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治理方式的改变
一个运转良好的系统是不需要治理的,只有出现问题时才需要治理。以环境问题来说,环境需要治理可能是因为受到了污染,或者生态不平衡。微服务需要治理也一样是因为要解决相应的问题。例如服务间彼此不认识,需要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服务性能或调用出现异常,需要观察;服务的请求过载,需要进行流量管理,等等。
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引入微服务框架实现治理,即引入上面提到的类库。我们还以Spring Cloud为例,它是一个强大的微服务开发框架,提供了很多具有服务治理能力的组件,具体如下。
● Eureka:服务注册与发现。
● Zuul:请求路由和网关。
● Ribbon:负载均衡。
● Hystrix:熔断、容错管理。
框架几乎可以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但本质上它还是以类库方式运行的。和上面提到的重试的例子类似,让系统具有这些治理能力需要我们在代码或配置层面引入它们,并打包部署。要想使用这些组件需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同时牵扯一部分维护精力。对于引入服务治理,传统的做法是:引入功能,整合(修改代码或配置),维护。
在云原生环境下,服务治理能力会尽可能地交由基础设施去实现。例如,我们将应用容器化,并交给Kubernetes这样的编排工具去管理后,有关服务注册和发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们会为每一个服务添加一个名为Service的对象,它会为应用自动分配一个虚拟IP地址(VIP),用来在集群内进行访问。服务之间只需要通过Service对象的名称就可以访问,服务发现由Kubernetes的DNS服务负责。同时,Service对象后面可以对接多个应用实例(Pod),配合kube-proxy实现负载均衡。这些工作都不需要对应用做任何代码层面的改动,即对应用透明。我们的关注点也会变成如何定义Service对象,如何合理选择服务的暴露方式等。
当然,弊端也会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应用部分迁移到了云端,这些交由Kubernetes集群管理的服务需要和存量系统进行交互,打通它们的访问会带来一定的技术困难,需要花费精力去解决。