环境的绝佳机会。这样的活动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很棒的体验,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对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的初步想法。
2019年的“带上我们的女儿和儿子去上班日”是4月26日。这天,我所在的新泽西理工学院有四个部门对孩子们开放:公共安全部、图书馆、生物医学工程系和体育部。在公共安全部,孩子们从校警(我们的校警是真正的警察,都是佩戴枪支的)那里了解到校园安全问题,明白了碰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应对;在图书馆,专业的图书管理员教导孩子们如何查询简单的资料;在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和博士研究生们向孩子们演示简单但很酷的生物实验;在体育部,孩子们看到美国优秀的大学篮球运动员是如何汗流浃背地训练的。开放的时间虽然不长,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但孩子们却一直兴致盎然。他们不但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而且切身体会到他们父母工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