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作战后勤保障仿真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作战后勤保障仿真与作战仿真一样,将在理论、实践和管理等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1.一体化
未来信息化高技术条件下,作战将呈现出战略与战役战术纵向重合、各军种横向联合、交战行动与后勤保障活动前后结合的特点,原来以特征模拟为主的仿真方法不再适用于现代信息化战争作战过程的仿真,而是需要构造包括军队体制结构、组织机制、指挥体制、运作机制等在内的全要素战争仿真体系,将军队组织结构、作战功能和战场环境进行一体化建模,并进行精确的仿真、逼真的描述,重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2.智能化
人是作战活动的主体,作战后勤保障仿真系统的模型除了需要描述整个战场的环境,还要描述参与作战和后勤保障活动的各种角色的物理特性及其行为。为了在作战后勤保障仿真应用中减少人为因素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经济、客观地实现仿真目标,增强仿真的真实性,应建立人的行为模型,尤其是战场兵力指挥控制等复杂场智能行为的模型。而智能化建模技术能表现实体的自治能力,因此代表作战后勤保障仿真中各类实体建模仿真的发展方向。
3.虚拟化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起源于航天部门和国防部门,首先应用到了军事仿真领域,在情报侦察、网络信息通信、信息处理、电子地图、电子沙盘、战场态势显示、作战方案选优、战果评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6]结合数据可视化技术,作战后勤保障仿真的虚拟化趋势可使用户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在虚拟环境中生成兵力部署、战场环境和战术规则,从而自由设计各类仿真应用,加深对仿真系统生成数据的理解。
4.实战化
实战化对仿真的精确度、可信度和时效性的要求是最高的,是作战后勤保障仿真发展的最高目标。作战后勤保障仿真应用的实战化旨在依靠不断发展的仿真技术,将仿真系统联入实战网络或嵌入实战装备,以使作战后勤保障仿真活动能够与高精度、高速度的实战活动融为一体,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各层次之间,陆、海、空、天、网、电各军兵种之间,人—人、人—机、机—机之间的大协作,为作战后勤保障和训练提供更加逼真的虚拟战场环境。
5.标准化
目前,各自为战的作坊式作战仿真系统研发经常陷入低层次徘徊状态,难以适应作战后勤保障仿真在职能发挥和发展运用上的转变和拓展。作战后勤保障仿真对组织管理的正规化、现代化要求越来越高,有必要提高组织管理的层次,建立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在全军范围内对建模与仿真活动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制式、统一接口、统一管理,并促进仿真系统实装化的进程。
6.服务化
网络是现代仿真技术的基础,但目前大多数仿真系统只是简单地互联,在互操作性和时空一致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当前基于Web的编程语言已经成为仿真建模语言的主流,开发面向服务的仿真技术,将所有模型都看作仿真资源接入网络,达成自由的和无缝隙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不仅能提高仿真资源的共享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仿真的实时性、并行性和互操作性,增强仿真应用和仿真系统的可部署能力,为实现大规模联合作战一体化仿真环境提供支撑。
7.产业化
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军民两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仿真系统研发将按照系统生命流程细分为需求分析、研发、验收、使用、维护等多个产业化环节,从而使现行仿真系统的建设在军事部门和市场之间合理分工。其中,军队将主要承担需求分析、验收、使用、维护等职能;研发活动将纳入军事资源采购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用最少的投入选择最成熟的技术和经过质量认证的合作伙伴,从而最快获得最优的产品。因此,要打破低层次、作坊式的管理组织结构,彻底改变各军事单位自己研发、自己验收、自己使用的管理模式,实行技术外包和市场化采购政策,推动仿真管理机构从技术主导型向军事主导型转变,强化军事职能,使军事仿真的发展获得体制上的解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